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墨家失传机关术

  这个过程,方二还特意放慢了速度。
  就是为了能够让这些铁匠明白,每一个配件为什么要如此拼凑。
  这些铁匠中有一人,干着干着,就突然泪流满面。
  放下手上的工件,直接来到方二身边跪了下来。
  声音中带着颤抖,很是激动的问道。
  “敢问伯爷!这可是墨家失传的机关术?”
  方二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铁匠会这么激动。
  “你确实可以理解成是机关术。”
  这话其实没毛病。
  世界上最早的机械,其实就出自于墨家的机关术。
  比如:侦查木鸢。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墨子曾花三年造了一个木质的飞鹰,可以在天上飞一天。可以进行高空侦查,对敌情能了解的一清二楚。
  再比如:练兵木偶。
  在冷兵器时代,除了派兵布阵,重要的还有士兵在战场的赤身肉搏,墨家机关术造的木偶,可以模仿敌军各种出其不意的攻击方式。
  另外还有:转射机、连弩车和籍车。
  可以说,墨家是诸子百家里唯一的一家理工世家。
  靠着强悍的光学、力学、机械学知识,完败当时的楚国。
  只不过,还是败于那些耍嘴的棒槌之手。
  淹没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风波中。
  从那时起墨家机关术慢慢失传,墨家巨子后继无人。
  那匠人缓缓抬起头,双眼通红,脸上全是泪水。
  “墨家!第九十九代传人,墨名!恳请拜伯爷为师,侍奉左右!”
  “从此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请伯爷传授机关之术!”
  方二惊呆了!
  在场的那些工匠,也都惊呆了!
  墨家,居然还有后人在世!
  想了想,方二开口道。
  “空口无凭,你如何证明你是墨家传人?”
  墨名脸上一黯,最后咬了咬牙,一段文字缓缓的从他嘴里说了出来。
  “倍者,为二也。”
  “同长,以正相尽也。”
  “平,同高也。”
  “中,同长也。”
  “圆,一中同长也。”
  “方,四角直也。”
  ~~~~~~~~~
  随着他的话慢慢说出,方二的脸色有了变化。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数学和几何定义!
  墨名口中的话还在继续说着。
  已经从那些定义,换成了《墨子》经注中的内容。
  “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以攻战为利,则盖尝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
  这两句赫然正是“兼爱”“非攻”里面的内容!
  背诵完了这些。
  墨名的脸上,满是泪水。
  一千多年传承下来。
  就只剩下了这些!
  所以,在见识了方二的手段之后,他才会迫不及待的拜师。
  在这些古老的传承里,从来不讲究年岁,一向都是达者为师。
  三十岁的墨名,跪在十六岁的方二面前,丝毫没有不适。
  有的,只是满心的期待和渴望!
  方二把墨名从地上扶起。
  “此事容后再说,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了。”
  收徒方二不是没想过。
  但也不能单单就凭他几句话就收下了。
  至少,也要先做一下详细的背景调查。
  虽然之前选工匠的时候,已经筛选过一次了。
  但,还是再查一查的好。
  墨名的脸上,有些失望。
  却并没有气馁。
  接下来的组装过程中,格外的卖力,努力让自己表现的更好。
  一天后。
  第一辆履带装甲车被拼装了起来。
  看着前眼的大家伙!
  工匠们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他们的手中。
  发动机被安装了上去。
  随着刘猛的摇动。
  轰鸣声响起。
  一道粗黑的烟柱从车头左侧的排气筒喷出。
  八米长的车身,可以一次性坐满二十人。
  同时,在车厢的两侧,留有射击窗口。
  顶上有一个可以打开的天窗。
  刘猛把摇把放到车厢里,跳上了驾驶座,开始试车。
  随着v16发动机的强大扭力,近2000匹的动力,让这台足足七吨重的钢铁怪物动了起来。
  精钢的履带,强大的抓地力,在地上留下了一个个的牙印。
  看着缓慢提速的装甲车,铁匠们发出了震天的吼声。
  “太棒了!”
  “真的动起来了!”
  “真不敢相信!这是咱们弄出来的东西!”
  装甲车,从起步,到提速,再到全速。
  刘猛很兴奋!
  履带车和皮卡车的转向不同,用的是两根操纵杆,一左,一右,分别控制两边的履带转速。
  左慢,右快,便向左转。
  左快,右慢,便向右转。
  这种方式,他感觉比那圆圆的方向盘用起来更有感觉。
  履带车,肯定不能上水泥路,不然的话估计用不了几个来回。
  水泥路就能废掉。
  荒地上,装甲车,忽左,忽右。
  时而全速前进。
  时而来个急转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