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余波起風云

  天下熙熙,皆為名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尤其是做這京官,人情往來要銀子,講究排場要銀子,憑朝廷那點俸祿,哪能維持如今體面。
  他們又不像地方上來的官,背后有宗族支撐,又有良田萬頃。
  所以義崇會、寺廟香積廚這類存在,才得以繁榮昌盛。
  如今一場大火,萬事皆休。
  有些人只是滿眼心痛,有些人干脆兩眼一翻,暈了過去……
  更有那掌管財權的婦人,躺在地上哀嚎痛哭,指天罵地……
  場面一度混亂不堪。
  京兆府尹左明丘雖對郭安不滿,但見如此情形,也是臉上一黑,“都是朝廷命官,成何體統,都回去吧,等候消息!”
  畢竟是從三品大員,官威一擺,這些人也不敢忤逆,唉聲嘆氣,紛紛離開。
  左明丘又看了郭安一眼,淡淡道:“既然郭大人說,事關機密,那本官也不便多問,隨后你向皇上解釋!”
  說罷,便帶著人轉身離開。
  “哼!酒囊飯袋…”
  背著大弓的白眉鷹目捕頭一聲冷哼,毫不客氣譏諷。
  此人叫徐白,江湖人稱奪命神捕,不擅破案,唯獨擅長追兇,令不少綠林大盜聞風喪膽。
  那書生模樣的,則叫諸葛婉君,為人心細如發,屢破懸案,不過衙門中很少有人敢稱呼其全名,只叫諸葛神捕。
  霍鋒聞言臉色更加難看。
  京兆府尹的話再清楚不過,這口鍋會甩給六扇門,而他作為巡夜負責人,自然難辭其咎。
  但出乎他意料,總捕頭郭安并未責備,而是轉身道:“等火滅后,進去搜索,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我進宮一趟,這里由諸葛負責,若是找到…”
  話說一半,他深深吸了口氣,面色陰沉,闊步離開。
  眾捕頭們聽得莫名其妙,但見郭安那壓著怒火的模樣,又有誰敢多嘴。
  大火整整持續了一個時辰,才緩緩熄滅,百年古剎只剩殘垣斷壁、青煙繚繞。
  諸葛神捕帶隊,眾人用鐵鉤扒開那些焦土灰燼,開辟出一條道路。
  目標,直指佛塔。
  張彪知道,總捕頭郭安多半已將蓮華宗一事告知了兩位神捕。
  扒開廢墟,一具半焦尸體頓時出現在眾人眼前,不少人眼尖,頓時倒抽一口涼氣。
  “是方神捕…”
  “怎么會…”
  “閉嘴!”
  諸葛神捕一聲怒斥,握緊了拳頭,咬牙道:“小心收斂方神捕尸體。”
  “挖,給我掘地三尺!”
  …………
  皇城,瓊化殿。
  這座宮殿乃十年前新修。
  地勢遠高于其他宮殿,既能避免濕邪之氣,又可登高望遠,遍覽京城風光。
  尤其晨霧起時,太日初升,大大小小建筑若隱若現,陽光照射下猶如仙境。
  自皇帝趙冕年邁后,北辰殿的早朝便一天天減少,通常是由幾位宰相與尚書匯總朝中要事,再來瓊華殿奏上。
  郭安來到殿外,告知侍衛太監后,便安心等待皇帝召見。
  同行的還有幾位朝中重臣。
  中書舍人裴元吉瞧了瞧他,撫須搖頭道:“昨晚可真是熱鬧。”
  “昭國寺大火,金吾衛還傳來鬼怪作祟怪事,郭大人,看來近日京中,有點不太平啊…”
  郭安沉默了一下,拱手道:“是卑職失值,正要去向皇上請罪。”
  “裴中書。”
  旁邊的老者開口沉聲道:“六扇門辦事一向兢兢業業,此事并非他們之過,無需苛責。”
  “如今各州天象異變,多地糧食欠收,眼看明年就是饑荒四起,我等…還是要以此事為主。”
  老者面容矍鑠,白發白須,紫袍金魚袋,正是宰相劉吉。
  他從皇帝繼位起,便一直在旁輔佐,可謂是朝中柱石,德高望重。
  “劉相公言之有理。”
  裴元吉點頭附和,不再多說。
  就在這時,一名太監匆匆而來,低頭道:“郭大人,陛下召見。”
  郭安對著幾人拱了拱手,闊步進入瓊華殿。
  留下幾位重臣面面相覷。
  按理說,他們應該先進殿,但卻是后來的郭安首先得召見。
  這情況只有一種可能:機密大事。
  六扇門地位特殊,既獨立于朝堂之外,專職江湖之事,又兼顧著辦案與刺探情報,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
  畢竟是一幫武夫,身處朝堂還帶了點兒江湖習性,不被百官所喜。
  但真遇到大事,卻能不通過任何衙門,直接面見皇帝。
  裴元吉若有所思道:“看來昭國寺大火,另有隱情啊……”
  …………
  瓊華殿內,金龍纏柱,檀香繚繞,秋日晨寒,各處還點著銅火爐,使得殿內異常溫暖。
  殿側觀景臺上,一名黃衣老者正品著香茗,觀望晨光下的玉京城。
  遠處,昭國寺的濃煙異常顯眼。
  他正是大梁朝皇帝趙冕,雖年輕時南征北戰落下病根,如今更是白發蒼蒼,但依舊身形高大,氣勢不凡。
  見到郭安進來,他也沒急著詢問,而是淡淡道:“郭愛卿看來忙了一夜,莫言,讓人弄點吃食來。”
  “是,陛下。”
  旁邊一名面容英俊白皙,男生女相的錦衣太監點頭離開。
  “陛下,臣有罪。”
  郭安深深彎腰拱手。
  皇帝趙冕笑道:“秋干物燥,著火不是什么稀奇事,你何罪之有?”
  “此事并非天災…”
  郭安也不隱瞞,將發現蓮華宗潛藏,派人前去探查,結果打草驚蛇的事詳細講述。
  “蓮華宗…”
  趙冕若有所思搖了搖頭,“如果我沒記錯,景帝之時,這幫和尚勢大,還牽扯周王謀反一事,滅佛因此而起,鬧了好一陣子才消停。”
  “沒曾想,就在朕眼皮子下躲了這么多年…”
  “臣有罪!”
  郭安再次低頭認罪。
  皇帝趙冕啞然失笑,“別人都說你是應聲蟲,年輕時,那只身殺入草原金帳好漢去哪了?”
  說罷,嘆了口氣,“自黑日血月異象后,各地天災頻生,怪事不斷,這些個叛亂余孽也蠢蠢欲動…”
  “你說,這是為什么?”
  郭安額頭冒汗,哪敢回答。
  皇帝趙冕沉默了一會,眼神瞬間變得陰沉,緩緩起身,來到露臺前,望著無邊玉京城,沉聲道:
  “朕,不在乎身后名,百年后叫一聲昏君也無所謂,但這大梁江山,不能在我手中出事。”
  “幾個皇子沒一個有出息,朕,真是有點煩了…”
  郭安深深低下了頭,不發一言。
  這種情況下,一個懂得治國之道的老臣,應該勸皇帝盡快立太子,放下些職權,鍛煉儲君。
  可惜,上個這么說的,早在天牢里變成了一堆爛肉…
  “哼!”
  皇帝趙冕一聲冷哼,猛然扭頭,眼神陰沉道:“朕許你特權。”
  “查!”
  “查個水落石出,看看這幫妖孽匪類,要對朕的江山做什么!”
  …………
  咣當!
  將橫刀隨意扔在木桌上,張彪長舒了口氣,躺在床上一動也不想動。
  窗外,日光已經西斜。
  在昭國寺,整整忙了大半天。
  那位諸葛神捕,讓所有人在佛塔下進行挖掘,何止是掘地三尺。
  挖了三米沒有發現,便下令征集昭國坊老百姓,數百人進行挖掘。
  整整挖了十幾米,高出的土石堆成了山,也沒任何發現。
  也不知蓮華宗人用了什么手段,竟將昭國坊這段地道徹底毀去。
  張彪倒是有地圖。
  但他知道下面有什么,那骸骨營絕地,根本不是任何人能夠接觸,一旦招惹,誰知道會鬧出什么麻煩。
  還有蓮華宗,就連無影神捕方影都會慘死,估計只有調動軍隊才能剿滅。
  然而有些事,不由他做主。
  總捕頭郭安已經回來,奉了皇帝之命,發出召集令,命幾位神捕匯集精銳銀牌捕頭,全力追查蓮華宗。
  此舉,多半是為報仇。
  他和那位無影神捕不熟,對方向來神龍見首不見尾,甚至和他父親也沒什么交集。
  但這位無影神捕,確是總部頭郭安老部下,和諸葛神捕等人,曾隨皇帝遠征,出生入死。算是從江湖踏入軍中,又分配到六扇門。
  追查蓮華宗,成了如今六扇門首要大事,匯聚眾多精英。
  而京中其他案件,自然交給了他們這些銅牌捕頭,唯一例外的就是追查殺生教,由另一位神捕徐白負責。
  多事之秋啊…
  張彪微微搖頭,起身熬藥、煉氣,直到經脈脈略顯憋脹后才停止。
  煉氣非一朝一夕之功,即便如此,他也能感覺到明顯進步。
  靈視之眼使用次數增加。
  三陽真火,隱約有孕育之感,只要成功點燃,對付那些邪物,便有了手段。
  想到這兒,張彪從懷中取出儺面疆梁,仔細查看,又緩緩戴在臉上。
  如今使用,已沒有冰冷刺骨之感。
  但其中的傳承,卻依舊無法開啟。
  按照靈視之眼信息提示,“疆梁食磔死”,這東西要開啟,必須要吞噬鬼物。
  吳阿婆自蕭三死后,便再沒有糾纏,況且他憐其身世,也不愿將其作為第一個祭品。
  蓮華宗、義崇會、李府邪術…
  那些隱藏的傳承已蠢蠢欲動,他必須盡快獲得術法傳承。
  三陽真火點燃后,便可行動。
  只是這祭品,要去哪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