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等得就是这句话

  将鱼饵挂在鱼钩上甩出去,高力士扶了扶头上遮阳的草帽,略有深意地看了眼罗一,缓声道:“你就打算窝在越嶲城不动弹了?”
  罗一没有看向高力士,而是目光依旧盯着水面上的竹飘,“该安排的都已经安排了,等消息就是了。”
  “光复整个嶲州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将目光眺望南方,高力士问道:“姚州之地你有什么打算。”
  罗一微微摇头道:“原先有打算,但现在没什么打算。”
  “没打算?”高力士眉头皱了皱,“你是要养寇自重?还是说害怕飞鸟尽良弓藏?可你是要入朝堂的,你担心这个太多余。”
  罗一扭头看向高力士,略带不满道:“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之所以说没打算,是在等各处的消息传回来。
  宁远城,昆明城,昌明城那边的情况到底,现在还不知晓。
  即便一切顺利,这三城全都要留军驻守,这就要刨除去接近万人的兵力。
  而剩余的一万多兵力是停下脚步还是谋取姚州,都需要等待消息。
  敌情摸不清,便轻易冒进过去,很容易重蹈之前的覆辙。
  况且就一万多的人马,兵力太多单薄了些。”
  高力士不解道:“不是还有蛮兵与羌兵,怎么就只有一万多可用之兵。
  刨除驻守各地的,可用之兵至少还有三万才对。
  况且南诏此次折兵五万,可以说已经伤了根本。
  姚州之地又能有多少贼兵,稳扎稳打夺回姚州城,并不是难事。”
  “进入烟瘴之地,那是人多便管用的?
  前几次哪回不是几万大军进去,可逃回来的一个巴掌能数过来。”
  抬手指向邛池以东远处的群山,罗一叹息一声继续道:“蛮部借兵过来,是他们的家就在嶲州。
  夺回嶲州解除了他们的危急,让他们继续打过去,他们没那个心气。
  羌人那八千人马倒是可用,但给人家的财帛从各处而来?
  而且就嶲州现在千疮百孔,百姓比山中野兽还少的样子,大军禄的粮草也没地方出。
  这些问题不解决,您说怎么稳扎稳打的过去。”
  罗一所说的这些困难,并不是全都在敷衍高力士。
  不过这些困难并不是无法解决,姚州以北与泸水以南的这片区域,完全能够夺回来。
  而且在这片区域常驻大军,就如同悬在南诏头上的一柄随时会斩下来的利刃。
  但是高力士的到来,以及对他提出的要求,回复的始终模棱两可。
  罗一始终没下定决心要不要继续南下。
  如果杨国忠依旧遥领剑南,这个好大喜功的货,绝对会为了超越他所取得的功勋而不管不顾的下令攻向南诏。
  而攻打南诏老窝会是什么结局,用屁股想都知道又会被南诏给按在地上摩擦。
  最后闹个最好的结果就是丢掉大军性命与姚州城以北的土地,再次守着泸水。
  高力士上下打量了几眼罗一,满脸不信道:“嶲州你都能光复,十几万贼军也是说打就给打没了。
  旁人说解决不掉这些难事我信,你说你做不到,我是半个字都不信。
  就非要等到确切消息了,你才会领兵动弹?如果真这样做,你这是自己把路给走窄了。”
  罗一对高力士的这番话,简直无语至极。
  杨国忠倚仗宠信,不做事或是做错事都无所谓,想怎么样都可以。
  他为大唐做了这么多事,稍稍不对上边心思,就成了他自己把路给走窄了。
  “我从没说过我做不到,但这需要时间。”摆弄了几下馒头渣捏成的鱼饵,罗一摇头道:“可我没有时间了,我会与您一同回长安。”
  高力士惊愕道:“你要回去?”
  罗一看了看高力士,理所当然道:“陛下当初说得是只要将大渡水一线稳住就好。
  如今我不但将战线推到了泸水,还打得南诏筋骨大伤。
  已经对得住圣人对我的信任,更是超出了圣人当初的期盼。
  难道这还不算完成了陛下交代下来的重任?”
  说到这,罗一语带改为不满道:“我想问问我怎么就不能回去了?
  下边的军卒在出征前还能先在家与娘子拼命要子嗣。
  就因为我是招讨使,我就不能回去要子嗣了?
  真不想让我回去,您倒是把我家娘子一路给带过来啊。
  怎么就杨国忠能在长安…”
  “行行行,你说的有理,就是小声些嚷嚷嚷不行吗?”
  见罗一又开始什么事情都要捎带上杨国忠,高力士先是赶忙挥手打断,随后十分头疼的揉了揉额头道:“知道你气不过,但是隔墙有耳。
  你贬损杨国忠的这些话一旦传扬出去,那就真撕破脸皮了。”
  顿了顿,高力士叹了口气,语带可惜道:“不是不想让你回去。
  此时剑南军士气正是旺盛,南诏又又疲于应对,太过可惜了。”
  罗一同样叹息一声,做出无奈的样子道:“方才我说得你都当做耳旁风了?
  您真当打了两场胜仗,嶲州这里的剑南军就成了精锐了?
  除了三千川西军其余的全是新兵,甚至到现在都有没见过血的。
  况且就算要打,也是兵力与辎重都要准备充足了才能打。
  有了两场大胜,招募军卒不难,难得是粮草的筹措。
  从成都府运粮过来不现实,各蛮部家底又薄,就算给再多的钱,人家也再拿不出粮来。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在嶲州屯田,可粮食不能一天就长出来,最少也要等上一年。
  如果想要更稳妥,那就得三年六季的收成才行。
  这期间什么都做不了,我还留在这干什么。
  再说大唐又不是只我一人能领兵,何必非要把我栓在这。
  我是辽东的东州节度使,我最该干的是回辽东去守边。”
  高力士再次摇头道:“你说得有道理,但离开的这个时机不太对。
  容易让人误会是对圣人不满不说,你这个时候走,功勋上可就少了许多。”
  罗一不屑地笑了笑,“什么时机对不对的,您就直说杨国忠会打压我就完了。
  这次的功勋我半分都不要,我倒要看看他怎么构陷我。
  真当朝堂是他家的了?说得算是圣人,可不是他杨国忠。”
  高力士气的抬手作势要打,“你小子是真要找揍是吧,怎么就这么不知好赖。
  我的意思你不懂?非要什么事情都扯上杨国忠?”
  被罗一事事都离不开杨国忠搞得有些心烦意乱,高力士挥了挥手,“不劝你了,你想什么时候回就什么时候回。
  但是回去之前,这边你总归给安排个仔细,让他们按你定下的谋划行事。
  再者,你就是要走,也得举荐个接手的人选才是。”
  罗一心中嘿嘿一笑,等得就是高力士这句话。
  这个节骨眼回长安,就是以退为进要把人手合情合理且光明正大的安插到剑南军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