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进攻楚国

  其实这消息也不是什么大事,
  而是秦国,在最近又有了新的军事动作。
  从乾国的手中,占了一块地。
  自从和楚国决战之后的两年时间里,秦国始终都在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直到最近几个月,
  似乎是缓过劲来了。
  秦国的动作,开始逐渐的频繁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
  首当其冲的,就是坐落在秦国家门口的乾国和赵国。
  只不过,
  赵国作为难啃的骨头,对于秦国而言,肯定是挑软柿子捏更为合算。
  于是乎,
  乾国就成为了那个倒霉蛋。
  今天占一城,明天占两城。
  这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乾国的领土已经缩水了三分之一。
  重点是,
  乾国打也打不过。
  求援吧,赵楚两国又默不作声。
  像极了二战初期的波澜。
  嘴上说的挺好,合纵抗秦。
  结果真到秦国打过来的时候,周边各国一个个全都作壁上观。
  就好像火没有烧到自己身上,自己就没有任何损失一样。
  这不么,
  今天又有细作传回消息,
  乾国割让了三个郡,换秦国退兵。
  看到这个消息,韩林都乐了,笑着道:“有没有乾国现在的地图啊?”
  “这天天挨揍的,朕很是好奇,现在乾国还有多少土地。”
  很快,
  最新的乾国地图,被呈了上来。
  看过之后,韩林忍不住笑出了声。
  若是抛去那些不起眼的小国,
  目前乾国的地图,就好像一个葫芦一样,坐落在赵国和秦国的中间。
  上半部分的葫芦为上党郡,左边靠着秦国,右边靠着赵国。
  至于乾国的都城则是在下半部分的葫芦中,这边同样跟秦国连接,只不过另一侧的邻居是魏国。
  面对这样的地图,
  哪怕是傻子都能看出来,
  一旦葫芦中间的要道被占领,直接就能将乾国南北两部分地区,彻底的断开联系。
  可以说,
  秦国近几个月的动作,他们从乾国手中抢占的领土,都是早有预谋。
  几乎是奔着彻底覆灭乾国而来。
  只不过,
  不知道是不是担心赵、楚、乾等国之间联合起来,所以采用了温水煮青蛙的套路。
  每次就占你一两座城池。
  让你感觉肉疼,但又不致命。
  同时还不会引起周边各国的恐慌。33??qxs??.????m
  其实按照韩林的想法,想打就直接出主力。
  毕其功于一役。
  一战灭国就完事了。
  若是联合起来?
  那就一块打了!
  由于最近接连看到秦国的动作,瞅着地图的韩林,不知不觉中心思也渐渐活跃起来。
  “齐国是不是......也该有所动作了?”
  想到这里,
  韩林当即找来了管仲、晏婴、卫青等人商议。
  ......
  御书房。
  齐国的一众大佬齐聚一堂,
  虽然都是系统召唤出来的人物,但是如今放在这方世界,也早已名扬天下,成为众人皆知的存在。
  指了指桌上的九州地图,韩林淡淡道:“秦国这几个月,越来越不安分了,朕觉得齐国也休息的差不多,该有些动作了。”
  “朕看楚国这片地方就挺不错的,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话音刚落,
  晏婴淡淡笑道:“既然陛下决定了,即刻整军备战就是了,又何须跟我等假模假样的商议?”
  韩林:“???”
  自己心里清楚怎么回事就行了,你说出来是几个意思?
  当初,
  还不是你提的建议,说联合秦国一起攻打楚国。
  “咳咳~”
  韩林瞪了晏婴一眼,干咳一声继续道:“既然诸位爱卿也认为楚国可图,既然如此即可整军备战吧,这件事就交由卫将军全权负责了,另外晏婴你去一趟秦国,让他们派军从西边进攻楚国,两面夹击。”
  “都散了吧。”
  简短的作战会议,
  前前后后,时间加一起还不到三分钟。
  就已经由韩林拍板,决定了战役的目标。
  对于这样的结果,
  卫青只能苦笑一声,着手开始筹备战争的事宜。
  同时,
  晏婴也在次日出发,直奔秦国而去。
  经过一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
  战争动员已然完成。
  此次为了南下争楚,卫青共调集了三十万大军。
  其中骑军十万,步军二十万。
  分别由临淄和金陵,两个方向进攻楚国。
  至于金陵方面军的统帅,自然由张辽担任。
  可以说,
  为了攻克楚国,
  韩林也是下了血本。
  如今这些大军已经陈列在楚国边境,蓄势待发。
  同时,
  在后方,
  更是筹备了无数粮草,足以应对三十万大军半年的粮食。
  之所以卫青一直没动,他也是在等晏婴的归来。
  数日后,
  晏婴回到临淄,并带回了秦国方面的消息。
  秦国同意出兵,由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沿江而下进攻楚国的西部地区,并约定跟齐国,以别山为界。
  别山,
  坐落于长江淮河之间,西接桐柏山,东延霍山,呈西北—东南走向。
  如今的楚国,东西两部恰好被别山分隔。
  可以说,秦国的提议还算十分公平。
  从中直接将楚国分割两半。
  在经过短暂的商议后,韩林点头同意了秦国的要求,随即立刻派出使臣,前往秦国。
  这一次,当然不用晏婴亲自过去了。
  只是派人去通知一下秦国,这边已经答应了要求,并约定一个进攻时间。
  这一趟来回,又是一个月的时间度过。
  在这个时间之中,
  楚国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会看不见齐、秦两国的动向。
  在感知到两国的杀意之后,
  楚国当即派人前往赵国和周边各个小国,要求各国立刻出兵救援。
  若是普通小国,
  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就比如乾国,都快被秦国蚕食完了,也不见赵国动一兵一卒。
  可是,
  面对楚国的求援,
  赵国不可能再继续置身事外。
  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知道。
  若是楚国就此灭亡,赵国肯定也讨不了好。
  于是乎,
  在齐、秦两国,互相派遣使臣,商议进攻事宜的同时。
  赵国和楚国之间,也在频繁的相互通信。
  最终赵国方面也是出兵二十万大军,从晋阳南下,直接进攻秦国本土,希望以此来减缓楚国方面的压力。
  在这期间,周边的各个小国,也积极响应。
  各自派遣军队,前往楚国支援。
  与此同时,
  楚国,
  寿春城。
  经过几次修缮,如今气派许多的皇宫之中,
  一身龙袍的楚语依,精致的五官上略显憔悴。
  毕竟被齐国这把长剑,悬在头顶的时候,对精神来说实在是一种折磨。
  算算年龄,
  如今的楚语依,年纪也逼近三十岁。
  可即便如此,岁月在脸上也没能留下一丝痕迹。
  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下,
  楚语依早已褪去了少女的青涩,转而变得沉稳且韵味十足。
  只不过,
  到了这个年纪,
  她也面临着跟韩林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没有子嗣。
  可是,
  这虽然是同一个问题,但韩林作为男性,而且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就算大臣有所异议,也只能背后说两句。
  但楚语依就不同了,
  楚国的宗室,掌握了太多的权柄。
  有些时候,作为皇帝都不得不低头。
  以前,
  楚语依还能凭借强硬的手腕,去镇压一切反对的声音。
  可是当大军战败,被迫迁都之后。
  楚语依的话语权渐渐衰弱,
  如今更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没有夫婿,没有太子的问题,最近几年已经引起了不少大臣乃至宗室的反对。
  甚至有些人,已经逼迫楚语依做出选择。
  在这种压力下,现在又要面临齐、秦大军的到来,可想而知楚语依的肩膀上,到底承担了多少压力。
  .....
  (不行了,今天拉肚子虚脱了,下午去打了个吊瓶,今天是更不出两万字了,希望明天能好点。另外多了个ai插图的功能,添加了个图片,关键词:女帝、憔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