第77章 朕就是那个杀得人头滚滚的暴君

  赵宁没有想到,秦桧一个晚上就完成任务了。
  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一起审,这叫三司会审,起源于唐朝。
  按照大宋朝正常的司法流程是御史台弹劾,大理寺初审,刑部复审,提报皇帝裁决。
  这里面牵涉到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赵宁给了秦桧五天时间。
  毕竟说服这两个角色需要时间。
  可没想到,一晚上秦桧就提报了最终三司会审最终汇报。
  这不得不让赵宁高兴的同时,对秦桧产生了严重的警惕心。
  都说杀岳飞,秦桧是给赵构背锅的,那都是不读史书的。
  岳飞是被赵构和秦桧合谋害死,绝不是谁给谁背锅。
  秦桧这货对权力的掌控到了什么地步?
  从财政、司法、行政、军事,全部安插了他的心腹。
  以至于后来秦桧死了,赵构说: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宋史》记载)
  什么意思?
  赵构说:从今天开始,朕再也不用在靴子里藏刀了。
  你说秦桧完全是给赵构背锅的?
  背到赵构都藏着匕首防范秦桧?
  秦桧这个人,对权力的操控,绝对是古代权臣中,非常可怕的那一类。
  如果说岳飞是军事上的天才,秦桧就是玩阴谋方面的天才。
  这种人可以用,但不能一直用,而且刀子太快了容易伤到自己。
  赵宁心中已然有数。
  总体来说,大宋朝已经一百多年没有这么高的效率了。
  各种重复的衙门,闲官一大堆。
  这些闲官又拿着俸禄,有社会地位,利用身份和钱,去兼并资源,不断壮大自己。
  就说这一次,38位官员里,有29位是闲职。
  闲得蛋疼了,买买田,拿拿钱,做做买卖,壮大自己的家族产业。
  这他妈的就是神奇,把他们砍了,都不用重新找人接班!
  只需要派人清点财产,以充国库即可。
  对于秦桧的这份汇报,皇帝当然是大笔一挥。
  司法可不需要经过政事堂签名盖章。
  刑部衙门呈递后,皇帝就是最后一道指令。
  赵宁大笔一挥:砍了!
  当然,砍之前的准备工作都要做好。
  现在是皇帝杀人,不是黑帮老大砍人。
  皇帝杀人,先要定清楚罪名,随即要在舆论上做足文章。
  罪名如下:
  一、贪污受贿、以权谋私。
  二、强买良田。
  三、与金国贸易,通敌卖国。
  三大罪名,分别安置在这一次不同官员身上。
  例如官阶最高的通奉大夫曹乐,从三品大员。
  这是个散官,属于有官而无职。
  也就是你可以享受从三品的待遇,但没有任何职务,你在家里躺平就可以了,朝堂会养着你的。
  从三品每个月俸禄多少?
  差不多170贯每个月,按照粮价兑换,一个月差不多是八万五千元的俸禄。
  如此看来,现在的大宋朝,已经扭曲到了什么地步?
  大宋朝巧立名目,以繁多赋税加于民,涸泽天下,供奉文官,给了他们那么高的俸禄,换来的不是廉政。
  而是膨胀、兼并、贪腐和吸血!
  这件事,几乎没有在朝堂上拿出来讨论,而是皇帝大笔一挥,成了定案。
  五月一日的报纸头条出来了。
  引起东京城一片哗然,在看到对这三十几个官员的处理方式后,普通民众无不拍手称好。
  一时间,东京城内到处都在讨论。
  还有人痛骂:“这些狗官,金人打来的时候,要投降的是他们,平日里贪污鱼肉百姓的也是他们!”
  “杀得好!赵官家真乃千古明君!”
  “这是为民除害!”
  “赵官家为民除害,杀贪官,圣天子!”
  “……”
  民间无不赞扬。
  这要是搁在没有报纸的时候,民间接收到的消息,可不一定是这样了。
  说不定就是暴君听信谗言,滥杀无辜忠臣。
  这件事在官场引起了一场小小的地震,毕竟38个官员,全部判死刑,这简直是……
  于是在五月一日这一天,一大群官员跑到皇宫门口,要求陛见。
  “官家!官家!”王怀吉急匆匆进来,“官家,宫外有诸多官员要求面圣。”
  “不见,朕忙着呢!”
  “他们说,若是官家不见他们,他们便长跪不起。”
  哟呵!
  威胁朕!
  赵宁冷声道:“那就让他们一直跪在那里!跪到死为止!”
  王怀吉见皇帝有些发飙,不敢再多言。
  他们现在折腾不出多大动静,现在民心在赵宁手中,他们想煽动民心,根本不可能。
  赵宁现在无论在东京城还是禁卫军中,威望都达到空前。
  下午的时候,皇城司班直(班直是御林军的意思)分开行动,抄家开始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下起了暴雨。
  三十七名官员被押送刑场。
  京师的刽子手人数不够,直接从殿前司的诸班直中调人过来,以荆超为协助斩首,若有意外,则他上前压阵。
  一共七名刽子手,就担心人太少了,砍不完。
  旁边还有十几名班直做候补。
  倾盆大雨中,有些官员麻木地跪在地上,有的官员还在挣扎,大声喊叫:“冤枉啊!陛下!我是冤枉的!”
  一刀下去,人头在地上打滚,滚到水洼处,面目朝上,还瞪着大眼睛。
  鲜血喷涌在雨中,染红了大一片。
  闪电划过天空,映照在人头上。
  “我给你们钱!我有好多钱!我全给你们!你们饶了我吧!我不想死!”
  诸班直伫立在雨中,如同一支支锋利的枪,沉默不言。
  一刀下去,雨水将刀冲刷得干干净净,然后继续。
  什么秋后问斩,什么午时问斩,在赵宁这里都不存在。
  朕要让他们现在就死!
  而且杀人还要诛心!
  舆论让他们彻底身败名裂。
  大宋朝为什么高薪养廉还如此多贪官?
  是不杀士大夫的祖训?
  扯淡的祖训!
  大宋朝从来没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
  说宋朝祖训不杀士大夫的,都是看地摊营销文的。
  赵匡胤军人出身,不杀大臣?
  仅仅载入《宋史·太祖本纪》的就有十五个大官,是大官,至少四品官员,都被赵匡胤给宰了。
  这只是有记录的,没有记录的,还有大一片。
  赵光义也杀了,而且贪污者用重刑,杀得人头滚滚。
  直到赵光义处理贪官王淮的时候,他哥哥参知政事王沔求情,才免于一死。
  这就开了一个坏头,到真宗时期,开始不杀了。
  到了仁宗时期,就更不杀了。
  到了神宗时期,姑息成风!
  结果姑息了满朝的贪官污吏!
  半个国库发俸禄,领完俸禄养小妾,并田产。
  已然成为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毒瘤!
  杀完那37人,还有一人是濮王,杀宗室不能直接砍头,得换一个方法。
  不过杀了这些,抄了家就结束了吗?
  不不不,还没有结束!
  那些和官员勾结的商人,在金军围攻东京城的时候,向朕开高价的,你们也该好好反省反省一下自己的身份地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