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吉时到是否下水

  两天后,方二出现在两极殿。
  “皇上,五牙大舰已经准备就绪,请皇上移驾检阅。”
  原本淡定的伏在御案上批改奏章的李世民,瞬间就激动了起来。
  他盼了不知多少个日夜了,就等着方二出海。
  船完工,也就意味着,大唐即将开启新的征程了。
  “宣!众国公!”
  很干脆的四个字,李世民喊的格外的响亮。
  候在一边的赖易发弯腰行了一礼之后,迅速的跑出大殿,唤来一群小太监前去各自传召,这么多人,他自己跑下来,到天黑都叫不完。
  等到所有人到齐后,李世民大手一挥:“五牙大舰即将下水,随朕一同前往灞水检阅!”
  没有仪仗,李世民不喜欢那个,干净利落的每人一匹马出了皇宫直奔灞水而去。
  方家庄为征倭准备了几个月,满朝皆知。
  特别是两极殿前,地球仪上那片地方清楚着:此乃大唐银库!
  征倭意味着什么,就不必再去细说了。
  只半个时辰不到,浩浩荡荡的队伍便已抵达灞水船坞。
  听到战马奔腾的声音,李顺早已恭候在船坞外面,眼见方二竟然带了如此多人前来,便是心下一紧。
  特别是李世民身上的龙袍,更是直接就说明来了这些来人的身份。
  “船坞匠目李顺,见过皇上。”
  等众人来到船坞门前下马的时候,李顺连忙行礼。
  李顺身后的匠人闻言,一同弯腰行礼:“见过皇上!”
  李世民对着众匠人伸手虚扶:“免礼!”
  方二来到李顺面前:“皇上带众国公前来观看大舰下水,前面引路。”
  李顺点了点头:“是,侯爷。”
  说完,转身带路。
  船坞的大门打开,五牙大舰便暴露在众人的面前。
  粗大的撞角,船身一侧挂着的“镇远”二字让李世民说不出的震奋。
  “另外两条船叫什么名字?”
  指着镇远二字,李世民向身侧的方二问道。
  “回皇上,三条船,分别名叫镇远、定远、致远。”
  李世民捋着胡子重重的点头:“好!这名字起的好!”
  房玄龄等人也是纷纷赞叹。
  待上了甲板之后,看着那两侧和船头的火炮,柴绍和程咬金就是眼前一亮。
  程咬金快走几步,摸着火炮不敢相信的看向方二问道。
  “兄弟,你这一条船上弄这么多火炮,等入了海,基本难遇对手了吧!”
  “哈哈哈哈,不如此,如何做到镇远,这船,老子喜欢!”
  柴绍很满意。
  此次出海,乃是由他带着灭虏军随方二一起。
  这么霸气的大船,看的他心花怒放。
  甚至已经可以想象到火炮齐射下,敌船被击成碎片的画面了。
  众国公都纷纷在船上散开,四下看着和印象中完全不同的五牙大舰。
  方二向李世民行了一礼:“皇上,吉时已到,是否下水?”
  李世民走向船头,居高临下的看着船坞外面奔腾的河水,点了点头。
  方二对一旁的李顺使了个眼色。
  李顺站在船舷上,对着船坞里的匠人高声大喊。
  “众匠听令,大舰下水,开闸!”
  船坞里的匠人闻言,纷纷走回自己的岗位。
  然后,便是“咯吱咯吱”的声,从船坞水闸处传出。
  闸门被缓缓打开。
  汹涌的河水,迫不及待的从刚打开一条缝的闸门处涌入。
  等闸门在绞盘的控制下,完全打开后,一道巨大的水流,倒灌入坞,拍的大船都开始晃动起来。
  船坞里的水,越来越深,很快,五牙大舰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的上升。
  李顺冲着船尾处的匠人高喊:“点火!”
  匠人听令,将点燃的火把,扔进填好了木炭的锅炉中。
  木炭被引燃,待火势上来之后,便是大量的煤石被添加进去。
  一条黑色的烟柱,像是一条黑龙腾空从排烟筒升起。
  火很大,一柱香后,锅炉沸腾,压力表上的指针,开始走动,待到了指定的压力位时,匠人向李顺请示是否开船。
  此时河水早已灌满了船坞,完全可以开出船坞了。
  李顺来到方二和李世民身前。
  “皇上,侯爷,可否开船?”
  李世民点了点头。
  待李顺传达了开船的命令,工匠把蒸汽机上的阀门拉下。
  “嘟~~~~~!”
  一道悠长的汽笛声响起,吓的李世民一激灵。
  不满的看向了方二,这货也不提前说一声,差点儿害朕出丑。
  再看众位国公,也都是同样的神情。
  太踏马突然了!
  方二赶紧解释:“皇上,这声音是船上下达命令的方式。”
  “日后,船定会越做越大,传达命令的效率就有些跟不上了,所以,臣便让他们设计了这么一个办法。”
  “比如,一次长笛是开船,全员做好准备。”
  “另外,还有一长两短,一长一短,等各种指令。”
  这么一说,一旁的李靖很快就理解了这笛声的妙处,微微颌首。
  “如此说来,倒是和军中的战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李世民点了点头,便不再追究。
  这时候船身晃动了一下,然后,开始向着灞水移动起来。
  火车之前这些人都已经见过,再加上那皮卡车、装甲车。
  对于不用船工划桨,便能自己行走的五牙大舰,众人表示,不奇怪!
  只有房玄龄若有所思的来到方二身边,指着脚下的镇远号问道:“辽东侯,此船造价几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