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二)

  (把之前的文昌还是改成了酒泉。)
  书童一哭起来,直接被老仆在头上扇了一下。
  老仆无语的道:“万户现在还活着好好的呢,你嚎什么嚎!”
  书童抽噎了两句,想想:“也是……我只是看到那个场景有点害怕。老爷,要不您还是别再去做实验了吧?
  他这话一出,连老仆都看向了陶成道。
  陶成道唉声叹气,看了看自己带回来的这些实验道具。他难过倒不是因为看到仙画里预言自己的死,而是因为:“原来我的实验没有成功啊!”
  难道是因为形状的问题?要做成像是莱特兄弟的那种样式?老仆和书童都梗住了。
  民间。
  这人怕不是个傻子。”有浪荡公子哥在酒楼里大笑道,“这不是赶着去送死吗?
  在座也有看不惯他的,当即就冷笑道:“你说人家是傻子,但偏偏后世之人都记得他,还给他在月球上建了一座山。你却连这个都做不到,那你岂不是傻子不如?
  唇枪舌剑,差点动起武来。
  皇城内。
  朱元璋一拍脑袋:“我想起了,陶成道!的确是朕封他为万户的。当时他在火器营,捣腾出来的那些火器还算不错。
  他看着仙画啧啧称奇。
  没想到啊,这人之前看着正常,结果却能做出这么悍勇不怕死的事情来。倒也是个奇人!
  来人,去给这陶成道赐爵……”朱元璋顿了一下:“先宣他来京城吧,朕想要见见他。他对陶成道搞出来的这椅子和他是怎么想的很好奇。
  很想亲自见一见。
  陶家。
  陶成道正在笑眯眯的安慰他们:“放心吧,我又不是傻子。”
  老仆和书童以为他放弃了,但没想到他接着说:“但我这实验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不然岂不是白让后世之人封给我月亮上面的山?
  不过,接下来我会小心点的。
  还有很多东西要改进呢,而且也不能那么莽了,最起码第一次先不要坐人嘛,等安全一些了再考虑坐人的问题。
  陶成道下定决心,一派轻松。
  【另外,之前咱们讲到天文台,其实现在的天文学家们发现了飞机也完全可以用来作为移动天文台。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开始用飞机作为观测天象和星空的移动天文台。】
  【他们有好几架很有名的天文飞机,“伽利略一号”和“索菲亚”等,飞行高度在14000米和15000米左右,用来观测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比如木星的远红外光度、天王星的光环、冥王星的大气之类。】
  现代的天文台,建筑的白色穹顶打开后,巨大的天文望远镜露了出来,对准着太空。
  用飞机改建而成的移动天文台,虽然没有这样巨型的装备,但是打开机舱门,同样有着满舱的电子天文仪器,以及各种电脑。
  天文望远镜被架设在舷窗前。
  天文学家们登上这移动的天文台,追逐日食,追逐星辰,在万米高空办公和做研究。
  【不过,现在索菲亚已经退役了,因为nasa觉得它的产出对不起它的运营成本。据说它每年的运营成本是8500万美元。】
  【不过,对于nasa来说,最近二十年的预算水平肉眼可见的越来越不行,这个决定也属正常。】
  好大的望远镜!李淳风的双眼圆睁,身体向后仰。
  望远镜这个名词很好理解。
  他见过将作监搞出来的显微镜,本来以为望远镜也如显微镜一样小小的,但没想到那么大!直接占据了一整层的建筑。
  不知道这个望远镜最远能够看到哪里?银河?银河外?与这个问题相比,屋顶可以打开什么的,都是小事啦。
  郭守敬则痴迷于在天上观测星象这件事,想象了一下这个画面,都觉得实在是太浪漫了。即使是诗仙在世也想象不出来的浪浸。
  爷爷,既然地球是圆的,那飞机一直跟着太阳飞,是不是就不会有黑夜和白天之分了?他几岁的小孙女忽然问出这个话题。
  郭守敬一愣,抱起小孙女:你这个问题问得好。他有些惊喜。
  没想到他的后代里面,最有天分的竟然是这个小孙女。
  ·…
  天幕上
  ,仙画在继续。
  路小柒下了飞机。
  从她的镜头里望过去,嘉峪关机场很小,在夜色和机场灯光的照耀在可以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
  朋友们,这里就是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了。它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在此之前,有关无城。建成后,成为了西部的国防重地,当时主要是防范吐鲁番。
  当然了,现在已经成为了景点。
  路小柒拿到自己的行李,早就定好的车子已经在机场外面等。
  【坐了一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酒泉。咱们国家一共有五个发射基地,酒泉、太原、文昌、西昌和东方航天港。】
  【文昌这些年承载了很多发射任务,但载人飞船的发射一般都在酒泉,一个是因为酒泉基地的设施更加完善一些,还有就是因为运送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是有毒的,如果坠落在海洋里会造成大规模的海洋污染。】
  【咱们和倭国不一样,咱们是有责任感和公德心的。】【明天,就带大家实地去看载人飞船的发射。先抓紧时间睡一觉。】
  ……
  嘉峪关!
  这是咱们的嘉峪关!世代生活在嘉峪关的边疆百姓们高兴的喊了出来。我都认得那山!
  熟悉的线条,千年后,它依然还在那里。听到了没?仙画说咱们嘉峪关是天下第一雄关!
  “那肯定是!有咱们嘉峪关在,就不会叫那些蛮子攻进来!”
  和京城相比,显得荒凉但同样有着勃勃生机的嘉峪关内响起了阵阵的欢呼声,甚至是骏马嘶鸣的声音。
  原本枯燥甚至困苦的生活,似乎也变得鲜活有趣了一些。京城内,朱元璋也很兴奋。
  这可能是他看仙画那么久以来最为舒心的一次。是朕的嘉峪关!
  没想到后世这个关还在,说明修得好啊!
  不过,要是现在也有飞机就好了,从这里飞到嘉峪关,一两个小时,简直太完美。
  >
  仙画显示出朦胧的微光。
  早上四点半,天还是黑的。但是路小柒已经起来了,她打开镜头。
  【现在距离火箭发射还有五个多小时,天还没亮,但是必须要早一点起,因为要坐车去发射基地然后还要检查证件和过安检,都需要时间。】
  【围了保密,发射基地进去的时候是不可以拿出手机来的,但是到了火箭发射场地就可以拍照和拍视频了,只是不能直播。我要先去的地方是问天阁,这里有航天员的出征仪式。】
  【问天阁其实就是航天员公寓,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其实是来自于屈原的《天问》,以及苏东坡的把酒问青天这一句词。】
  天啦,现在才五点多,但是但是已经有不少的记者和和我一样的幸运观众都到了。
  现场已经围了不少的人。
  前排是长枪短炮的记者们,还有很多摄像机正在调试设备,他们是电视台直播的工作人员。后面则是来观看的幸运群众们。
  很多都带着小孩,而且手里还举着红旗。路小柒庆幸自己也带了一面小红旗。
  她自来熟的随即采访了几个人:“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呀?”
  上海。
  西安。
  广州。
  对,来看发射可是我的梦想,想了好几年了。
  带着孩子来的,让她也熏陶熏陶,或许以后咱们也能做个航天员呢。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看来都很期待待会儿的发射。路小柒找到一个好位置,将镜头对准前方。远处可以看到巨大的火箭发射塔以及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这个厂房高达90多米,是一层楼哦!里面没有分层的,因为它就是用来组装火箭的,火箭就有这么高,一层楼建到将近百米,这对建筑力学要求非常的高。所以你别看外面好像很简单的样子,实际这个建出来之后就得了“鲁班奖”。】
  【那边是火箭塔,肉眼看架设在那里的火箭真的很壮观。】
  【神舟的火箭发射塔有130多米高,相当于40多层楼,而且全部都是钢结构。所以,航空航天牵扯的不单
  单是高科技,对基础工业也有很高的要求,用的都是特种钢,还涂了特种防护层。】
  路小柒放了一小段在电视上公开过的火箭发射塔涂装片段。
  火箭塔上是有着楼梯和平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走在上面,就如同蚂蚁走在大象上一样,显得无比的渺小。
  记者采访工程师:为什么一定要这个季节来开展工作啊?不是很热吗?这时候正好是八月,酒泉最热的时候,又干又热。
  工程师解释:“因为必须要保证十五度以上的温度,才能起到固化的作用。然后第二天才可以继续涂覆。所以每年只有六月到九月才能开展这项工作。
  【有了这些防护涂层和导流槽,才能这么近距离的扛住尾焰将近三千度的高温灼烧。】
  【这也就是非大国玩不起航空航天的原因,即使是欧洲发达国家,因为没有完整的工业系统,在这方面也只能抱团合作,没办法做到单打独斗。】
  赢政双手负于身后,很认真的看着仙画。
  他忽然对身边的李斯等人道:“后世之人对于他们的国家很是满意和骄傲。”言语中的骄傲之情简直可以溢出来。脸上的笑容也是出于真心。
  说起来,仙画中很多普通人,换到现在,就是百姓甚至是庶民的镜头。但是嬴政回想了一下,即使是他在出巡期间,似乎也很少看到平民的脸。
  或者说,他们在他心中是模糊的,是统一的。他们总是会畏惧的跪伏在地上,然后畏惧的把头低下,即使是回话也都是声若蚊呐。
  所以,他们在嬴政心中,并不是一个个有着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的人!而是一个称作为“平民”甚至是“庶民”的整体。
  人!
  赢政心中滑过一个想法,他的大秦百姓们,在提到大秦的时候会露出笑容吗?会有这样引以为傲的言语和表情吗?他甚至不太敢深想。
  其他朝代的有为之君们自然也都发现了这一点,然后再联想一下仙画说的农民起义,心里顿生焦
  虑和急迫感。
  只有苏轼,哈哈大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好一个问天阁!竟觉得无比荣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