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好像有情况

  “小怡,你看妈今天穿这件儿衣服好看吗?”
  陈青怡放下手里的大西瓜,认真的打量一眼,“好看,就是这个鞋不太搭。
  换个浅颜色的,带点跟儿更好。”
  赵香梅今天特意编了头发,两条黑亮的麻花辫在脑后盘成花苞头。
  露出白皙饱满的前额。
  身上穿了一件淡蓝色格子翻领布拉吉,衣服是陈青怡给做的。
  很是修身,腰间有抽带儿,被系成了蝴蝶结。
  整个人很是洋气,要是能再涂个口红就完美了。
  赵香梅高高兴兴的去换了鞋,出了门,连自行车都没骑。
  陈青怡趴在窗户上,等人走远才回头和陈青枫说道。
  “三哥,你说咱妈这几天是不是有些奇怪?”
  “好像比之前爱打扮了。”
  这条裙子是去年夏天在大猪圈做的,赵香梅嫌太打眼,一直都压箱底儿。
  今天可倒好,不仅穿上了,手里拎的包包也好看。
  陈青枫嗦了面条,他就爱吃这个粉儿,头也没抬:“有吗?
  我没注意啊!
  可能是以前在大猪圈,天天上工,干活儿埋汰。
  加上其他人都穿的灰扑扑的,咱妈自己穿个布拉吉太扎眼了。
  现在成了工人,环境不一样了,大家伙都打扮,咱妈受影响了呗。
  不是你说的,只要是女人,就没有不爱美的嘛!”
  反正他没觉着哪里不对劲儿。
  还是每天上班下班,偶尔去买点菜回来做饭。
  有时到附近溜达溜达。
  “可能吧!”陈青怡觉得他说的也对,以前在大猪圈,穿的新点儿都另类。
  不少人心里冒酸水。
  在这儿,虽然还是灰,蓝,黑为主,可到底是县城。
  加上有少数民族,穿的鲜亮点儿,也没人会一直盯着瞅。
  最多夸一声好看。
  这半个来月,家属区还在讨论马副营掌家那点事儿。
  众人的关注点都在方秀儿的肚子上,到底能不能怀上,怀上了,这回会不会生儿子。
  看马家那一串儿的女儿也知道,方秀儿是个易孕体质。
  就是不会生!
  还有一些人暗戳戳的找方秀儿打听,给她男人吃的什么补药。
  效果那么好,她们也想给自家男人试试。
  男人们也八卦,纷纷打趣马副营长,问他腿软不软,给人羞臊的不行。
  这事儿也被福宝绘声绘色的讲给了赵香梅。
  听得她直皱眉,嘱咐陈青怡最近少去,她都有五六天没去溜达了。
  摆烂的摊在椅子上,陈青怡托着唱腔说道:
  “啊啊啊……好生无聊啊,我的好三哥,咱俩看电影否?”
  陈青枫无情拒绝:“否!”
  陈青怡:“……!!”这拒绝的太利索了,总觉得有点不爽。
  “三哥,真的没意思啊,咱俩找个地方溜达溜达呗。”
  “你都买了那老些石头了,你还无聊?”整天不着家,白天几乎打不着人影。
  陈青怡可怜巴巴的拽着陈青枫的衣袖,小声的撒娇:
  “三哥,你就陪我去吧!
  胜楠姐休息也是抛下我,去找郑大勇。
  你也不理我,呜呜,我还是等楚寻回来吧,他一定会陪我去玩的……”
  “去,去,去!”陈青枫连说了三个去,他决不能被楚寻比下去。
  陈青怡立马喜笑颜开,回屋儿换了衣服,给自己打扮的美美的。
  “三哥,咱俩去最近的和顺古镇吧,听说那儿景色很美,还能泛舟划船。
  关键还有不少的古建筑,我把相机拿着,咱俩多照几张相。
  等洗出来,给咱奶他们邮过去。”
  说不定老太太看了一个心动,就在家待不住,坐火车跑来了呢!
  “行,听你的。”
  骑上自行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
  大多数是白墙灰瓦,有的很高大,还有百年宗祠。
  修的很是气派,这个年代居然没被破坏,就是看着稍微破败了些。
  听说是清嘉庆年间修建的,俩人看的很稀罕。
  还有寺院,道观,这个损坏就有些严重。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清代宅院,到处充斥着徽派建筑的婉约。
  还有些东南亚风情。
  河边每隔一段还有专门的洗衣亭,不少妇女在那儿洗衣服,孩子在周边玩闹。
  看见俩人也不好奇,还亲切的给指方向。
  道路两旁有很多自然生长的花草树木,俩人在古镇里走走停停。
  花了两个小时都没逛完,此时正站在双虹桥上。
  陈青怡张开双臂,仰着头,让阳光照耀在自己身上,感叹道:
  “这日子过得可真美。”
  “是美。”陈青枫倚靠在拱桥的石墩上,“你说大猪圈现在在干什么?”
  不等陈青怡回答,他就自顾自的说了起来。
  “这个时间点儿肯定在铲地,烈日当空,浑身晒得黝黑,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儿。
  干了一天活,晚上躺在炕上哼哼唧唧。
  累的连澡都不想洗,婶子们还要歘时间烧火做饭,洗衣服,喂鸡鸭鹅。
  今年应该比去年好,农忙大队应该会杀猪。
  让大家伙儿补补油水。
  你说,要是人人能过上咱们得日子该多好?”
  陈青怡眨了眨眼,“以后会的,怎么,你想家了?这才来多久啊。”
  “没想,你和大哥,咱妈都在这儿,我一点儿都没想。”
  陈青枫挠了挠头,感觉自己刚才矫情了。
  “我就是前两天和他们玩儿,听到点事儿,你说咱们大队的人为了能当兵。
  那都是削尖了脑袋,恨不得求爷爷告奶奶。
  名额那都是抢了又抢。
  可家属区偏偏有人不想当兵,家里安排好了也不想。
  还和家里闹,宁愿下乡当知青也不想当兵。”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就是没吃过苦……
  陈青怡笑了笑,摆了个姿势,示意他给自己照张相,照完才说道。
  “这事儿多正常哦,我不也是拒绝了厂里的工作!
  还是办公室的。
  这在别人眼里,那就是不知好歹,脑子里长包了。
  你信不信,你回大猪圈把这儿事儿一说,一多半人会说我张狂。
  说我刚过了几天好日子,不知道怎么抖好了。
  可在我眼里,却什么都不是,因为我有更好的选择。
  当兵在农村人眼里是个好出路。
  在有些人眼里,那就代表着不自由。
  对从小在军区长大的他们来说,外边的世界更精彩,更花花,卧槽,低头……”
  ps:好像不能插图了。
  本来想插一章大美的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