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倭人求和献航海图
张鹿安在李淏正式继位为对马国王后,当众宣布朝鲜王朝成为历史,今后的朝鲜将会作为一个族名而非一国之名而存在。
同时为了将对马建设成为一座拱卫朝鲜半岛的前沿阵地,张鹿安没有过分地削弱李淏的兵权,反而宣布日后待明、日和谈以后,将会在对马设置贸易中转站,让对马拥有一定的实力进行自卫。
而在当前阶段,则是由明蓼军出将,帮助新成立的对马军训练士卒。
由朝鲜大陆迁来的朝鲜族人接近十万人,是贫瘠的对马土地养活不了的,他们被迫加大渔猎工作,同时从朝鲜半岛购买粮草。
首任对马国王李淏为了感谢张鹿安的“不杀之恩”和“指点迷津”,特地将之前俘获的大清炮兵将领曾川空和贺成功交给了张鹿安,张鹿安自然对二将好生安抚,将他们俩纳入明蓼军系统,然后拨出部分火炮支援李淏,算是投桃报李。
这边刚刚处理好原朝鲜王国的国王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治理面积超过辽宁省的朝鲜半岛的问题。
张鹿安在博采众长以后,决定将朝鲜半岛分而治之,以大致后代的“三八线”为界,将北部以平壤为首府,划为安东省,以朱国柱为安东巡抚,调遣原辽宁布政使韩云为安东布政使,朝鲜人林庆业为按察使,朝鲜人金自点为都指挥使;
升任原辽宁按察使朱国梓接任为辽宁布政使,以于时煌接任为辽宁按察使;
将半岛南部包含济州岛划为扶余省,任命张鹿远为扶余巡抚,调任原登莱布政使韩继本为扶余布政使,原济州知府张文衡为扶余按察使,朝鲜人李时白为都指挥使。
张鹿安在将两个省的架子初步搭起来以后,将之前从登莱撤回来的地方文武官员进行了安置,宣布在朝鲜半岛偃旗息鼓,开始大力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争取尽快将国计民生给发展起来。
由于彼此语言不通,对于省以下的府-州县两级,则是暂时尽可能任用朝鲜族人为主官,逐渐整个行政班子给理顺。
与此同时,加大汉语言文字的普及教育,逐步增加汉官的人
只是自古以来对于新占领区域的管理都是极其艰难的,而朝鲜半岛复杂多变的地形,又导致官府的威信,对于山区和偏远地带,很多时候都是鞭长莫及。
很快便有好事者不满“朝鲜亡国”,举兵起义,对于这样的起义,张鹿安没有丝毫的姑息,派遣张鹿声率领精兵进行镇压。
随着安东、扶余两省的地方省军、府兵和县级民团的建立,在强力武装的压制下,一些起义刚出苗头便被扑灭。
另外张鹿安对朝鲜半岛一视同仁,没有任何歧视之意,经济政策也等同辽宁,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让大量的朝鲜士兵退役回家务农,分给土地,废除人头税,按亩征税,大大减轻了朝鲜底层老百姓的负担,朝鲜大地基本上很快便平和下来。
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张鹿安有意将主力人马撤回辽宁,抽调朝鲜将领裴一升、李浣、申浏和边笈率领精挑细选出来的朝鲜士兵八千人随同参战。
只是还未等张鹿安起行,便有报告说日本江户幕府派来了和谈使者。
这下正中张鹿安的下怀,特意交代张捡和依特拜组织身高马大的精锐索伦亲卫身穿重铠在汉城府衙两侧列队,看上去威武霸气。
来自于日本的使臣土井利房走在明蓼亲卫武士的中间,看上去只是到这些亲卫的肚脐部位,就跟小孩子一般,甚至连在日本国品相极好的稻叶正休,也是最多只是到依特拜的腋窝以下。
这样的情况让端坐在上首位置的张鹿安都不禁莞尔,只是他明白日本人是禁不起开玩笑的,现阶段的他还不准备同日本人彻底翻脸,他强忍住不适感,静静地等待日本的两位特使行礼后,交出了外交国书。
日本的使者土井利房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他身旁带着的同译僧(注:江户时代的很多和尚都能熟练掌握汉字和汉语)简要地翻译表达了日本幕府方面解释之前都是误会云云,表示愿意同大明、朝鲜友好相处,发展贸易,互利共赢。
“知道吗?朝鲜国已经不复存在,朝鲜国王就是今后的对马国王,受到我们大明的庇护,你们不能再觊觎对马岛,在此基础之上,我们以后再谈和平相处和发展贸易吧。”
张鹿安的幕僚阎尔梅代表张鹿安的意思说道,他的话经过同译僧翻译以后,将土井利房和稻叶正休震惊地无以复加。
日本国特使土井利房再次斜眼看了两边的明蓼武士,立刻恍然大悟,在如此雄壮的劲旅面前,朝鲜大军不败才是怪事。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稻叶正休,很明显稻叶正休的脑门也在出汗,这位在土井利房的心目中属于绝对的“大和硬汉”的稻叶君,很明显也是心生惧意。
“稻叶君都是如此,更遑论其他二流将领?”
土井利房想明白这个道理后,便不再犹豫,掏出了一个精美的铁盒当作礼物奉上,待土井利房亲自打开铁盒后,令众人看到了盒子里面只是一份画卷而已。
但见土井利房解释道:
“这是耿仲明在暴风失事前,赠送给我家幕府将军的礼物,现我家幕府愿意将此物转交给汉中王殿下……”
张鹿安不置可否,而是对着身边站立着的原耿仲明心腹徐得功和徐成功兄弟俩问道:
“你们去看看是否为怀顺王的心爱之物?”
徐得功只是上前瞄了一眼,便朝着日本使者大吼道:
“你撒谎!这物件是李养性昔日在登州所得,先是上交给李九成,后来又被李九成和孔有德送给我家主子……哦,不,是耿仲明,耿仲明一直视若珍宝,他怎么可能会送人?”
徐得功的话却令张鹿安心惊,他递给张捡一个眼神,张捡立刻会意,来到了土井利房的面前,缓缓地打开了外面一圈裹着的丝绸,慢慢地露出了里面的封面,但见上面写的是:
东海航行图。
落款为:
大明洪武二十二年航海侯赫制。
张捡立刻满心欢喜地回头看向了张鹿安,不住地点头示意,面庞洋溢着非常激动的神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