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用《东风破》开场

  第459章 用《东风破》开场
  第459章 用《东风破》开场
  第一轮而已,司徒嫣然只拿了一首来老歌来唱。
  凭她小巨肺的实力,根本不虚。
  综合得分:85.78。
  无限接近于叶子媚,这样看来,目前最危险的还是陆楚。
  陆楚也很无奈,这里毕竟是大夏。
  哪怕自己唱拿手的英文歌,很多人也是不买账的。
  而中文歌几斤几两,他心里有数。
  这就导致陆楚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几乎要让他抓狂了。
  观众和网友的目光,此刻都停留在了南夜身上。
  沈清仪是小将第二人,就拿到84.24的高分,
  那小将第一人的南夜,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在节目开始之前,节目组就提前了解南夜想要唱什么歌曲。
  提前了解才好做准备。
  南夜一时也有些头大,这种舞台,是比唱功的地方,要么唱到观众哭,要么高音飚到别人头皮发麻。
  其它方面的歌曲,就没有那么吃香了。
  想着想着,南夜突然笑了。
  想那么多干嘛?
  把所有好听的,经典的,王炸级别的歌曲搬过来不就是了?
  这是封王的舞台,也是大夏最大的舞台了,还有必要藏着掖着?
  没必要!
  完全没必要!
  直接全抛出来了就是!
  演唱歌曲:《东风破》
  演唱:南夜
  作词作曲:南夜
  (实际由周杰伦谱曲并演唱,方文山填词,林迈可编曲!)
  如果说《七里香》是周董的一座巅峰,那《东风破》无疑是另一座巅峰!
  这首歌在前世的地位,那可是极高的。
  国风的开山作及代表作!
  短短几个字,就能说明它的厉害之处。
  南夜朝着后方的乐队和工作人员点了点头,表示可以开始!
  “噔噔……”
  连续四段,干净且纯粹的钢琴曲,以舒服的节奏带入音乐情绪。
  让人不禁闭上眼,脑海中自动代入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年代。
  南夜的歌声随之而来: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
  独特的周董唱腔,再度出现。
  观众已经习惯了这个唱法,并不意外。
  比较意外的反而是歌曲本身。
  曲调流畅平稳,歌词古典优雅!
  古风歌曲?
  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
  可是一听伴奏又不对。
  旋律中富含着R&B的调性,而且还是传统乐器和西洋的乐器的结合体。
  要说是古风吧,又不对!
  要说是现代流行歌曲吧,可是歌词很明显就是古风歌曲的风格。
  就是这般矛盾重重。
  这时,歌王邓宇忍不住出声:“这不是古风,跟《青花瓷》一样,都是国风!
  只不过这首歌特色更加鲜明!”
  邓宇也是个制作人,只不过没有南夜那么出名罢了。
  一听到伴奏中含着的爵士风格,也是大吃一惊。
  不由得更仔细倾听:
  主歌后接上了一段古筝的编曲来转场,后再入副歌。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
  哪怕到了副歌部分,南夜也没有刻意使用复杂的唱腔技巧,也没有用太强烈的情感去表达。
  他只是用最真切的情绪娓娓道来。仿佛在讲述一个历经岁月洗礼后,斑驳却又深厚的故事。
  那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在多年以后旧地重游。
  在寂寞的夜里,站在残破不堪,爬满藤蔓的旧房子前,他的思绪回到了乱世战火中的那一抹倩影。
  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浮现在他的眼前。
  可是那又怎样?
  在岁月蹉跎中,越发思念那个曾经的身影。
  只是时光如水,滔滔而去,纵然悔恨错过,不可回往。
  再好的青马竹马,如今也只能在这遗迹中落寞地思念。
  他们分离在最美的年纪,如今更是天各一方。
  即便他愿意默默等候那个女生,故事的结局,依然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就是这样,南夜用不骄不躁的歌声,以渲染的方式,勾起人们淡淡的愁绪。
  他对于歌曲地把控,细致入微,将大师级唱功,发挥到了极致。
  而伴奏也非常应景!
  在西洋乐器吉他,贝斯,架子鼓的基础上,再配以传统乐器:竖琴,古筝,琵琶。
  将伴奏的旋律,丰富了许多。
  带着微微伤怀的情绪,将心中那一抹忧愁缓缓放大。
  间奏部分加入的二胡之声,更是神来之笔。
  顿时一股愁绪被倾泻而出,浓郁得都化不开了。
  观众再也忍不住讨论起来:
  【歌词很美,旋律也非常美妙,这很南夜!不愧是歌词要被写入书本的制作人!】
  【不单单是歌词还有旋律,小哥的唱功也很是了得啊!
  个人音色非常明显,而且那抹无处不在的愁绪,真的伴随着歌声,缓缓而出,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不止不止,我甚至感觉南夜的唱功比以前还要来得厉害呢!】
  【……】
  确实,就连南夜自己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因此是唱了不少歌的原因吧,他的大师级唱功,仿佛到了突破的边缘,就好像隔着一层膜一样。
  不过此时的他没有空注意这些,而是要将这首曲子完整演唱完。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
  琵琶的音调,不断拔高,仿佛带出了故事的高潮。
  最后再用长达27秒的二胡声,作为歌曲的结尾。
  更增添了几分婉转,几分优雅。
  将那股离别的愁绪一路延伸,令人回味再三。
  绝美的旋律,将这样的情绪不断放大,使得很多观众都没能马上走出这首歌的意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