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李隆基细致的安排

  没有悬念的拖延到散朝,杨国忠心中十分得意。
  既在朝堂上摆出了树立他的无辜与无错,天下大乱不是因为他才引起。
  又屁都没商量出一个,让他提出去蜀地的法子又加了些分量。
  而到了蜀地,则会是由他一手遮天。
  什么内相外相,全是他说了算。
  想到这,杨国忠的心里更加的火热。
  为了能够更稳妥一些,顶着一夜未睡的困意,直接找到了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
  将事情夸大了几倍,连吓唬再蒙的,说动两人找贵妃,一同劝说李隆基西行。
  而此时的长安城内,可不单是杨国忠与两位夫人在为逃跑进行忙碌。
  随着散朝后,潼关丢失与叛军要打过来的消息立刻传的沸沸扬扬。
  一时间有些家资的百姓都加紧收拾了家当,准备逃出长安。
  可收拾妥当之后却却又不知道逃到何处,一时间往哪走的都有,这让长安城变得愈发混乱。
  李泌看到城内变得如此混乱,十分罕见的愤怒无比。
  长安城的这些官吏,全是些尸位素餐之辈。
  早早将消息放出去,就是为了好方便他们之后的逃走,没一个想着抵挡叛军。
  满是悲愤的在城中又观察了一阵慌乱的百姓,以及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左一趟右一趟穿梭于城内的一些小吏,李泌目光眺望了几眼远处高大的城郭,翻身上马直奔皇宫。
  这座当世独一无二的雄城不但是大唐的颜面,更是大唐与百姓的根。
  一旦根被掘掉,战乱将不再限于河北与河南,整个天下都将彻底混乱起来。
  而最终遭难的还是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
  罗一可以为了大唐的三辰旗与百姓做出一切,他同样可以。
  李泌决定不惜性命也要劝说李隆基不可仓皇逃走。
  但是结果却让李泌再一次大失所望,甚至是有些绝望。
  他不但没能见到李隆基,就连兴庆宫的宫门都没能进去。
  罕见生出的绝望,让李泌有些失魂落魄,并且对于忠字的理解,第一次生出了动摇之心。
  或许罗一的道理是对的。
  “长源!”
  在李泌绝望的转身不知该去向何处之时,快步走出宫门的高力士将其叫住。
  “陛下已经决定幸蜀。”
  在李泌耳旁轻声说了一句,高力士看看左右,将声音压的极低继续道:“不要想着劝说了,也不要将这个消息传出去。”
  将腰间的一块玉牌摘下塞进李泌的手里,高力士接着嘱咐道:“这块玉牌不但夜里可以去任何去处,都水监也认这牌子。33??qxs??.????m
  你赶快回府做准备,写信将这里的情况让都水监给传到辽东。
  待走时我会安排人去叫你。
  我现在要忙的事也很多,不能与再与你多说。”
  李泌看了看手里的玉牌,又看了看高力士,露出一抹嘲讽中带着一丝悲戚的笑容,“这就走了?大唐立国百年的国都就这样不要了?”
  高力士重重叹息一声,“谁也不想这样,可眼下又谁都改变不了这样。”
  李泌摇摇头,收了脸上的嘲讽与悲戚,眼中的目光变得无比坚毅道:“陛下不见我,知晓是我要说什么。
  既然不让我说,总该允许我做些什么。
  京兆尹的位置,打开府库的权利,这些都给我。”
  高力士大吃一惊,“你要留守长安?”
  李泌点点头,“长安若是连个守城之人都没有,这会成了天大的笑话,更是将关中的百姓送上绝路。”
  高力士见李泌说得坚定,脸色来回变换了一阵,用力点点头,“你先回府按我交代的去做,京兆尹的印信今日一定会交到你手中。”
  看到高力士快步走回,李隆基轻叹一声道:“这么快就回来,看来李长源也明白长安是没办法坚守的。”
  李隆基原本就有去蜀地的心思,知道了宫外的情况,以及潼关那边确切的消息。
  借着杨国忠找来两位夫人的劝说,点头同意了逃往剑南,并且还准备连夜就动身。
  不然,他怕军民一旦知道他要逃走,长安城会更加混乱。
  到时候他的命令都未必会有人听,就算想走估计也难走成。
  可这样悄悄的离开,毕竟太不地道,也太丢颜面。
  若是在朝堂上发声要坚守的李泌都觉得事不可为,多少能好看些。
  考虑到去了剑南也还要与辽东有所联络,李隆基找补了一句后,对高力士吩咐道:“夜里走时万万不要忘了把李长源带上。”
  高力士微微摇头,“李长源不打算走,他要京兆尹的位置,还有宫内府库的钥匙。”
  李隆基先是一怔,随后苦笑道:“是朕想的差了,李长源哪里会轻易改了心思。”
  低头沉吟了一阵,李隆基沉声道:“他能有这个心思难能可贵。
  让他接替魏方进为京兆尹,并且加封御史大夫。
  崔光远改为副尹。
  魏方改任御史大夫兼置顿使,立刻赶往剑南。
  边令诚的伤势现在已经没有大碍,宫内的钥匙交给他。
  让他与李长源成为搭子,坚守长安。”
  用力捏了捏手中的茶杯,李隆基犹豫再三后,咬牙道:“让杨国忠立刻拟诏,并且将诏书张贴出去。
  朕于五日后要御驾亲征。”
  闻言,高力士先是一愣,随后迟疑了一下道:“陛下,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李隆基长叹一声道:“朕如何不知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可贼军势猛,没了潼关为倚仗,长安如待宰羔羊。
  全都乱起来,想走也走不得。”
  放下手里的茶杯,李隆基神色颓然道:“朕也不想走,可若是不走,又如何能指派各军抵挡叛军。”
  稍稍沉默了一下,李隆基收了脸上的颓然,起身沉声道:“先与朕移驾去北内。
  派人让陈玄礼集合六军,挑选精马,准备随时听候召唤。
  再给六军将士厚赐财帛,不能弱了士气。”
  高力士躬身领命,转身边往外走,心中边生出与李泌一样的悲凉。
  为了逃走,李隆基可谓煞费苦心。
  北内是汉时未央宫之地,是在宫城以外的西北处。
  不但离着西门近,平日里更是寂静无人,说是长安城最为隐秘之处都不为过。
  从这里走,当真是做到悄无声息。
  再加上那一份诓人的诏书,真是谋划的面面俱到。
  但可笑的是,这谋划用的都不是正地方。
  当初但凡能有现在的一半心思,大唐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般田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