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恭迎千岁爷

  “苏玄,你啥时候带我上战场呀?”赵灵儿问道。
  “小孩子家家的,上什么战场?”苏玄没好气道。
  “可你明明答应过我的。”包小星嘟着嘴说道。
  “别瞎说啊,这种事情我可没答应过。”苏玄说道。
  “好吧~”
  包小星可不太喜欢打铁,她比较向往战场上的冲杀。
  她想成为像春风这样所向披靡的悍将。
  “这张图纸,我在灵儿姐姐那见过。”包小星说道。
  “你能做出来吗?”苏玄问道。
  “这个不难呀,无非就是火铳改长一点,很简单的。”包小星说道。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从现在开始,打造新武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苏玄抬手拍了拍包小星的肩膀。
  “可我还是想上战场。”包小星说道。
  “可除了你,没人能打造新武器了。你若是不给我们打造新武器,我们将来在战场上肯定打不赢的。”苏玄说道。
  “咱们不是有火铳吗?你看,这里已经可以批量生产火铳了。”包小星说道。
  苏玄咧嘴一笑,说道:“丫头,火铳不过是一种比较过时的产物,在战场上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
  “什么啊,火铳明明很厉害啊。”包小星说道。
  “射程太短,填装速度太慢,杀伤力有限。神机营能将火铳的威力发挥出来,那是因为神机营比较独特。火铳这玩意儿,只能打个出其不意。如今火铳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它的弊端很快就会被各方掌握。
  如果咱们无法做到在武器装备上领先人家一步的话,将来上了战场跟别人对拼火铳,一定会吃大亏的。所以,你明白了吧?”
  苏玄问道。
  “行,我知道了,你就是想让我给你打造武器嘛。”包小星说道。
  她有点不请愿,但也不得不做。
  火铳才刚刚投入战场的时候,确实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战效果。
  而现在火铳压根就不是什么机密了,首先北营军就已经装备不少火铳了。
  这种武器,迟早是要普及的。
  火铳普及之后,苏玄的无双军在武器上可就没什么优势了。
  而他现在需要的是进一步的火铳—火绳枪。
  至于怎么搞钱,苏玄也想到了。
  他一边发明更先进的武器,一边可以倒卖军火!
  他非常清楚火铳的弊端和局限性,但其他人不知道啊!
  那些还不曾拥有火器的军队,一定会花高价购买火铳的。
  天下不是要乱吗?
  那就更乱一点好了。
  如今各方拥兵自重,除了粮草之外,还有什么最赚钱?
  无非就是武器装备了。
  平原城还没开始投入耕种,要到年后才能播种,要到秋季才能收割。
  所以苏玄卖不了粮草,只能选择卖卖军火了。
  “乖乖听话,晚上给你做好吃的。”苏玄笑道。
  “这还差不多!”包小星满意的笑了。
  火绳枪的结构并不复杂,和火铳的结构差不了太多。而且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技术。
  他们手里掌握制造火铳的技术基础,以这个世界材料的坚硬程度,制造火绳枪,完全不是问题。
  再有便是火炮了。
  同样依赖于这个世界材料的坚实程度,火炮的锻造与火铳的难度是一样的,约等于没有难度。
  武都城的地下工厂不属于苏玄,而会宁城的地下工厂,可就完全属于苏玄了。
  至于赵灵儿,这个姑娘就暂时待在武都城好了。
  迟早有一天,苏玄是要入主武都城的。
  给包小星安排完了活儿,又在地下工厂巡视一圈,与包本聊了一阵。
  随后苏玄又去武都城转了一圈,城里约摸十来万人,看起来还是非常冷清的。
  这座城池比不上武都城那么大,但容纳个四五十万人是完全没压力的。
  人口可是发展的关键啊。
  所以,得尽快将白幽弄过来。
  “大人,大人!”
  苏玄正在城里转悠着,徐二瘦一个飞铲,差点将苏玄给铲飞了。
  “你怎么跑过来了?”苏玄问道。
  “啊!大人来会宁也不叫我,所以我就自己跟过来了。”徐二瘦一脸的兴奋。
  “咱们一共有多少火铳?”苏玄问道。
  “火铳么,神机营目前有二百余,不多。”徐二瘦回答道。
  “嗯,你来得正好,去给小星姑娘传个话,让她加班加点,争取在月内再打造一批火铳出来。”苏玄说道。
  “好嘞!”
  徐二瘦开开心心的跑了。
  又是一年年关,苏玄选择在平原城过年。
  依旧是他与徐二瘦一同做菜,众人开开心心的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就苏玄这个手艺,大家想吃的不开心都难。
  永乐四年春。
  北方的冰雪逐渐消融,平原城终于开始了第一个年头的播种。
  苏玄领着一千骑兵,押送着一批物资,前往冀州。
  刚到冀州府城外三十里处,前方便来了一队人马。
  领头的是崔神基。
  所有人翻身下马,朝着苏玄行跪拜大礼。
  “参见千岁爷!”
  “都起来吧。”
  “多谢千岁爷,千岁爷请随我进城!”
  冀州是一座大城,也是北方最大的城池,没有之一。
  苏玄这一路走来,发现冀州相比其他地方,流民要少了许多。
  倒不是因为清河崔氏大发慈悲,天天发放粮食。
  而是因为他们不断地招兵买马,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那些流民。
  流民便宜,只要有一口吃的,他们就可以扛着刀枪上阵拼命。
  进城后,前方道路肃清,中间站着一行人。
  领头的正是清河崔氏崔元业。
  崔元业只是冀州布政司指挥使,比他身边的冀州巡抚要低一级。
  但人人都知道,崔元业才是主子。
  “下官冀州布政司指挥使崔元业,恭迎千岁爷。”
  “下官等拜见千岁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