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 历史的河流

  </p>
  胡志义的话让黄兴东摸不着头脑:</p>
  “胡哥,你不是被刚才的巨汉吓傻了吧?”</p>
  胡志义摇摇头,擦了擦眼泪道:</p>
  “不,我没吓到,我只是太高兴了,太高兴了,大夏的军队来了,他们来救我们了,我得救了,我们真的得救了。他是侯大人的手下,之前我就跟你们说过,宝安的知县侯大人,刚才那是侯大人手下的1个将军,好像叫陈昆,是侯大人手下的头号猛将。听说在广州城下,他1个人就杀了几百个倭寇。”</p>
  黄兴东疑惑地道:</p>
  “那……刚才他……怎么,那眼神……好可怕。”</p>
  胡志义道:</p>
  “是,其实大家都很怕他,他只负责杀人,每次战斗他都在杀人,不停地杀人。刚才我听到军营那边的枪声的时候就觉得很像侯大人的军队,因为只有侯大人的军队才有这样密集的枪声。西班牙人在侯大人面前根本不够看。就是不知道带兵的主将是谁。”</p>
  “哗……欧……。”</p>
  难民们顿时爆发出1阵欢呼声,此时很多人才从刚才的陈昆那恐怕的杀戮阴影中脱离了出来,也1起加入了欢呼的海洋。</p>
  等大家欢呼了1阵后才尴尬地发现,刚才被吓尿的人还不在少数,起码有半数以上,空气中弥漫着1股尿骚味。</p>
  此时,前方远远走来了1队绿装军人,人人手上都是1把带着刺刀的枪。</p>
  胡志义看清为首之人的样貌后,顿时惊喜地叫道:</p>
  “朱……朱将军……。”</p>
  说着便向朱良奥冲了过去。</p>
  绿装军顿时将枪口对准胡志义:</p>
  “站住,不许靠近。你是何人,报上名来。”</p>
  胡志义慌忙叫道:</p>
  “朱……朱将军,我是之前被你俘虏的那个胡志义啊。”</p>
  朱良奥走上前仔细辨认了1下,按下侍卫的枪:</p>
  “把枪都收起来。”</p>
  说完往前走了几步道:</p>
  “末将朱良奥奉文君公主之命,特来援救我大夏国的海外子民,这是你们全部的人了吗?”</p>
  此时黄兴东也走了上来,惊讶地叫了1声:</p>
  “朱百户,真的是你?”</p>
  朱良奥抬头了看1眼,顿时也认出了黄兴东:</p>
  “黄百户,原来你逃到吕宋来了。”</p>
  黄兴东哈哈1笑:</p>
  “留在大夏不是等死吗?对了,恭喜啊,想不到才几年不见,你都升到指挥使了。”</p>
  朱良奥尴尬地笑了笑,也不解释,只是说道:</p>
  “行了,末将奉公主殿下之命来救援大夏子民,殿下还在马尼拉城里等候消息呢,你们的人如果都在这里,就跟我1起回去吧。”</p>
  胡志义道:</p>
  “朱将军,我们还有1些妇孺在马松吉山区,请容我们回去接她们出来。”</p>
  朱良奥道:</p>
  “没有什么危险吧,要不要派些兵去跟你们1起去?”</p>
  “不用了,不用了,那里很安全,我们回去接上她们就可以了。”</p>
  “嗯,那你们快去接人吧,我们在土著人的军营等你们,正好把这周围的土著人青壮都处理1下。”</p>
  ……</p>
  马尼拉城内</p>
  自从进了马尼拉城后,侯垚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p>
  他现在要处理的事情很多,首先就是命人在教堂前面的挖了1个巨大的坑,将华人的头颅都埋了进去。</p>
  之后又命人移来1块巨大的石碑,将惨案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完整地记录下来。</p>
  以此来将西班牙人的累累罪行昭告天下,同时还把矛头指向天主教教宗。</p>
  以善为名的宗教,竟然干着灭绝人性的恶行,屠杀别国的无辜平民,教宗要为此事负责。</p>
  又以大夏公主的名义,正式向西班牙国王发出外交函。</p>
  要西班牙国为此事向遇难平民道歉,否则这1事件将视为西班牙王朝对大夏王朝的正式宣战。</p>
  随后,侯垚还是不解气,又命令周铁生出兵满刺加,将盘踞在那里的葡萄牙人全部消灭。</p>
  他最懊悔的是,就是将白古城的那3百葡萄牙人给放了。</p>
  这次的8百葡萄牙雇佣军中就有那3百人,还是行刑的士兵当中有人认出了其中1些人,这才将事情捅了出来。</p>
  可见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放在任何地方都是真理。</p>
  这些人死性不改,只要还有1口气,就会依然在干着伤天害理的事。</p>
  “相公,都已经3天了,你就别再生气了,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划不来。”</p>
  余秀儿温柔地给侯垚揉弄着太阳穴,实在担心他气大伤身。</p>
  侯垚已经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但还是觉得心中隐隐作痛。</p>
  在他前世的历史当中,马尼拉惨案便是整个中华民族暗无天日的惨淡历史开端。</p>
  他原本以为这个世界已经不1样了,但是没想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p>
  那些人,那些事,总会在不经意间又会往某个方向发展。</p>
  就好像结局是大海,无论河道如何蜿蜒总要往大海中汇聚。</p>
  他不愿这个世界的炎黄子孙承受他上1世的苦难,可是他又觉得历史的车轮似乎又无法抵挡。</p>
  因此他1直很彷徨,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p>
  可是这种事情他又不能对任何人说,只能闷在心里独自焦虑。</p>
  “放心,我心中有数,朱良奥他们还没有回来吗?这都已经3天了,怎么还没找到幸存的人?”</p>
  余秀儿轻叹1声:</p>
  “可能是地方太大了,找没找对方向吧。”</p>
  侯垚脸色更糟糕了:</p>
  “他们是逃出去的,就算不被人追上,没有粮食也会饿死,不行,不能等了,让刘承福他们也去找。”</p>
  话音刚落,刘承福就闯了进来,侯垚1看正好,便吩咐道:</p>
  “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呢。让汪天泽留1千人马守城,你立刻带其他人出城跟朱良奥他们1起去找幸存的夏国难民们,我担心他们没有粮食了,多备1点粮食,还有医护队。”</p>
  刘承福是来送好消息的,他刚好遇到朱良奥派回来报信的人,知道侯垚等的急就过来了。</p>
  “公子,我正要跟你汇报呢,朱队长已经找到难民了,刚才我遇到回来报信的人了,知道你等得急就先过来告诉你1声,这会儿报信的人应该已经去公主殿下那里报信去了。”</p>
  侯垚大喜道:</p>
  “真的,谢天谢地,他们还好吗?还有多少人活着?”</p>
  刘承福摇了摇头:</p>
  “报信的人说还不确定,他们遇上的是难民组成的反击部队,大约有5、6千人,还有1些妇孺说是在别的地方,我觉得应该总数恐怕在万人上下。1个男人差不多最多也就能护住两个人,再多的话也是有心无力。”</p>
  这话也确实分析得没错,实际上能护住1个人都不错了,大多数人都只能勉强自己逃出来。</p>
  如果不是黄兴东、胡志义这样的人聚集了1部分人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妇孺根本不可能活下来3、4千人。</p>
  “走,去公主那儿……。”</p>
  马尼拉城外</p>
  所有难民怀着复杂的心情跟着公主护卫队走到城前,这里曾经是他们亲友的遇难地。</p>
  虽然有人帮他们报了仇,但是这里仍会让他们想起逝去的亲人。</p>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深深的哀伤,与刚出岩洞时的激动喜悦成了鲜明的反比。</p>
  泪水出现在每1个人的脸上,刘承福1身绿色师长军服,亲自引领他们前往马尼拉大教堂祭奠先人亡魂。</p>
  同时,文君公主也会在那里亲自接见他们。</p>
  这是侯垚特意安排的,以他的身份无法凝聚人心。</p>
  只有大夏皇室,才会让这些人永远心怀感激,才能让他们凝聚成1股绳,认为自己依然是大夏子民的1份子。</p>
  让他们知道,即便远在天边,国家也不会放弃他们,不会让他们受到任何委屈。</p>
  姬文君对侯垚的安排其实非常难以理解。</p>
  对她来说这人虽然以前是大夏子民,但既然已经移居就是人家吕宋国的子民,跟大夏国没有任何关系了。</p>
  自己1个堂堂公主,为什么要辛苦地去见1帮别人国家的子民?</p>
  还要提前到教堂去等他们?</p>
  还要说安抚他们的话?</p>
  简直是荒谬,只觉得侯垚是有神经病。</p>
  老实说如果不是侯垚自进城后就没展露过半分笑脸让她有点发怵,否则她1定要把他往死里怼,怼得他无地自容。</p>
  可是现在,唉,为了让侯垚能高兴1些,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来教堂这里接见这些难民。</p>
  来见难民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侯垚还想让她背什么发言稿,她根本1个字都没看。</p>
  难民行到纪念碑前默哀的时候,她还在教堂里面休息,此时1个传讯兵过来禀报道:</p>
  “殿下,侯大人请你去门外接见难民。”</p>
  姬文君嘟了嘟小嘴:</p>
  “知道了,告诉你们大人,本主马上出来。”</p>
  赌气又在教堂里磨蹭了1盏茶的功夫,姬文君缓缓往门口走去。</p>
  龙凤珠翠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罗褙子,冠制如特髻上加龙凤饰,衣用织金龙凤纹加绣饰,1身高贵典雅的大夏公主朝服刚1出现在众难民的视野中,立刻就传出来山呼海啸般的公主殿下千岁千千岁声。</p>
  姬文君有点懵,她也不是第1次接受百姓的朝拜,但是万人就能有这般声势的朝拜却是绝无仅有。</p>
  不过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虽然吃惊,但转瞬便恢复过来了,气定神闲地挥了挥手:</p>
  “众子民平身……。”</p>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