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我们要做的,就是趁此机会狠狠宰他一刀

  贪婪的最终结果,就是野心。
  野心能让人疯狂,肆无忌惮。
  野心让颜道忽略了,和我东哥“最纯洁”的翁婿情谊,勒令他就算不吃饭,不睡觉,也得把那套超市理论写出来。
  为此——
  颜道不顾颜熙的苦苦哀求,颜母那360度转圈的白眼,更不在乎李东方的配枪身份,反而严令小熙陪他一起被关在书房内。
  总之,颜道是不管李东方和小太平在书房内做什么。
  反正就是写不出他想要的东西,绝不能出来。
  仅仅写大纲是不行的,得事无巨细。
  大到超市的整体运作,小到服务生的培训,甚至下游供货商的生产线要求,都得写出来。
  这可就要了亲命。
  李东方当前只有两个选择。
  一,在小太平的贴心陪伴下,红袖添香在书房。
  二,颜道派人把他带到特勤局,关在蚊子哼哼的铁窗内。
  李东方选哪个?
  看着吃吃轻笑,明明不会还学人家抛媚眼的小太平,只能重重叹息:“我选铁窗。”
  然后——
  被小太平按在桌子上,噼里啪啦的揍了一顿后,李东方才算浪子回头擦亮了眼,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6月30号,清晨六点整。
  李东方晃了晃发酸的手腕,揉了揉眼上的黑眼圈,接连打了好几个哈欠。
  回头看了眼抱着他的腰,蜷缩在小床上香甜睡觉的颜熙,才低低嘟囔了句什么,提笔在那套理论的下面,写上了“颜道”二字。
  这也证明了,这套可以改变东土人民生活消费观念的新理论,是颜道同志耗时数年的心血,才琢磨并完善出来的。
  和李东方无关。
  如果仅仅是写超市的运营,产业链,运输等模式,李东方就算写的再细,最多到半夜也就写完了。
  可他还得写超市的装修,货架的摆放,商品的调换,甚至监控安装之类的,也得写出来。
  被掏空了的感觉。
  他也深刻体会到了,苏泪那种长时间无法休息,精神即将崩溃的绝望。
  关键是颜道多此一举的,派小太平给他提供的贴心服务。
  颜老大这是把李东方,当做了一个没有感情的木头人吧?
  虽说太平清纯的外形,犹如邻家小妹,但再怎么说,这也是超一流的小美女啊。
  耳鬓厮磨的,让人家怎么心静?
  煎熬。
  终于熬到头了。
  李东方丢开笔,掰开小太平环抱着他熊腰的手,躺在了小床上。
  后脑勺刚挨着枕头,他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6月30号上午十点。
  颜道受崔向东的盛情邀请,亲临市中区视察几个优质企业。
  “那是什么地方?”
  颜道忽然指着车外,十字路口西北角的两层新建筑,询问坐在副驾上的崔向东。
  “您稍等,我马上打电话确认下。”
  崔向东很清楚颜老板的工作作风,那就是无比得脚踏实地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绝不能假装“我很懂”的样子。
  再说了,崔向东刚来市中区没两天,他不知道这个座落于繁华路口的两层新建筑,也是很正常的。
  半小时后。
  颜道从车上走下,抬头看着这层新建成的两层建筑,目光接连闪动,脑海中迅速回忆着那份图纸。
  这个两层建筑是纺织厂,新修建的三车间。
  仅仅是一层的面积,就是多达数千平米。
  车间是四个月之前才建完的,还没有安装生产线,空荡荡的除了承重柱之外,就再也没什么了。
  随行人员并不知道,颜老大怎么忽然对这个车间感兴趣,大家只是面面相觑后,随着他来回的走动。
  “难道老天爷也在帮助小混蛋吗?”
  “要不然,他也不会昨天刚想到要开超市,我就在市中区发现了刚建成的纺织三车间。”
  “无论是地段,还是建筑面积和风格规模,都和他的要求高度吻合。”
  颜道心里想着,回头问道:“纺织厂的效益怎么样?”
  纺织厂的效益——
  崔向东看向了厂长。
  厂长慌忙从人群外走进来,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磕磕巴巴的说:“还,还行吧。”
  还行的意思,其实就是不行。
  这也是当前年代,大多数企业的现状。
  随着雨后春笋般的民间小企业冒出,大量的熟练和技术工种被挖走,或者辞职下海经商,像纺织厂这种人员密集型的企业,就是半死不活。
  半死不活的纺织厂,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理位置特好不说,关键是厂区地方够大。
  至于效益不好,还修建如此规模的三车间,说起来也是小孩没娘,提起来话长。
  三车间立项是在七年前,那时候纺织厂的效益还是不错的。
  开始动工则是在四年前,那时候效益就开始逐渐下滑了。
  要不是怕被指责浪费资源和财产,新的三车间肯定会成为烂尾工程。
  四个月之前就修好的三车间,却迟迟没有安装生产线,没有利用起来,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在崔向东等人的不解目光注视下,颜道提议在纺织厂开会。
  他是老大。
  他说啥,就是啥!
  这场会议从十一点开到午后两点。
  就连午饭,都是大家拿着烧饼,啃着咸菜在会议室内吃完的。
  “向东同志,你立即打电话,让资源估值的专业人员过来。”
  颜道脸色沉重:“目前纺织厂的情况,相当的不妙。生产线老化,连年的财务赤字严重。每年,都得占用区财政的大部分资源。关键是,随着南方众多技术先进的同行业出现,纺织厂根本看不到未来。”
  大家都默默的点头。
  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能看出颜道说的事实。
  纺织厂倒闭被并购,是迟早的事。
  颜道召唤资源估值的人过来,就是要把纺织厂当作典型,亲自来抓破产重组的工作。
  可让大家又不明白的是,等资源估值的专业人员到场后,他却只让人评估三车间附近这一块?
  “原来,大老板只想把靠街的三车间,单独划分出去。”
  大家隐隐的明白了。
  噼里啪啦。
  专业人员停止了现场打算盘,再次核对了下后,给出了一个比较“公道”的数字。
  颜道立即皱眉:“这么点?”
  纺织厂的厂长顿时一哆嗦,心想:“这个数字,已经够多的了。起码,比对面面粉厂外售的价格,要高了三成。”
  看到颜老大不满意后,专业人员马上修改数据,重新“评估”。
  再次给出的数字,足足多了七成!
  就连纺织厂的高层们,都觉得太过分了。
  颜道却说:“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翻三倍。”
  啊!?
  不但专业人员,纺织厂的人都大吃一惊,就连崔向东心里都一哆嗦。
  比真实价格溢价了好几倍,谁会要?
  “有人会要。”
  颜道胸有成竹的笑眯眯,对崔向东说:“你打电话给李东方,让他过来考察这儿。记住,我定好的数字,只能上调,不能下降。”
  崔向东一愣,随即猛地明白了什么。
  颜老大吩咐过后,带着他的人打道回府。
  纺织厂的老余,才小心翼翼的询问崔向东:“崔老板,那个李东方是谁?”
  崔向东反问:“看今天的报纸了吗?”
  老余这个干厂长的,上班后如果不看报纸,这一天咋熬过来?
  他立马拿过报纸,一目十行的搜寻李东方的名字。
  没有。
  今天的报纸上,除了大家都熟悉的新闻之外,就是幻影集团侵权事件,闹得越来越欢了。
  前些天时,所有相关文章还是一边倒的指责幻影集团侵权。
  但今天的报纸上,却出现了另外一个声音。
  站在幻影集团的角度上,反驳所谓的规范协会:“红颜放映设备还没上市,规范协会也没任何的证据,证明幻影集团侵权,凭什么要对人家展开侵权调查?”
  “所谓的规范协会,是想用这种方式,来窃取幻影集团的商业机密吧?”
  “难道只有外国人,能研发出最先进的放映技术?”
  “规范协会此举,只为打压本土明星企业,企图垄断市场吧?”
  老余依旧一目十行的去搜寻,李东方的名字。
  没有。
  打完电话的崔向东,凑到他身边:“老余,幻影集团就是李东方创建的,你不知道吗?”
  “啊?”
  老余一呆:“幻影集团的老板,不是秦明秀吗?”
  “嘿嘿,秦总只是他推出来的代言人。”
  崔向东奸笑了下,压低声音说:“等会李东方来了后,咱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调三成!”
  老余脸色大变:“崔老板,这也太狠了吧?会把他吓走的。”
  “放心,他有钱。”
  已经充分体会到颜老板指示精神的崔向东,摸着下巴说:“而且我敢保证,就算他害怕,也得接手三车间。我们要做的,就是趁此机会狠狠宰他一刀。”
  疼!
  感觉在被割肉的李东方,猛地睁开了眼睛。
  映入眼帘的——
  则是小太平那张红扑扑的小脸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