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寿宴

  张洛想着课余时间。
  到徐家书铺看看。
  有没有好点的科举辅导书。
  可以多涨点经验。
  第二日上课。
  康教谕开始讲题。
  依旧把张洛写的八股文。
  当做范文向三人讲述。
  并且还让张洛自己讲了下破题思路。
  和对八股文的理解。
  上课结束。
  后面几天的课。
  康教谕让几天自习。
  泉州学堂那边几个老师生了病。
  姚院长让康教谕前去帮忙上课。
  几日后,到了徐家办指挥使夫人办寿辰的时候。
  这次寿宴虽然只是代办。
  但是徐指挥使凭借自己在城里的关系。
  几乎请了知府衙门和县衙所以说得上号的人物。
  其实徐家操办寿宴还有其他一层意思。
  便是告诉全晋江城。
  徐家在御史下省清军一事中活下来了。
  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
  还是能花钱。
  办的起大宴会的。
  为了这次寿宴能够成功办理。
  徐指挥使亲自上门。
  给李知府和何知县送上了请帖。
  又让三个儿子。
  给其他重要的官员。
  把请帖送上。
  可以说这不是徐指挥使夫人一个人的寿宴。
  更是徐家终生的庆功宴。
  徐指挥使夫人。
  是朝廷敕封的的诰命夫人。
  李知府和何知县。
  就算和徐指挥使交情不深。
  也只好给个面子到徐府。
  叶家在泉州府也有不小的产业。
  自然而然也被徐指挥使给邀请了。
  日子一到。
  叶定生带着请帖。
  和家中长辈准备的礼物。
  上门徐府给指挥使夫人祝寿。
  明朝建立后。
  叶定生一家出了二门进士。
  五门举人。
  身为书生世家的叶定生。
  打心眼里,看不起徐家这种武勋家族。
  叶定生来给徐府祝寿。
  主要是为了完成家父的任务。
  其次就是来听听戏曲。
  其实不光是叶定生看不起徐家。
  城里大部分的书香家庭。
  都不想给徐家面子。
  徐家的名声都烂了几代。
  要是来了徐家。
  被传出个巴结的名号。
  那自己是没法。
  自己晋江读书圈里混了。
  原先是只有一半的家族。
  愿意派人来徐家。
  但徐守业这两天。
  一直在圈子里说。
  徐家寿宴上会有上好的新戏表演。
  这让剩下的家族都来了兴趣。
  是张洛写的戏?
  就是写了俞伯牙的张洛?
  俞伯牙的名声都快传遍泉州府了。
  前几天。
  福州那边也有人邀请姚演。
  到福州府上演出一番。
  竟然是出自张洛一手。
  那肯定是值得看的。
  徐守业在大门前迎客。
  心里高兴的不得了。
  若不是有张洛的新戏撑场面。
  娘亲的寿宴就要办砸了。
  徐指挥使也知道。
  张洛的戏是小儿子弄来的。
  就让他代表徐家接客。
  让他表现一下。
  算是给徐守业累计一点人脉。
  泉州知府到!
  李知府这次是以私人的名义来的。
  没有带太多知府衙门的护卫。
  但徐家的门子。
  很快就认了出来。
  大声往里面通报着。
  徐指挥使马上带着几个儿子。
  走了出来。
  来迎接李知府一行人。
  身为知府女儿的李茵儿。
  不是男丁,也没有多余的身份
  按理是不能出席的。
  但好父扭不过女儿。
  还是同意让女儿穿的普通些。
  跟在母亲身边出来。
  李知府这边刚进徐府没多久。
  张洛就优哉游哉的。
  拿着礼物来了徐府。
  “张洛兄,你来啦!”
  徐守业老远的就看见张洛的身影。
  马上迎接了上去。
  二人先生互相行礼。
  然后张洛被徐守业带进了徐府。
  张洛又向徐家拜寿。
  随后把一个大大的木盒子交给徐守业。
  “张洛兄这里面是啥呀?”
  徐守业摸着木盒。
  感觉木盒非常光滑。
  像是上好的木材所做的。
  徐守业把木盒移交给门子。
  门子打开后。
  大声唱喝着:
  “镇海卫张公子,送上等白糖大盒!”
  白糖本来就是奢侈品。
  这几个月,镇海卫产出白糖的消息。
  县里也有些人知道了。
  张洛送的这礼物算是上乘的。
  徐守业带着张洛往徐府深处走去。
  一路上不断有小厮。
  给张洛上茶和干果。
  张洛边走,心里边惊叹于徐家的富裕。
  整个院子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绸缎。
  上的茶杯也著名的景泰蓝。
  怕是一盏茶杯就得十几两了。
  这奢侈的程度。
  真是令张洛心里直痒痒。
  真不知道,这里面。
  有多少是吃了军饷。
  有多少是和倭寇海盗走私来的。
  张洛喝了口茶。
  望了望周边。
  感觉这徐府和府外。
  像是两个次元一样。
  府内每天欢声笑语。
  公子小姐们都无忧无虑。
  徐家为了这次寿宴。
  可以说是金银万两。
  府徐府之外。
  则是倭寇之患。
  人人自危。
  老百姓们是饭吃不上。
  生子过不好。
  还要时刻担心被倭寇侵扰。
  这种感觉。
  真是撕裂的厉害。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客人基本上都到齐了,
  张洛找了个位子。
  见主台之上乐声四起。
  徐夫人穿着朝廷的诰命服饰。
  向着客人们走来。
  然后徐指挥使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向着众人们答谢。
  客套话说完后。
  乐声越来越大。
  戏班子们开始登场。
  巧夕惊秋是《紫钗记》中比较出彩的一段。
  虽然也算是传统男女之情一事。
  其中再加上点家庭元素。
  让一些在场的中年贵妇们。
  看得都感同身受。
  最后男女主角之间感情未尽。
  宛如牛郎织女的般的感觉。
  让李茵儿看的都有些动容。
  这词写的真妙。
  感情恰到好处。
  真不知是谁写的。
  李茵儿是和自己爹泉州知府一起来的。
  他们被安排在二楼。
  正对着戏台子。
  像张洛等普通的客人。
  都聚在的院子里。
  李茵儿听完一曲。
  低着头回味着。
  眼神向下随意一撇。
  就发现了站在楼下一侧。
  穿着儒衫的张洛。
  李茵儿心里咯噔一下。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脸颊有些微红。
  能写出这么带有情感的戏曲。
  真不知张洛是有怎样的。
  一个感情过往在。
  知府一家边上。
  泉州学堂姚院长和族兄姚演。
  也在观戏之中。
  姚演全程绷着脸。
  他原先很不想给徐家面子。
  但听闻徐家这有张洛写的新戏。
  在放下身段过来了。
  在所有客人里。
  姚演算是最能看懂戏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