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3章 庞统的谋划2

  “是我们,以血肉之躯铸成钢铁长城,在腥风血雨中拼杀出一条生路,才赢得这场战争!”
  “是我华夏,独自扛下这如山重责,在黑暗中默默前行!”
  有人忍不住拍案而起,震得案上竹简四散滚落,墨砚中的残墨也随之泼洒,在青砖上晕染出狰狞的纹路。
  可偏偏,陛下如孤星般隐匿光辉,甘愿做那无人知晓的无名英雄!
  放眼全球,各地的人类蒙在鼓里,还在醉生梦死;
  就连中原腹地的百姓,也对真相一无所知。
  他们望着皇宫中偶尔腾起的祥瑞之气,竟天真地以为陛下找到了求仙问道的捷径;
  看着权贵阶层掌控的修炼资源,便怨愤地指责我们垄断特权,堵塞了上升之路。
  殊不知,此刻的边境防线外,我军将士正与虫族大军浴血厮杀,每分每秒都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他们的呐喊被宇宙的寂静吞噬,他们的牺牲无人歌颂,换来的却是误解与质疑。
  更严峻的是,长此以往,即便一次次击退敌人,也不过是饮鸩止渴。
  每一场胜利都伴随着巨大的消耗,却得不到相应的补给与回馈。
  正是看透了这困局,庞统才会在此时挺身而出,掷地有声地抛出那个惊世骇俗的建议。
  他的提议,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层浪。
  放开防线,让虫族大军降临星球!
  这个决定,无疑是一场豪赌。
  虽会带来巨大的牺牲,但只要能将虫族彻底消灭, 天地必将降下丰厚的回馈。
  届时,远征军将士将在灵气的滋养下实力飞涨,陛下也能借此契机一举突破金丹境界。
  而我们付出的代价, 不过是一些普通百姓的生命。
  或者说,在某些人眼中,不过是“蛮夷”的消亡。
  他们的鲜血将化作滋养大地的养分,为天地增添更多的灵气。
  这对大唐而言,反而是一场涅盘重生的机遇。
  就像如今的非洲大陆,早已沦为人间炼狱。
  土着们在虫族的利爪下苦苦挣扎,被屠戮殆尽。
  但换个角度看, 待虫族被消灭,那些土地将成为无主的沃土。
  届时,大唐只需派遣人手前去治理开拓,无需耗费精力教化“未开智”的蛮夷,一切都将变得顺理成章。
  华夏百姓也不必再为土地匮乏而担忧,新的家园正在血泊中悄然孕育。
  只是,这样残酷的计策, 以往众人连想都不敢想。
  即便非洲战场出现了类似的局面,也是在段攸离开后,麴义等人才敢暗中实施。
  此刻,贾诩刚提议打出九天神雷阵这张底牌,庞统便敏锐地抓住时机,隐晦地抛出了这个计划。
  殿内气氛瞬间凝固,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粘稠。
  段攸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几位谋士。
  庞统神色淡然,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贾诩依旧古井无波,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唯有沮授和荀彧, 眉头微蹙,似在天人交战,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溢于言表。
  段攸沉默不语, 手中的玉如意有节奏地敲击着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却敲不散满殿的凝重。
  穿越这个位面将近二十年, 从底层“牛马”一步步登上帝王之位。
  历经无数腥风血雨,此刻的他,心境早已如深潭般波澜不惊。
  可面对这个攸关无数生灵的抉择, 他的内心,真的能做到毫无波澜吗?
  若换作初来乍到时,满心怀揣着现代文明的悲悯与道义的那个年轻人。
  当庞统抛出,如此冷酷如淬毒刀刃般的计策时。
  段攸定会拍案而起,眼中迸发出灼人的怒火。
  那时的他,哪怕知晓这是为了华夏族群的长远利益。
  哪怕明白历史上庞统智谋无双,也绝无法容忍,这样将万千生灵视作棋子随意弃掷的狠辣手段。
  他会怒声斥责,斥责这与光明会丧心病狂的人口清洗计划何异?
  斥责这背离了他穿越之初,想要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初心。
  可如今,案前的青铜烛台跳动着幽蓝火焰,将段攸的影子扭曲地投射在蟠龙柱上,宛如蛰伏的巨兽。
  二十年光阴,无数场战争的血火淬炼。
  从亲手摧毁腐朽帝国的王座,到看着麾下将士在尸山血海中拼杀。
  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带领西凉家族,于蝗灾肆虐时,不惜散尽家财也要护佑每一个老弱妇孺的热血青年;
  也不再是殚精竭虑,只为给底层奴隶开辟生路,将利益向贫苦者倾斜的理想主义者;
  更不是蜷缩在家族羽翼下,惶惶然只求苟全性命的豪门子弟。
  段攸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龙椅扶手的饕餮纹,冰凉的玉石触感让他微微一怔。
  他轻轻叹了口气,这声叹息像是从胸腔最深处挤出来的,带着岁月沉淀的沧桑与无奈。
  庞统的话看似委婉,实则字字诛心。
  他早已看透这位帝王甘愿做无名英雄,带着华夏远征军如孤舟逆浪,独自背负整个世界的重量。
  可长此以往, 当虫族的攻势一次次被无声无息地化解在外太空。
  那些沉溺在虚假安宁中的人们, 无论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异邦人。
  还是近在皇城根下的中原百姓,又怎会知晓这太平盛世背后,是怎样的血与火的代价?
  “一个帝国的根基,从来不是冰冷的城墙与锋利的刀剑。”
  段攸心中暗自思忖,目光扫过殿外随风摇曳的旌旗。
  真正的统治,需要让子民 切身感受到危机的凛冽,亲眼见证帝国脊梁的不屈。
  唯有让他们明白 ,“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残酷真相。
  知晓每一寸安宁都是无数人用命换来的,才会从心底生出对帝国的敬畏与拥护。
  治国之道,从来不是简单的予取予求。
  不是单纯让百姓活着、活得好,而是要让他们与这个国家血脉相连。
  就在段攸的思绪如乱麻般纠缠时,沮授的起身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这位素来沉稳的谋士, 袍角扫过青砖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他的脸色凝重如铁,眼中却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既有对苍生的悲悯,又有对局势的忧虑,更藏着一丝孤注一掷的决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