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三个选项

  “与皇室有牵扯?”周知礼一怔,旋即皱起眉:“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不会想告诉我,姜贤弟是皇上流落在外的皇子吧?
  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
  周大人冷着脸,看着儿子依旧觉得恨铁不成钢,再不顾什么形象了,撸起袖子朝着他走去:“我以前都是怎么教你的?行事要三思,交友要慎重!
  若是非要引为朋友,一定要仔细调查。
  要不牵连家族,不牵扯利益!
  你个混账东西!
  我今儿个非得打死你不可。
  周大人说着,扬起拳头朝着儿子的肩膀上招呼。
  这次周知礼没躲,他微微抬手,挡住了这一拳。
  “你还敢挡?”周大人气坏了。
  另一只手攥成拳又打了过来。
  周知礼照例接住,他神情严肃,望着父亲:“看样子,此事是真的了。也对,爹一向谨慎小心,凡事都会虚心求证。所以,爹是用什么办法得知我姜贤弟身份的?
  不可能只是因为见到了皇上与姜贤弟神态相似。
  那可不像你!
  风吹过咱们家的门,你都得看看风从哪边来!
  严谨求真,才是爹的处事态度。”
  周大人眉头也皱了起来:“这与你无关,你现在还敢喊他贤弟?”
  “为什么不敢?”
  周知礼反问道。
  他望着父亲,叹了口气:“我是真心与姜贤弟做兄弟!我知道,爹如此愤怒,也是觉得我被他算计利用。但是,他的为人我知晓。姜贤弟如果不认可我周知礼,就没有兄弟相称这回事!
  他是流落在外,是暂时寒微,是无权无势。
  但是他才华横溢,聪明绝顶。
  有我没我,都是一样的!
  他可以换一个人去利用,甚至不用做什么兄弟!
  我与他引为至交好友,那就愿意承担被他利用的这份危险!
  爹,周玉瑶那个女人不可靠,但是姜贤弟可靠!
  他的人品学识,性情气度,都值得我跟随。我不是在跳坑,我是在上船!
  我是周家嫡子,如今已经中了举,很快我还会中进士,与爹一样入朝为官。到时候,全盛京城都会知道,我周知礼是周家的未来。
  我踏上了这条船,那盛京城的人也都会认定,周家踏上了这条船。
  爹有三条路。
  一是咱们一家子都脱离周家!把周家拱手送给三叔。二是在我姜贤弟和齐王之间选择齐王和周玉瑶。那我带着我娘和妹妹,一起离开周家。
  三是咱们周家就上了姜贤弟的船。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知道他与我八拜之交!
  日后他若是真的有机会恢复身份踏龙门,那咱们一家子谁也别跑。”
  周知礼说完,松开了周大人的拳头。
  冷静又无礼。
  周夫人听着儿子的话,都吓到了。
  这孩子……怎么会说出这些话?
  她担忧的看向了夫君,若是知礼挨打的话,怎么也要拦着些。
  不过等了好一会儿,周大人都没有动作。
  周大人静静地望着自己这失踪许久才回来的儿子,神情震惊,心中复杂。
  这孩子离开京城之前,还是个纨绔子弟,不知天高地厚,整日胡闹。
  跟一个不干不净的女人相好,最后甚至和人跑了,差点没将他气死!
  这是他的嫡子,是带着他所有的期待出生的。
  他盼这孩子,知礼懂礼。盼他成材。
  本以为接下来真的要培养庶出,他一边不断地试图给儿子写信让他滚回来,一边又在看家中的庶子。
  没想到他这会儿忽然回来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不成材的儿子如今中了举,又用雷霆之势解决了坑害他的人。
  不拖泥带水,又给他庶弟留了一条命。
  情分和本分都做足了。
  如果说,之前只是觉得这孩子懂事了。
  此刻,方才恍然觉悟,他的儿子,已经不再是孩子了。
  他有野心,也有情义。
  不会因为他的话,而做出违背本心的决定。
  但是……为何不管怎么选,夫人和珍珠都得跟着他走?
  周大人是又气又想笑,又有些欣慰。
  看着儿子那副要与他对抗到底的架势,周大人板着脸道:“你倒是长本事了?中进士?好啊,你如果此次科举,当真能中进士,那周家陪你赌这一场。
  你要是不成,你就别给我做梦!”
  “当真?”周知礼有些激动。
  “我何时食言过?”周大人不满的问道。
  “多谢爹,儿子先告退了。”说完,周知礼就跑出了院子。
  周夫人也很意外。
  看着夫君,只觉得都有些不认识他了。
  “夫人怎么了?”周大人被她看的有些心虚。
  周夫人微微摇头:“没什么,只是,夫君好像变了个人。你不是最讨厌掺和在权利之中?”
  “我是我,知礼是知礼。我如今也不想掺和在其中。皇权争斗,能赢的只有一位殿下,可赔上的,却不知道是多少家族的兴衰!咱们周家在盛京城,算不得什么豪族。
  掺和,得不到什么好处。不掺和,也得不到什么坏处。
  不掺和,便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如今不同,知礼与姜公子八拜之交。
  我从未见过他如此重视什么朋友,而我们也承了姜公子与他夫人的情。
  我们帮助姜公子,日后得到的,远远比才此刻承担的风险要多。
  况且……这逆子不是已经给了我三个选项?
  周家未来是他的,此话不假。”
  周大人说着,只觉得心情甚好。
  他捡起藤条,将藤条砸在了桌子上,砸断。
  入夜。
  盛京城的夜晚,比白日里还要热闹几分。
  距离陆昭昭和姜宴清的家最近的一条夜市街的一家清水面的面摊边上。
  姜宴清端了面到桌边,看着正聚精会神听人说书的娘子,轻轻将面碗递到了她面前。
  “昭昭喜欢听书?”他有些好奇。
  陆昭昭老实的摇了摇头,然后道:“虽说是不喜欢,但是他们在讲襄阳侯府。”
  襄阳侯府?
  那岂不是小徒弟的外祖家?
  “要说这襄阳侯府的三姑娘和六皇子殿下,那是郎才女貌。可谁知道,六皇子殿下居然在三日前,赠了鲜花给未来的齐王妃!周府的姑娘!
  为此事,凌三姑娘闹上了周府门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