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祖龙的计策

  刘玄听诸葛亮说的信心满满,
  连忙好奇问道:
  “诸葛军师,到底是何计策啊?”
  诸葛亮娓娓道来:
  “项羽骁勇善战,正面战斗几乎未尝败绩!”
  “别说是我们国力衰微的蜀国,便是武德充沛的秦国,不是照样被项羽打的毫无招架之力?”
  “祖龙嬴政老谋深算,早就看出不可与项羽硬碰硬。”
  “因此他特地派出使臣,离间项羽和楚义帝的关系,试图从内部瓦解项羽的势力。”
  “这才是项羽唯一的破绽!”
  刘玄听完之后才恍然大悟,
  后知后觉的说道:
  “难怪项羽前几日突然去了一趟郢都,觐见楚义帝。”
  “原来是中了秦始皇的离间之计。”
  诸葛亮颔首道:
  “正是。”
  “楚义帝召见项羽一事,乃是秦国一手策划。”
  “但始皇帝千算万算,最后却还是失算。”
  “他万万没想到楚国真正掌权的邹太后,居然会迷惑在项羽威武雄壮的身躯之下。”
  “他万万没想到,邹太后居然被项羽给睡服了。”
  “原本此计天衣无缝,项羽与楚义帝必是互相猜忌的关系。”
  “这样一来,项羽必定会后方不稳,不敢贸然攻打周边各国。”
  “只可惜,在睡服邹太后之后,项羽在楚国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了!”
  刘玄听罢也是惋惜不已。
  秦始皇如此精妙的一招棋,
  却败在了项羽(林羽)的美男计之下。
  但这时诸葛亮却微笑道:
  “然而世事变化。”
  “秦始皇的上一个计策虽然失败了,但我们却可以效仿祖龙,再给项羽使出同一招。”
  刘玄闻言一怔,不由得问道:
  “什么意思?”
  “诸葛军师还要去再离间项羽和楚义帝吗?”
  诸葛亮摇头说道:
  “非也。”
  “据郢都眼线回报,项羽与邹太后两情不渝。”
  “两人正处于热恋之中,可谓是蜜里调油,难舍难分。”
  “只要邹太后掌权一日,就不可能动摇项羽的地位。”
  “但如今项羽试图吞并吴国,”
  “可吴国原本是孙氏的基业。”
  “如此一来,必定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没等刘玄反应过来,
  关羽果断点头道:
  “军师所言极是!”
  “自从孙策死后,吴国内部便分为两派。”
  “一派以吴国老臣为首,支持孙策的弟弟孙权上位。”
  “另一派以周余、鲁肃为首,支持项羽接管吴国。”
  “如今吴国外部城池虽然都被项羽占领,但建业、寿春、濡须口等内部城池却都是孙权掌控。”
  “只要稍加挑唆,吴国便会内乱!”
  诸葛亮挥着羽扇点头道:
  “云长将军所言极是。”
  “主公莫要忘了,家兄诸葛瑾正在吴国为官。”
  “我只需修书一封,交给家兄,必可搅得东吴鸡犬不宁!”
  刘玄闻言大喜,
  当即点头道:
  “如此甚好!”
  “军师快快给兄长写信!”
  “务必挑唆孙权与项羽内斗!”
  “这样一来,我蜀国就有可乘之机了!”
  诸葛亮行了一礼,领命而去。
  ……
  一日之后。
  一只信鸽飞入建业,落在诸葛瑾的窗前。
  诸葛瑾只看了一眼信鸽脚上的铜环,便认出这是弟弟的来信。
  取下信笺看了一眼,
  诸葛瑾一张大长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严肃。
  “孔明说的没错。”
  “我终究是吴国臣子,岂能变成楚臣?”
  说罢,
  将信笺扔在油灯里烧了,放走信鸽,
  转身往皇宫中走去。
  另一边。
  吴国皇宫。
  一名身段婀娜、长相美艳,身穿绣有五彩孔雀绿色襦裙的美妇人正站在池边,对着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沉声说教:
  “仲谋!”
  “这吴国的江山是你父亲和大哥辛苦打下来的,”
  “你父亲为了这吴国江山牺牲了性命!”
  “如今你大哥也死了,他们都是为了这孙家基业而死!”
  “你作为孙氏后人,难道甘心将这大好河山拱手让人吗?”
  这美妇人看上去不过三十岁出头,风华正茂、雍容端庄,
  正是女人最有气质、最具韵味的年纪。
  她便是吴国开国皇帝孙坚的宠妃,如今吴国的太后——吴国太,
  也是孙策、孙权和孙尚香的小姨。
  孙策、孙权和孙尚香的亲生母亲武烈皇后,正是吴国太的姐姐。
  当年他们姐妹俩共同嫁给孙坚,只可惜姐姐武烈皇后红颜薄命,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
  妹妹吴国太便被孙策扶正,以母亲之礼事之,
  一切待遇,与武烈皇后别无二致。
  孙权更是由这位小姨一手带大,
  因此在他眼中,吴国太便如她亲生母亲一般。
  听到吴国太的训斥,
  孙权不由得反驳道:
  “母后。”
  “如今让霸王接管吴国江山,也并非是拱手让人。”
  “霸王毕竟是我的姐夫,是阿香姐姐的夫君。”
  (历史上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妹,此处改成姐姐,不然的话……咳咳,懂的都懂。童车可不能开啊!切记切记!不开童车!)
  吴国太闻言却是冷笑,
  漠然道:
  “什么姐夫?”
  “阿香嫁给项羽,连个正室都不是,只是做妾!”
  “这般卑微的身份,怎么能算联姻?”
  “今日我们若将吴国拱手让给项羽,明日项羽就会像对待仆人一样对待我们!”
  “你把他当姐夫,恐怕他眼里没你这个小舅子!”
  孙权哑口无言,隐约间也觉得吴国太说的没错。
  可他毕竟年幼,
  这个时候只知道着急,却想不出什么办法。
  就在此时,
  不远处一群人大步走来。
  领头的两个,一个是吴国文臣魁首——张昭,
  另一个则是武将中资历最深的一位——程普。
  这两人都是孙氏开国的老臣,堪称东吴的奠基石。
  一看到他们过来,吴国太也是万分信任的说:
  “仲谋。”
  “这些人,都是先帝留下来的肱骨大臣,是值得托付性命之人。”
  “你且听他们说说,一切按照他们的谏言去做。”
  孙权当即点头道:
  “儿臣领命。”
  正说着,
  张昭、程普他们快步走来,
  诸葛瑾也跟在后面,
  一见到孙权,
  张昭率先拜倒在地,
  大声喊道:
  “臣张昭,恭请吴王继承皇位!执掌吴国!”
  “切不可让孙氏基业,落入项羽这贼子的手中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