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卖蘑菇,大丰收

  杨淑婷不想低头,可现实让她不得不求陈青怡。
  陈青怡晚上接到电话都惊呆了,“你说要给我钱?还给五百?”
  “你这人有病吧!”
  杨淑婷的钱她抠来不少,现在手里不会超过一千七。
  工作又没了,还要再给她五百。
  哦莫,她想不通在抽什么风。
  还是被什么圣母附身了?
  杨淑婷咬紧牙关,可怜巴巴的哀求,“小怡,阿姨求你,看在你爸的面子上。
  你放过小柔!!”
  她还有儿子要照顾,还着急再要个孩子,她真的没时间去东北,只能卑微给钱。
  小柔这次就差点没命,下次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早知道这样,她说什么也不会让闺女去大猪圈下乡。
  陈青怡:“……??”这次真不是我!
  她现在说真话都没人信了吗?反思一秒。
  她的沉默让杨淑婷又误会了,以为她不高兴了,赶紧在电话那头解释。
  “阿姨急糊涂了,阿姨不会说话,你别和阿姨一般见识。
  我就是想给你点零花钱。
  快过年了嘛!你想买啥多买点。
  就是……你要是有时间,顺便,你能不能帮我去看看小柔怎么样了?
  就看一眼,算阿姨求你了。”
  卑微!
  姿态放的极低!
  这让陈青怡舒适极了,大长腿直接扔在桌子上,整个人往椅子后面一躺。
  像个街溜子。
  快乐的抖脚,滋溜了一口茶水。
  才不紧不慢的说,“行吧,那我明早就去给你看一眼。
  不是我说,赵佳柔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你,她刚来,人生地不熟的,又受了这么严重的伤。
  心里很是脆弱。
  你不来看看,是不是太狠心了?
  她可是在鬼门关晃悠了一圈儿!”
  呵,用脚趾头她都能猜出来为什么不来,这个女人。
  永远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
  可躲得过初一,能躲得过十五吗?
  等夏天铲地,太阳火辣辣的时候,不来也得来!!
  陈青怡笑得眉眼弯弯。
  杨淑婷又开始挤猫尿,她何尝不知道,但她……
  “行了,你那哭唧唧那套我懒得看,明天我看完就告诉你。
  那你别忘了打钱啊,七天后我要是收不到汇款单……”
  哎呀,那她可就要闹了。
  她也不想管的,可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谁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不就是嘛,当坏人就是这点好。
  还有人主动给钱。
  美滋滋……
  冯长喜一旁听了,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他攒上十年,也攒不下这老些钱,这小丫头才多大,柠檬了。
  挂了电话,陈青怡给了他个得意的小眼神,“队长叔,你就说,咱来钱这速度。
  会稀罕特务的钱吗?”
  冯长喜:“……!”轻点嘚瑟吧!
  “那你明天上公社,要不要坐牛车去?明天卖蘑菇。”
  这才没两天,蘑菇又长一茬,冯长喜想到这心里畅快,意气风发,也不酸了。
  “不用。”
  陈青怡小手一挥,“我上我奶家一趟,明天我奶要去我老叔家看孩子。
  满月了嘛不是!
  我给她两块钱,让她上医院帮我瞅一眼,这点小事儿,哪需要我亲自出马。”
  飘了,彻底飘了。
  冯长喜嘴角像触电了一样,狂抽抽了好几下,只能说陈青怡是懂外包的。
  在陈青怡心里,不主动找赵佳柔麻烦,值四百九十八。
  看一眼,就值两块。
  到了老陈家,钱一掏出来,陈老太立马拍着胸脯保证。
  次日一早,陈青怡就跑到蘑菇房,站在门口,手里抓了把瓜子,看热闹。
  “云婶儿,摘完了吗?”
  顺便递了把瓜子给她,云婶伸手接过,瓜子皮吐得飞快。
  “没呢,这次蘑菇出的厚,大队长说,差不多能出五百斤。”
  乖乖,五百斤就是五十块钱,差不多七天一茬,一个月能卖四次。
  保守估计也有两百块。
  最起码能卖到来年五月份,差一点小一千块呢,开春了也能卖。
  就是价格没这么高,但也不孬。
  他们大猪圈有一百一十六户,平均下来一家能分不少钱。
  看着眼前的大功臣,云婶儿笑出一朵花,想着家里有炒熟的松子,老香了。
  等回家拿一些,送陈家去。
  周围不少人看热闹,大冬天闲得慌,一点小事儿,全大队男女老少围了一圈。
  一个个呲着大板牙。
  喜气洋洋的。
  “说来大队长之前还答应,谁想的法子挣了钱,就给谁奖励。”
  “小陈同志,你家条件那么好,干脆就别要了。”
  突然,一道不怀好意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此时的喜气。
  大家伙安静下来,看向说话的人。
  陈青怡冷笑一声,淡淡的看向李承平,这人可真有意思。
  之前还装着谦逊有礼。
  现在居然变了,装不下去了?还是和书里一样。
  看上赵佳柔了?
  要是这理由,那也太贱了!!
  书里赵佳柔下乡时,有背景,像个富家小姐,还算情有可原。
  现在就是个丧家之犬。
  天差地别!
  难道王八看绿豆,就是看对眼了,爱情的力量?
  “规矩就是规矩,大队长之前说好的了!”
  云婶儿白了一眼李承平,替陈青怡反驳,知青就是搅屎棍。
  “方子是怡丫头给的,拿奖励也是应该的。
  我们可没你们那么多坏心眼,自己不行,就知道羡慕嫉妒恨别人。
  你们知青要是有能力也想法子替大队挣钱,大队一样给你们奖励。
  我们不嫉妒,可你们有吗?
  你们好几个知青请假回家,又是学养猪,又是学做罐头的,回去一个月。
  灰溜溜回来了,啥也没学着。
  哎呦喂,走之前那大话吹得,震天响,现在瘪茄子了。
  要我说,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
  几个知青羞愤的低下头,他们在火车上就浪费了几天。
  回到家又太开心,就忘了。
  也有没忘的,比如要学养猪那个,可她真受不了猪的臭味。
  一天下来,衣服头发上都是臭味儿。
  洗都洗不掉。
  学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但她把她爸的笔记抄写了一份拿回来了。
  养猪总比种地强。
  “云婶儿,我这可不是嫉妒,我们终究是知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回城了。
  我这是为大家伙考虑。”李承平现在很烦陈青怡。
  确切地说,陈家那四个孩子他都不喜欢,一天天咋咋呼呼,吃香喝辣的,一点不本分。
  陈家运气好,三代贫农,要是成分有一点问题,他早偷偷举报去了。
  “陈青怡同志,你怎么不说话?”
  想置身事外,让别人给她出头,没门。
  ps:今年蘑菇出的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