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還得去實地看看

  “呵呵”冷玉海笑,“那是。決定要開服裝廠還是……要知道我們縣城也是不少裁縫店的,但是,缺一個像青春服裝廠那樣的地方。”
  “加上之前有人開過,工人也不會愁找。”
  這些都是擺在明面上的,何東自然不擔心。
  “那我們看看地方?”
  冷玉海自然沒的說,拿出了兩張地圖來。
  他擺在桌上,用尺子壓住腳。
  何東對上河村及其周邊的地理環境還算熟悉,要說通安縣的還真不怎么了解。
  但是他看得懂地圖是真的。
  “這里,就是之前那家服裝廠的位置…因為倒閉的關系都荒廢了。加上地理位置也比較偏僻…”
  “你是想要這塊地重新建設呢,還是別的地方…”
  冷玉海認真看著地圖,聽取何東的意見。
  他之前跟何東說的話記著呢。
  不管哪兒只要一半的租金。
  服裝廠的事情,何東是準備長期干的。
  所以選址需要謹慎。
  不過到底不是總部,要求也不用太高。
  而廠子嗎,距離熱鬧的地方遠點兒總是沒錯。
  原來的服裝廠,地理位置是賊偏了。
  但是二十里地之外,是個好地方。
  人群不是很密集。
  但也不少。
  主要就是,有空地。
  五六畝的空地。
  真要租下來,距離不遠,以后做個運輸鏈也是便利的。
  青春服裝廠那邊,地方還是小了點。
  “選好了,確定了?定下了可就不能改。”
  冷玉海拿搪瓷缸喝口水,笑容滿面的。
  何東笑,“光看地圖哪夠啊,咱們還得去實地看看。”
  他是個謹慎的人。
  “冷同志有時間吧?”
  冷玉海可太有時間了。
  當然不僅僅是真的有時間,而是這個人是何東啊。
  兩個人說著就出發。
  “這地是挺大的啊。”
  到了地方,何東下車看著眼前荒蕪的平地。
  腦子里已經有了規劃了。
  “這邊,這邊都得修路,里面嗎,可以蓋廠房,這邊用來儲存…”
  聽著何東這樣就把五六畝的地方給安排了,冷玉海是意外的。
  不過原永明說過,何東是個商業大才。
  他也算有心里準備。
  能做什么都不奇怪。
  “那你是真看上這里了?”
  何東轉頭笑,“走,回去簽合同。”
  何東風風火火的,冷玉海也是干脆。
  回到單位,就讓秘書去辦的。
  這年頭的土地不允許買賣,租賃卻是有的。
  要不然那些個掛在國企名下的私人廠子都開不起來。
  “你這次可是大手筆啊,看來原同志說你賺了不少錢的事情是真的啊。真有你的,明明是去上大學的,結果,卻像是去撿錢的。”
  五六畝的地,兩三千平方呢。
  即便最便宜的價格,下來也要幾萬了。
  何東一簽就是十年的。
  真是好多錢。
  何東笑,“遇著貴人了而已。冷同志不要往多了想,這錢出來我也沒了。”
  冷玉海可不信他。
  不過是不說實話罷了。
  而兩人簽了字,去銀行。
  等到解決這些,何東想回去了。
  但要回去,也要跟姜慧說幾句話才行。
  而何東到病房的時候,果然看到姜慧醒來了。
  應該醒過來不久,在吃東西呢。
  “粥涼了沒有,要是涼了,我去買點別的。”
  這天氣可不能吃冷的,尤其還病著。
  姜慧抬頭看到他,搖頭。
  “林巧幫我拿去熱了熱,所以才吃上。不涼”
  這事,何東還真沒想到。
  之前何瑾好好的那會兒,林巧可是出了名的懶媳婦啊。
  林巧莫名的有些不好意思。
  “醫生說了,不能讓病人吃涼的東西。”
  何東看向姜慧,“感覺好點兒沒有,睡著的時候,我是覺得咳嗽的輕了,要說管用還是醫院的藥管用吧?”
  姜慧一臉的不好意思。
  這次自己生病,從黃大夫那兒拿的藥,真比不上來醫院。
  她點點頭。
  何東安心不少。
  人嘛,只要知道一個好,那就都能理解了。
  錢不錢的真不算事情。
  因為看好病就花得值。
  “就是曉崢曉樂這會兒快放學了呢,家里也沒個人…”
  姜慧看一眼窗外的太陽,惦記著孩子,愁眉不展。
  何東道:“不用擔心,我看著時間呢,一會兒我直接去縣中學接他們回家。我有車方便的很。”
  “三嫂,你這兩天就幫我照顧大嫂吧。”
  林巧是沒意見的。
  “就是家里那邊,還有婉兒…”
  “大伯那兒我會去說,婉兒,我也會讓他們照顧的。”
  這就沒什么問題了。
  到底何瑾那邊,何大田和唐桂芝不可能說不照顧著。
  而說好了這些,何東又塞了兩百塊錢給姜慧。
  以備不時之需。
  姜慧怎么也不肯收的。
  何東讓林巧拿著。
  現在姜慧病著,要是要繳費什么的事情,還是得林巧來。
  林巧接著了,但是說好,就是給姜慧看病的。
  多退少補。
  “得,我去接孩子了。”
  姜慧點頭,目送著人出去。
  心里無比慶幸,當初和何辛離開家里,投奔了何東的。
  要不然現在自己需要的時候,真不見得能有人幫忙。
  當然,林巧現在也是變化了的。
  只是那時候她和何辛不離開的話,不見得吧?
  ……
  何東到縣中學的時候,學校還沒開始放學呢。
  看了眼時間,何東等了十來分鐘。
  學校門口漸漸有十三四歲的孩子出來了。
  這年頭家庭條件你說多好,也沒好到哪兒去。
  一個個瘦高瘦高的,幾百斤的胖子是沒有。
  身上穿的也不是什么校服,背的更沒有名牌之類的書包。
  大部分都是家里老母親裁布,用縫紉機或者手工做。
  哪家的老母親做得好,是叫人覺得心靈手巧的。
  姜慧的手藝就不錯。
  曉崢曉樂背著斜肩包也很有面子。
  他們這個年紀,放學回家是最開心的事情。
  有同一個村子里的同學,都會一起走。
  說說笑笑,彼此作伴。
  何東其實還挺喜歡這種氛圍的。
  后世的網絡上,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各自接了孩子各自回家。
  放學后說說笑笑,打打鬧鬧?
  那是沒有的事情。
  學校讓排隊等家長接。
  同一個小區的都不見得多熟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