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英魂冢

  “谭将军!”
  应栗栗招来谭佩芝。
  对方上前,和她一起直视前方。
  “此战不可避免了。”应栗栗道。
  “但是,我希望你能考虑清楚。”
  谭佩芝点头。
  他预见了结局。
  “将军放心,吾明白。”
  是真的明白。
  此战,若他全力辅佐大昭,北离必败。
  毕竟他身后也带着北离十五万大军。
  与大昭总计三十万。
  且都是在边境无数次的杀伐中历练出来的。
  而对面虽然人数也不少,二十万左右,却几乎都是几位王爷私下里培养出来的,不可相提并论。
  若他背刺大昭,两军交战,下场必然极为惨烈。
  北离即便险胜,也无法应对接下来蛮族的征伐。
  之前数年战争,北离与蛮族之间的结盟早已不存在,甚至还留下了死仇。
  一旦北离示弱,蛮族必会大举进攻。
  不论他如何选择,北离覆灭,已然是命中注定了。
  可若是留在大昭,北离覆灭后被纳入大昭版图。
  大昭手中攥着蛮族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他们亦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如何选?
  谭佩芝默默感慨。
  已经没得选了。
  若是北离落到蛮族手中,天下百姓势必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大昭的话,总等寻得一线生机。
  “既如此,谭将军,你便带领一路大军,与我两路夹击,争取擒贼先擒王,尽量减少普通兵卒的死亡损失。”
  她压低声音道:“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命,能多活一个也是好的。”
  谭将军微楞。
  随后抱拳领命,“末将明白。”
  **
  大昭京都。
  容清璋抱着儿子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
  看着小家伙那一板一眼的模样,他忍俊不禁。
  “孤的小太子,可要快快长大啊,早点继承爹爹的天下,爹爹要带着你娘亲出去游玩。”
  小太子乖乖坐在爹爹的怀里,手中捧着玉玺,玩的不亦乐乎。
  犹记得周岁宴,小太子在群臣的恭贺声中,略过玉玺,选择了一把木制的,由应栗栗亲自雕刻的小肥刀。
  景昭帝岂会答应?
  在朝臣无语的眼神里,愣是将玉玺塞到了儿子手中。
  小家伙也没拒绝,反正小肥刀在手,再多个什么都没关系。
  但是朝臣却知道,陛下爱极了太子殿下。
  未来的皇位,稳若磐石。
  容清璋也准备效仿朱元璋,让朝中的臣子,担当太子的老师。
  作为三朝元老的左相位太子少师。
  朝中三品官以上,不论文臣还是武将,都将在太子宫担任职务。
  俗称的,小朝廷。
  将此消息告知左相,这位老臣感动的涕泗横流。
  无他,不需要惧怕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清洗。
  几日后,盛淮问了个问题。
  “你真的不怕,有朝一日太子谋朝篡位?”
  容清璋笑道:“孤的便是太子的,他谋的哪门子朝篡的哪门子位。若他真有这能力,孤退的高兴。那是,孤便能和皇后,游历天下了。”
  盛淮:“……”
  行吧。
  他也就是问问陛下的想法,免得会错意。
  说到底,小太子也是他的侄儿,兼着“外甥”。
  正巧,看到小太子在徐浦的带领下,来到了御书房。
  盛淮起身,上前将他抱起来。
  “昭昭,要不要和叔叔出宫玩呀?”
  小太子一听,停止了挣扎,很识时务的抱住盛淮的脖颈。
  冲着容清璋,挥手道:“父皇挥挥。”
  “你这小子。”容清璋忍俊不禁,“不得乱跑,知道吗?”
  “知道哒。”小太子乖乖点头,“叔叔,快走呀。”
  “走,走走走。”盛淮行礼后把人抱走了。
  说是出宫,真的出了。
  说是玩,马车却一路直奔国公府。
  回到府邸,小太子就被表兄给拉走了。
  “昭昭,家里的石榴熟了,我带你去摘呀。”
  眼瞧着俩小子即将跑远,盛淮道:“不许爬树。”
  “知道了父亲。”盛家小世子笑嘻嘻的应下。
  徐浦这边也赶忙跟着。
  盛淮道:“徐浦,看紧他们,不许爬树。”
  “国公爷您就放心吧。”
  刚走到正堂,便看到自家夫人拎着裙裾,往后院去了。
  “夫人……”盛淮喊了一嗓子。
  国公夫人声音远远飘来,“妾身去看着孩子们。”
  盛淮:“……”
  说什么看着啊。
  不就是自家儿子大了,不好玩了,又整日惦记上小太子了嘛。
  他倒是想着再生一个呢,可惜一只没动静。
  国公府目前有两个孩子。
  长子和幼女。
  幼女目前跟在老夫人身边,常年住在京郊的庄子上。
  夫妻俩也就在休沐日时,才能出城去看看。
  好在没有生分。
  **
  北离一战,战况并不算好。
  北离这边折损近十万人,而大昭这边折损近两万。
  最终,两位王爷和主帅被杀。
  余下的人,皆为俘虏。
  站前,她和谭将军也曾言语诱惑过,可惜成效不大。
  看到被鲜血染红的沧澜江,应栗栗眼神悲伤。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每一次分分合合,受苦的始终是老百姓,和这些被驱策的普通兵卒。”
  身边离着近的将士们,不免感慨。
  “故此,大昭必须要一统天下,绝了这无休止的战争。”
  “至少也要让天下百姓不再饱受战乱之苦,能得到哪怕百年的安稳,也是可以的。”
  “韩令!”
  “末将在。”韩令上前。
  “通知就近府城的官吏,过来处理一下尸身吧,余下的人,前行后安营扎寨,五日后继续北上。”
  前行了近二十里,大军就势驻扎修整。
  韩令这边则快马加鞭的去办事了。
  “赵将军,这些尸身如何处理?”谭将军道。
  十几万,还是在北离境内,怎么处理似乎都不妥当。
  “就地掩埋。”赵英道:“如今气候尚且比较热,放着不管,腐败后会引发瘟疫。”
  “韩令着官府,带人过来挖坑掩埋,此处将成为一处英魂沉睡之地。”
  “这些死者,无法查清他们的身份。”
  “那些亲人可以来这边祭拜。”
  “我大昭境内,便有三座英魂冢。”
  “将军说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谭将军震撼的点点头。
  “这两国战死的将士,埋于一处?”
  赵英挑眉,“北离,很快就不复存在了。”
  “这些死者,已经算是大昭百姓了。”
  谭将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