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明军阵斩布尔格图
清军众将的心里都是憋着一股气,自从大清入关以来,他们何曾遇到过如此耻辱的战事?
区区“蓼匪”使得大清铁骑损兵折将,如今却要中途无功而返,令那些骄傲的满蒙将领们心中不甘,纷纷表态支持统帅岳乐的意见。
岳乐于是再次分兵,以蒙古主将布尔格图率领蒙古大军八万来打了十里河堡,布尔格图以蒙古将领察罕率兵两万为右翼驻扎武靖营,以将领满珠习礼率兵两万为左翼驻扎奉集堡,三部呈现品字型格局,共同应对北上的明军大军的进攻。
清军统帅岳乐则是亲自指挥剩余的人马,对盛京城发动了最为猛烈的进攻,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而正在沈阳城(即清人口中的盛京城)的主将张华其实也是感受到了压力山大,经过数月之久沈阳守卫战,连同之前在城外的战损,原本齐装满员的辽东镇三协一万两千余人,如今所剩不足五千人,损失过半,可谓伤筋动骨。
继之前在城外战死的游击将领于大忠后,在守城战中相继战死的将领还有参将罗文耀、游击鲁炳昌、孙启光、马远功和李恩等将,游击董德贵试图叛变再次投清,为明蓼军参将廖广德提前发觉,将董德贵及其支持者全部斩杀。
至此,原本编制九营的辽东镇,仅剩下了较为完整的三营,其他军营全部被打散。
面对清军组织的愈演愈烈的持续性猛攻,沈阳城内的储备物资即将耗尽之际,明蓼军主将张华再也无法淡定,命令部将邹宏亮组织精兵百余人,在黑夜之中悄悄打开城门,然后一股脑地冲出城去告急求援,向东面狂奔不止。
清军的巡逻骑兵在清军骑将特特斋的率领下,对邹宏亮一行人狂追不止,双方发生的追逐战一直持续到赫图河,刚刚运动至此的明军右翼前锋马德所部,才将满身鲜血的邹宏亮给解救出来,只是邹宏亮的随行护卫全部战死。
邹宏亮把沈阳城内的大致情况简单述说了以后,还将沿途发现的清军大营的薄弱之处艰难地说了出来,之后便直接昏死了过去,虽然经过军医的拼命抢救,但是最终还是医治无效死亡。
明蓼军将领邹宏亮死前所说的清军的布局情况,很快便被报告给张鹿安知晓。
张鹿安情知沈阳城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开始有意将精兵东调,命令总兵官张应举率领所部万余人马,通过远途奔袭,翻山越岭运动到沈阳的东面,然后即刻向沈阳东面屯驻的清军特特斋部发动进攻,尽可能打通沈阳东面的支援通道;
命令张鹿声率领明军主力在正面对清军布尔格图发动强攻;
让骑兵将领彭心见和程万里两部人马,以两协骑兵运动到清军侧面,以彭心见进攻岳乐本部、以程万里所部进攻清军察罕所部。
各方的明、清大军顿时发生了大战。
由于明军刚刚在朝鲜半岛远征归来,仅仅休整半个月时间是无法完全缓解将士们的疲劳感的。
虽然是回到辽宁主场作战,但是随着战事的持续扩大,明蓼军系统也是很快出现了武器弹药的严重不足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令张鹿安警醒,原本打算调动一切力量将这股入侵的清军全部剿灭的他,深感力量的严重不足,决定修改作战计划,将“全歼”改成了“击溃”,争取速战速决,尽快结束持续了数月之久的战争,尽可能早点恢复辽中平原的春耕大计。
只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当你就要感到绝望的时候,偶尔会有一丝惊喜会发生。
还未等到张应举所部主力运动到沈阳城东,提前来到此地负责侦察任务的游击将军马德就捕捉到战机,将清军大将特特斋引诱而出后,在玛哈丹河与赫图河之间,偷袭得手,将特特斋围而射杀,造成了东路清军的大乱,也算是为死难同袍邹宏亮报了仇。
不仅如此,明将马德还趁着清军统帅岳乐调整部署之际,率领麾下的千余人马,分成十队,昼夜不间断地骚扰清营,等到清营内的大将率领精兵反击,马德立刻又逃得远远的。
利用类似的游击战法,明将马德仅以一营之力,便将东路清军袭扰的濒临崩溃,为明蓼军总兵张应举率领的明军一镇主力的到来赢得了时间。
数日后,总兵官张应举率领一万余人来到了沈阳东面的葛布拉村,张应举派人联系上一直在沈阳外围进行游击战的马德,以副将张勇率领第十二协人马,连续突破清军的数道封锁线,开始围攻清军的重要据点陵前堡。
清军统帅岳乐的心中悲苦,他实在不忍心让自己的祖父安享之地被打扰,但是又不得不应对明军的猛攻,便以满洲正蓝旗梅勒章京富喇克塔为将,率领满洲精兵三千人并蒙古士兵万余人,在陵前堡一带死守。
关键之时,善打游击战的明将马德又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突然出现在了清将富喇克塔的身后,并在深夜之时,突然从清军的身后发动袭击,引发了清营内的蒙古士兵们发动营啸,清军阵营顿时大乱。
明将张勇趁机率领明蓼军第十二协从正面发动进攻,一举击败了清将富喇克达,富喇克塔身中一铳数箭,在护卫的拼死抢救下,才没有立刻战死沙场,只是当他被护卫抬到榆树屯时,自感辜负了“主子”信任的富喇克塔,竟然主动拔出了身上的箭支,直接流血而死。
老将富喇克塔的战死,极大地损害了清军的士气,被岳乐派往东面的清军将领蒙古正蓝旗固山额真武赖,甚至没有与明军张勇所部一战,便退到了忽布岗一带,明将张勇得以率领明军来到了沈阳城东,与城内的张华所部取得了联系。
清军统帅岳乐大怒,命令满洲正白旗梅勒章京秃江接替武赖的位置,组织兵力对东面的明军进行反击。
但是清将秃江很快便被随后跟进的明军张应举所部给击败。
与此同时,对于清军统帅岳乐而言,更多的“噩耗”从南面的十里河堡前线传来:
蒙古大台吉布尔格图在激战中阵亡,蒙古各部溃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