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皇帝的格局打开

  “此言……有理。”
  萧景轩也不是刚愎自用之辈,虽然知道冯圭有些蝇营狗苟,但他不会带着情绪去听冯圭的话。
  冯圭说得当真有理。
  作为皇帝,为了民生,想要用精细的盐换掉有杂质微毒的盐,是自然的。
  可成本问题,萧景轩却忽略了。
  如今市面上的盐,大多都是盐井或是海盐晒出的。
  开采成本,每斤不到五文。
  拿到盐引的盐商,去批发盐的时候,每斤至少二十文。
  而盐商运到各地售卖,售价平均在五十文左右。
  五十文……不少了!
  陈米也才十几文一斤而已。
  盐价是米价的四五倍,这是很不合理的市场。
  可是没办法,朝廷指望盐挣钱呢,百姓也不得不吃盐,不然无法生存。
  所以百姓们,在农闲的时候,饭菜里只会放极少的盐,甚至不放盐。
  需要干活的时期,才会正常吃盐。
  确实太贵了!
  而如今,这精盐虽有了,可看其品相就知道,绝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
  不然那些专门负责改良盐品的官员,这么多年来岂不是白干?
  成本肯定高。
  那么就算商人不趁机敛财,只是正常商业行为,那售价也绝对比目前的盐高得多!
  起码也得翻一倍以上吧,萧景轩这样想着。
  可原本五十文左右的盐,老百姓都不敢经常吃,再翻倍……老百姓要不要活了?
  “陛下,冯大人说得对,精盐不可能普及。”赵嵩道。
  冯圭道:
  “陛下,在精盐的成本控制下来前,这精盐只能在贵人大城之间流通售卖。”
  “嗯。”
  萧景轩点着头,有些失落:
  “既然如此,那就先这样吧……”
  “让那商人将精盐的制法给出,让御盐署的人试试,能否降低成本。”
  冯圭面露难色。
  “陛下,要强行索要吗?”
  赵嵩咳了咳。
  萧景轩也意识到,这事儿不能这么干!
  虽然朝廷一定要得到秘方,以此控制盐价,看盐商定价是否合理。
  但如果直接索要,朝廷的名声就毁了。
  未来别人研究出什么好东西,谁还会献给你?
  惹毛了,老子资敌都比让你索要了去开心!
  “自然不可!”萧景轩义正言辞,“既然那商人是主动献宝,朕也不能寒了人家的心……这样吧,户部给他开个最大权限的盐引,只让他做精盐生意,二十税一。”
  盐税,是十五税一。
  改成二十税一,这已经是很恩宽了。
  冯圭拜道:“陛下圣明!”
  “如此一来,只让李青山做精盐生意,他还得向朝廷购买粗盐,朝廷只赚不亏啊!”
  萧景轩点头一笑,他就是这个意思!
  只允许售卖精盐,那粗盐就是他的原料,而大批量购买粗盐,就已经为朝廷创收了。
  再收其卖精盐的税……这等于一鱼两吃。
  收两次税,嘿,就很赚。
  至于精盐会因此卖多贵,那就不是萧景轩想考虑的事情了。
  白砂糖与肥皂事件,已经让萧景轩明白了,这天下间有钱的狗大户多着呢!
  这小小京城里,少说就有几千个富豪,让这些人吐点儿金币出来也好!
  “毕竟事关盐业,账目与税务不得有半点马虎,必须派人紧盯这个商户。”萧景轩叮嘱道。
  作为皇帝,每年知道太多案子了。
  许多盐商,都会瞒报一大笔,为了躲税。
  毕竟贩盐是真特么赚钱啊!
  如果不是有人暗中偷了盐税,朝廷每年的盐业,少说能挣三千万两以上!
  而对于违反盐业法的商户,惩罚也是很严的,先就罚个倾家荡产,再流放。
  杀头倒也不至于,这年头偷税漏税,也只会罚款,事关盐铁等国营项目才会上刑。
  当然了,没盐引的私盐贩子,那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毕竟有的人是偷税漏税,有的人直接就一分税都不想交,显然是后者更加恶劣。
  “陛下英明!”赵嵩赞道。
  冯圭:“臣附议。”
  “好了,你下去吧,此事要尽快落实,朕稍后会让内阁拟旨,配合你户部。”萧景轩最后叮嘱道。
  “遵旨!”
  冯圭被内监带着,出了养居殿。
  萧景轩才从屏风后出来,已是满头热汗。
  “真热!”
  萧景轩骂骂咧咧,他是爱出汗体质,这片刻没扇风,就热得不行了。
  “陛下,叫暗卫悄悄送些冰来,也无妨吧。”赵嵩也心疼皇帝。
  “不成!”
  萧景轩摇头:“若是有人来拜见,朕又不得不见,寒气会被他察觉,那就功亏一篑了。”
  “……唉。”
  “朕的那些个傻儿子,怎么还没有人造反呢?”
  萧景轩啧道:“再没个动静,朕就先热死了!”
  赵嵩忍俊不禁。
  “陛下,精盐的事……”
  赵嵩觉得,还是说说自己的猜想。
  却见萧景轩笑道:“你最了解朕,应该知道朕也在怀疑。”
  “是,一个白水镇,哪里会同时出现那么多异样……多半这精盐,与那萧凡也有干系。”赵嵩也这样猜想。
  萧景轩道:“那竖子好聪明,利用李青山与冯圭的关系,从户部拿到盐引,给了冯圭好处让他自己摇旗呐喊……被人做了棋子,那冯圭还不自知,掉进钱眼里了!”
  其实冯圭不管知不知道,背后的人是萧凡,他都得帮这个忙。
  毕竟他能分到钱呢!
  “合纵连横,他连这都懂,真是个当官的料。”赵嵩再次感慨道。
  他也是试探皇帝的心意。
  这样的人,陛下你真舍得,留他给齐王殿下吗?
  萧景轩还是摇头,没考虑此事,只道:“按那竖子以往的性情,这精盐只怕他敢卖五百文一斤!”
  白砂糖的原料是红糖,肥皂的原料是猪油,这些事情皇帝的暗卫早就查到了。
  若非不想与民争利,暗卫连配方都能拿到!
  也就是这两件东西,目前还不是战略物资,否则皇帝会如对待精盐那样慎重。
  “五百文也好,老百姓买不起,将那些守财奴的钱掏出来,也可以充盈国库!”萧景轩突然很开心。
  以往各地天灾时,朝廷向各方募集资金,一个个都喊穷。
  他们自己花的时候,倒是挺舍得,明显是智商税的东西,也买得不亦乐乎。
  既然如此,那朕就叫你们多花些这种钱!
  而萧凡,就是萧景轩心中,专门用来帮他宰狗大户的!
  那些东西卖再贵,坑的也是贵族世家,不是老百姓,动摇不了根基。
  而且萧凡的商品卖得越贵,朝廷收税就越高啊,这不等于反哺了一波国库?
  多良心又贴心的臣民呐?!
  格局打开!
  “嗯……”
  萧景轩想到这里,突发奇想:“对啊!”
  “嗯?”赵嵩不知他在发什么疯。
  “朕刚才想到……那萧凡既然有如此才能,就让他多搞些这样的奢侈品,从这些有钱人手里回收更多的银两充盈国库!”
  萧景轩越想越觉得好:“且他与宏儿关系不错,将来宏儿登上大位,他就是宏儿的底气啊!”
  对皇帝来说,底气来源于两处。
  一处是兵权,另一处是粮草。
  说白了,就是钱!
  国库没钱的话,皇帝也没辙,什么都干不了,还得被骂荒淫,有点儿天灾人祸就挨骂。
  如果有一个随时能拿出巨款的“钱包”,那皇帝就有底气了。
  国库没钱,老子也能干事儿!
  “不行,这样的人才,必须要好好保护起来!”
  萧景轩对赵嵩道:“派几个暗卫,去保护那少年,他是朕留给宏儿的法宝,不能出事!”
  “已经在保护了陛下。”赵嵩很贴心地,早已想到了这一点。
  “不愧是你啊,老贼!”萧景轩满意一笑。
  赵嵩深吸了口气,懒得与萧景轩斗嘴,老贼就老贼吧,总比老废物好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