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盏茶

  “不,不,不。”范修谨连连摇头,“下官是在求郡主垂怜下官,垂怜那一杆年事已高的老臣们。”
  “想让本郡主去劝陛下?”
  范修谨舔笑:“是。”
  “不可能。”
  “……”
  范修谨想哭。
  他怎么觉着今日的郡主,和今日的陛下,无论是说话的口气,还有戏弄人的手段,都是一样一样的?
  他来之前,韩杜衡就差当着一众朝臣明说,只要他能请到郡主,陛下会立刻赦免朝臣,如果不能,那朝臣只能继续跪着。
  朝臣跪累了,跪病了,难免心生怨恨,他们不敢恨陛下,不敢恨郡主,便只能来恨他,那他岂不惨了?
  想到这里,范修谨深深躬身:“求郡主慈悲。”
  清妧不答,慢慢悠悠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今日的茶,委实不错。来人,给范大人也上一杯。”
  “……”
  须臾,一盏热茶被送到范修谨手里。
  “范大人,尝尝?”
  他已经喝过两盏了,再喝下去,他得奔茅厕。
  可他敢不喝吗?
  “谢郡主。”
  范修谨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好喝吗?”
  茶好不好喝,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这茶真热,把他舌头烫麻了。
  “好喝。”
  “再给范大人来一杯。”
  “……”一滴眼泪在范修谨眼角打转,他睁着一双泪目,哭唧唧地问,“郡主,可是下官做错了什么?”
  “倒也没有。”
  眼泪到底滑了出来,见范修谨可怜至此,清妧放下茶盏,笑眯眯地问:“今日这忙,范大人无论如何要本郡主帮一帮?”
  “求郡主。”
  “倒也不是不可以。”范修谨正要笑,只听清妧话锋一转,“但有一个条件。”
  “莫说一个条件,就算三个五个条件,只要下官能做到,一定照办。”
  “我想请范含章回朝。”
  “……”
  笑意顷刻间从范修谨脸上溃散。
  其实,当陛下决意不杀先帝的后妃和皇嗣,给崔家将功补过的机会,他就隐约猜到,陛下或许会赦免他爹。
  毕竟,陛下再贤能,不能日夜不歇,如果想让朝堂尽快归于有序,陛下急需贤能,然,偌大的陵阳,比他家老爹有本事的能人,真没有。
  作为陛下近臣,他应主动上表此事,可小姨尸骨未寒,若由着他爹回朝,小姨泉下有知,会不会又气过去一回?
  “范老的近况,你知道吗?”
  范修谨摇摇头:“不知。”
  “听说,范老过得甚是逍遥。”
  “逍遥?”
  “天气好的时候,范老会乘一艘小舟,在九曲湖上闲钓,天气不好的时候,范老就去慕香堂听一天的戏,如此,还不算逍遥吗?”
  范修谨抿唇,声色冰冷地答:“是够逍遥的。”
  “眼看他逍遥至此,你不觉得难受?凭什么他天天过得这般舒坦,你却要起早贪黑,忙于正事?”
  范修谨登时无言,但片刻后,他又忍不住笑出了声:“郡主,可叹您不是郎君,否则,溱国宰辅的位置,下官以为您比他更合适。”
  “如果你有本事求得陛下允本郡主做国之宰辅,本郡主可以舍了未来国母的位置,成为溱之肱骨。”
  “……”
  若他敢去求,陛下指定一刀宰了他。
  窗外,风雨越大。
  范修谨收起笑意:“郡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臣接受归接受,却断然不会去请他回朝。”
  “你以为你去,范老就肯回来了吗?”
  他家老爷子能以一介寒门,做到溱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其本事滔天,傲气自然也不会少。
  正如郡主所言,他这个孽子去请,请不动,只怕得陛下亲自去请才行,可陛下更傲气,怎可能屈尊降贵去请老爷子?
  如果陛下不肯去,那还有谁能去?
  范修谨抬眸,目光撞上清妧,难道——
  “对,本郡主去。”
  范修谨一听,急忙再次躬身:“郡主,既然您都肯为陛下上范家门,那又怎么舍得不管朝臣们的死活?”
  “呵,你倒是会拿话堵本郡主!”说罢,清妧转头,吩咐卢嬷嬷,“叫人备车,我要和范大人一道进宫。”
  “是。”
  出门时,雨势更大,狂风卷着纸伞,险些把伞面掀翻。
  见此,清妧不由地蹙眉:“大雪才停,天牢又被劫,陵阳好不容易回稳,怎么又遇上大雨?如此,百姓还能好好过个年吗?”
  “郡主不必过于忧心,陛下已经命户部管好这事儿,张家着急讨好陛下,哪怕自掏腰包,也会叫百姓过个好年。”
  “他倒是会用人。”
  范修谨听出清妧话中带刺,于是赶紧帮陛下打圆场:“张家能耐不足,唯一拿得出手得,就是那万贯家财。”
  “可这财是张家的财。”
  “郡主有所不知,张家能敛到这许多家财,背后没少干缺德事,这等心术不正的人,陛下不能久用。”
  “所以温水煮青蛙,煮到逼他狗急跳墙?这又是谁出得阴损主意?”
  “咳——”
  范修谨拢袖轻咳,出此损主意的不是别人,正是他。
  到了门前,富成立在车前,已是等候许久,清妧不做耽搁,飞快登上马车,片刻,马车上到十字街。
  正此时,路上有人大喊:“郡主——”
  “停车。”
  清妧推开车窗,见不远处横着两辆车,一辆装满鱼肉,一辆堆满果蔬。
  一面生的小吏朝清妧躬身:“小得见过郡主。”
  “你是?”
  “回郡主,小得姓张,在户部任职,今日奉张尚书之命,来给安家送年货。”
  “有劳。”
  清妧颔首,随即示意卢嬷嬷付银钱,然,不等卢嬷嬷掏出银两,张姓小吏一边慌忙后退,一边急急言道:“使不得,使不得。”
  待退得足够远,小吏才躬身告退:“郡主,请容小得先告退,小的要给别家送年货。”
  “还有哪些人家?”
  “回郡主的话,除夕将至,陵阳又逢大雨,与百姓,是不便出门,与东西两市的商户,是东西囤积,恐遭腐坏。
  是以张大人动员户部,带着商户,往各坊摆个临时的集市,如此,百姓不必走太远,又能方便商户卖出手里的积货。”
  “张大人挺聪明。”
  “郡主的夸赞,小的一定转告张尚书。”
  说罢,张姓小吏喜滋滋地奔进雨里。
  张家过去如何,她不太清楚,但看张有财的办事手段,倒是比城中那些不知人间疾苦的贵家强许多。
  或许,这人也不是不能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