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上策与下策

  看到李泌脸上露出了笑意,广平王李俶心中立刻一安。
  “既然吃过饼子,就得出出力。”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甲胄,李俶嘿然一笑,“边去战阵,先生边帮出个谋划吧。”
  李泌微微颔首。
  不管李俶能不能杀敌,到前边晃悠一圈,能够更加提升将士们的士气。
  正好他也亲眼看看青壮在南城是如何抵御叛军的。
  吩咐人找了一面大旗书写上广平两个大字,李泌带着李俶上马,边走边道:“眼下太子必须尽快登上大位。
  而想要大位稳固,有上下两策。
  上策很简单,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少,不过这要看看太子有没有这份胆略。”
  闻言,李俶轻叹道:“父亲既然已经下了决心,还有什么事是不敢为之的。”
  这番话并不是李俶为了急着听李泌的计策而随意乱说。
  而是从马嵬坡行至奉天县后,为了不让李泌对形势有所误判,在李俶临往长安前,李亨将此次兵变的隐秘全讲了出来。
  马嵬驿突然间的兵变,以及杨家人和杨国忠的一些党羽被诛杀之前,陈玄礼过来询问过李亨。
  但陈玄礼是李隆基的心腹,李亨根本不敢相信,更不敢有任何表态。
  而且在出长安城之时,李亨已经开始有所准备,不敢再节外生枝。
  但从东宫一系却毫发无损来看,陈玄礼甚至是高力士都已经倾向于李亨。
  不过因为不但没答应与两人同谋,甚至还利用了两人的一系列谋划,现在李亨说不准两人对他还是个什么态度。
  在这一点上,李亨让李俶务必要与李泌讲清楚。
  陈玄礼与高力士的心腹和爪牙众多,一定要想个办法消除这个亏欠。
  选择去朔方的原因,也并不是李倓所讲的那些浅显原因。
  而是朔方在他暗中经营下,至少有一半的官员为他所用。
  朔方留后杜鸿渐就是其中一个。
  二十天的时间,足够杜鸿渐接到传信,率军出来接应。
  李俶最初听到这些秘闻,出于惯性吓得直接一个哆嗦。
  不过一想到如果父亲不这样做,即便是没了杨国忠把持朝纲,李隆基所用非人之下,还会出现李国忠,王国忠,张国忠等奸佞。
  不但大唐再没法光复,太子这一支也将依旧处于随时性命不保的高压之下。
  因此在应了一句后,李俶将这些隐秘没有丝毫隐瞒的与李泌讲了出来。
  李泌之前已经猜测出一些眉目,只不过具体的细节无法揣摩。
  听了李俶的讲述,李泌并不没有太吃惊。
  尤其是对陈玄礼与高力士的所作所为,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与罗一关系紧密的人,哪一个能不受到他的影响。
  高力士之前的擅作主张,其实已经预示着要走到这一步。
  唯一让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太子居然在李隆基的严密看管之下,还能将手给伸出去。
  远不是之前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与唯唯诺诺。
  并不缺少谋略也更不缺少胆略。
  这对大唐而言,算的上一件好事。
  “既然殿下早有准备,那成事将更加容易。”
  看到已经来到大业坊门前,李泌不敢再往前走。
  带着李俶进去登上了新昌观的大殿,行礼告罪一声,登上了高大的殿顶。
  目光望向安义与安德两坊那边时不时传来的炸响声,李泌接着对李俶道:“殿下到了朔方后立刻登基。
  随后立刻传信给罗一,任命他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只要他认可殿下,不但平复叛乱指日可待,殿下的大位也将稳固如山石。”
  “这是先生给的上策?”惊愕看得两眼李泌,李俶苦笑道:“这确实是简单而又需要胆略。”
  李泌笑了笑,没有说话。
  罗一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刃不假。
  但这柄利刃有些时候却有自己的想法,指不定一刀挥向哪里。
  想握住这柄利刃,需要极大的胸襟与包容。
  只能看李亨想不想用,或者说是敢不敢用。
  李俶对李泌这个所谓的上策,实在是头疼不已。
  谁不知道罗一好用,谁又不知道辽东军所向披靡。
  可问题是谁敢让他下来。
  不但不太听话,于百姓中的威望也实在太高。
  而且拉拢人心的本事也可以说无人能及。
  单靠他家里四娘子与罗二郎的联姻关系,一点都不牢靠。
  让罗一下来平叛,极有可能引狼入室。
  看了看陷入纠结中的李俶半晌无语,李泌抬手指向前方两坊或是猛然出现在屋顶,或是猛然出现在街角,快速向叛军投掷了些什么后,又快速消失的身影道:“仔细看,仔细听。”
  顺着李泌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李俶脸上尽是疑惑道:“青壮组成的团结兵的偷袭之法打得确实不错。
  可这…”
  说到这,李俶看到隐约有叛军在炸响过后倒下,猛得扭头看向李泌,“名为手雷的物件,辽东那边给送来了真正好用得?”
  李泌低下头沉吟了一阵,咧嘴笑了笑,“你再猜一猜。”
  李俶猛然瞪大了眼睛,“他,他,他把方子给你了?”
  李泌风轻云淡道:“算是给了吧,是他的人手在城里给调配。”
  李泌之所以提火药,又不承认罗一把方子是给了他,是一路经过深思熟虑的。
  李俶回来守城,火药的事肯定是无法隐瞒住,并且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打火药主意。
  而得到方子的办法就是一次测验。
  想要名正言顺的得到方子,按他所说的上策去做则是最好的办法。
  反之,则证明李亨的胸襟不够广阔。
  而胸襟不够广阔之人,是没办法容得下罗一的。
  无法容下罗一,天下迟早又要陷入涂炭。
  如果事情走到了这一步,他将不介意推一把罗一。
  李俶听了李泌的话,则是激动的感觉心都要跳了出来,“这与把方子给过来无异,罗一是个有大义的。
  单凭这一点,完全可以信任。”
  李泌略带深意的打量了一眼李俶,“他一直可以被信任,只不过是被逼到了如今的境地。
  另外,你高兴的有些太早,你现在还只是广平王,很多事情你做不得主。”
  顿了顿,李泌微微摇头,“再说下去,就好似我在挑拨。
  既然有上下两策,就不能只讲上策不讲下策。
  如果殿下不与辽东联系,那就只能让各地的军伍都承认殿下的帝位。
  并且将能调动过来的兵力都先调动到朔方。
  被叛军所阻隔的,也要派人过去传信,想尽办法也要让人知道殿下已经登基。
  只要消息传开,百姓与各军尊奉于谁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这样做的弊端很大。
  能尽快抽调的兵力,只有河西,安西,以及陇右。
  边地兵力空虚,定会被贼人趁势攻击。”
  说到这,李泌握了握拳,对李俶沉声道:“尽快给殿下写信询问吧,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