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开门第一曲,《秦王破阵乐》再现!

  作为开门第一曲,最合适的,无疑是《秦王破阵乐》。
  而且是完整版的!
  这次,不止是琵琶。
  还有其他人演奏箜篌,古筝,尺八等乐器。
  还有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乐器,那就鼓。
  既然是战歌,那就不可能少的了鼓!
  曲,由北尘为主导。
  不仅如此,舞台上还出现了128人穿着唐朝军装,而后单膝跪地,手执战戟。
  这128人,不是乐器家,不是舞蹈演员,而是真正的军人。
  他们的正前方,站着是举着旗帜,身着将帅服饰的南夜。
  舞,以南夜为主导。
  台下的观众,很快就来了兴趣:
  【what……大夏国这是在做什么?为什么还有穿着古代军服的人上台?】
  【难道这些人是为了伴舞吗?可是这服装不太像啊?】
  【有没有人知道大夏国想要做什么?】
  【……】
  米国领头人罗格,用手敲着椅子扶手,眼里更多的人不屑。
  “这群大夏人,没有我米国三大音乐教父般的存在。
  只能搞这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小日子领头人大野一雄也是轻蔑一笑:
  “这大夏人,已经黔驴技穷了吗?
  音乐演奏,居然还需要伴舞!
  简直是让人笑掉大牙!”
  大棒国领头人郑大万也在拱火:
  “大夏人真是糟糕呀!
  早知如此,还不如请我国的女团过来给大家跳支舞呢!
  怎么说也是红遍全球的女团!”
  ……
  对于他们的闲言碎语,一旁的戴天雄并没有说什么。
  也懒得说什么!
  趁现在,你们还有时间嘚瑟,再过一会,我怕你们连气都喘不上来。
  “咚……咚咚……”
  震耳的鼓声响起!
  大鼓震天响,
  小鼓如万军。
  古代击鼓,本就为鼓舞士气,激励士兵杀敌,号令士兵前进或撤退。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南夜手中的旗帜一挥。
  这128人,瞬间站了起来,其动作整齐划一。
  再加上整齐如一的战戟敲地声,以及军人本身自带的威严。
  整个气势,瞬间就显现出来。
  大气磅礴,有一种摧枯拉朽之势,猛地扑向台下的观众。
  让他们都有一种错觉,是不是战争真的来临了。
  虽然只有128人,却犹如千军万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时,北尘的琵琶声随之而起。
  一出现,就燃到爆,单单琵琶声,就如同一支上万人的骑兵,从正面冲击而来。
  其它的乐器则像弓弩手将成千上万的弩箭齐射一样。
  直直插入台下观众的心头。
  不仅如此,南夜同时挥动手中的战旗。
  这128名士兵快速变化,形成了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之形。
  此为战阵!
  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往来刺击,凶猛之极。
  再配合上这波澜壮阔的乐曲。
  观众仿佛看到当年战旗猎猎,号角长鸣,万马奔腾的场景。
  仿佛古代大军出现在他们眼前,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吞噬着一切敌人。
  罗格的手指不知不觉停了下来。
  眼中的不屑,逐渐消散,随之带来的是忌惮,是错愕。
  “我错了,这不是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是战曲!
  没想到为了这一届的交流会,大夏人居然把尘封了几千年的战曲搬了出来。
  是我小觑了!”
  ……
  大野一雄眼中的轻蔑,也跟着消失不见了。
  随之而来的是不可置信:
  “这不是《秦王破阵乐》吗?
  没道理啊!
  难道不应该是残曲吗?
  不是只剩我国的《五弦琵琶谱》中有记载吗。
  大夏到底哪来搞来的新谱?
  不过这新曲,竟然给我一种圆满,震撼的感觉。
  难道,这才是真正的《秦王破阵乐》?”
  ……
  郑大万本来乐呵着的,可是随着战阵的变化,他差点咬到自己舌尖。
  他以为这些人就跟他们国家的女团一样,扭扭腰。
  没曾想,他们竟然排列起古代的战阵队形。
  郑大万知道,大棒国曾经被大夏打败过,只是他们不愿承认罢了。
  他查过历史:
  永徽五年(654年),安固率领高句丽军曾与靺鞨连联兵攻打契丹。
  唐朝的松漠都督,李窟哥,在新城把他们打的大败。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丽与百济、靺鞨再次联兵入侵新罗。
  新罗王金春秋派遣使者,向当时的大唐求救。
  高宗让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军击溃高句丽……
  高句丽输的不是一次两次了,一直都是大唐的番属国。
  而大棒国却一直把高句丽当做自己的祖先。
  相当于说,他们曾经败过。
  就是败在这些战阵之下。
  虽然郑大万是这样想的。
  但遗憾的是,高句丽其实并不是大棒国的祖先。
  高句丽一直都是大夏国东北地方政权之一。
  一切只是他们自欺欺人而已……
  ……
  随着音乐的节拍,士兵们的队形不断变化。
  最后数下来,足足有着12战阵!
  再加上大夏特有的乐器,尺八。
  深沉含蓄、苍凉辽阔。
  整首曲子瞬间多出了令人窒息的杀伐之气。
  正如戴天雄想的一样,罗格,大野一雄,郑大万等人开始有点窒息。
  不是喘不上气,而是不敢喘气!
  仿佛一把大刀已经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一样。
  随时准备落下来。
  可以说,这是一曲完美的战歌。
  让众敌皆为胆寒!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曲不仅带有足够的杀伐之气,同时也带着柔情似水。
  在这个时候,一段女声吟唱声出现了。
  吟唱很多时候都会被加入纯音乐中。
  不仅不会破坏美感,还能让曲子更加圆润。
  这一段吟唱声,明显做到了,而且发挥到极致。
  让台下的观众,鸡皮疙瘩全都起来了。
  那一幕幕战争的画面,顷刻间全都消失不见了。
  留下的,是眼前一片狼籍,尸横遍地,断壁残垣。
  是爱人、亲人、朋友,都瞬间阴阳相隔,甚至都来不及回看一眼。
  是所有的辉煌,都归于寂静。
  这是此曲的第二段内容,同《克罗地亚狂想曲》一样,都在控诉战争所带来的痛。
  也正是这样的转变,让此曲瞬间加分了不少。
  因为它不再只是杀气满满的战歌。
  而是有着自己的灵魂。
  第三段,也随之而来……
  ……
  ……
  ps:这里的破阵乐,都是描写柳青瑶老师的《听!秦王破阵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