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鱼与熊掌

  鱼与熊掌能两者兼得吗?
  这是一个有关于山的问题。
  如果有一个香巴拉净土,一个极乐世界,人之间就走进去了,包含肉身,这是不是就是白日飞升了呢?
  有了这个,你还犹豫什么。
  所以要不要鱼与熊掌两者兼得呢?
  他们在计算若干年以前的这个故事。
  如果僧团也能顾及 ,净土也能顾及该有多好。
  如果你要走这个路,将会如何。
  那就是净土因缺乏一个条件只能放弃,怎么样那船要载两个人才能沉,一个是不行的。不够条件。
  那么选僧团呢?
  那就是僧团,
  再加上一个若干年之后的桃花源。
  不过这个没提及净土,只有白子画神仙。
  这就放弃了所有的预言书上的记录。
  但是神仙渡劫也是辛苦的,都要靠熬。
  这是玄墨从手机里看来的故事,就是坚持一个理想是容易的,但是要付出代价。
  但是扔掉一个以后,是不是必然获得另一个,这要看你的远见了。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越来越靠近那宿命的时期,
  人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学会正确思考什么才是时间,还有时间应该怎样运用。
  你怎么判断成就这种东西呢?
  你是要白日飞升,还是他当年的戒律。我觉得这个不在他。如果回到极乐世界,让他再选一次,
  这一次他会开启伏藏吗?
  玄墨有把握他一定会走姜尚太公之路。
  假如那一年他还没看到太公的话。
  她不遗憾,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她想得通,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你在哪里,或你去哪里。
  在千年之前的所有宫殿建筑,都已经消失了, 你遗憾吗?固然是的,所以上天会把所有的都给她。
  此时你是不是很想拿一个飞升的净土来换,这普天之下的王土。
  所以没能开启神山,那是他本来的想法,虽然那时候他还不认识姜太公 ,
  可是太公却认识他。
  多年以后两人在渭水河畔遇到了,
  他看着太公的直钩,
  问太公,
  如果是太公在多年以前,是要僧众,还是要净土。
  太公笑了笑,
  说三千年前的人也是说,那直钩哪能钓上来鱼呢?
  你无法超越你的时代,你无法超越的事情还有很多。
  他放不下他的僧众,就不要勉强放下,因为即便是放下了,后面所修的也不是他。
  如果是太公呢?他会做何取舍。
  那时候的太公只告诉他在这世间 ,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武吉,一是王侯。
  那么,他的哪一个是武吉,哪一个是王侯呢?
  假如当年,他选择了开山。
  会有很多白日飞升的众生,那路就是如此,但是如果他没有这么走,就一直到了现在。
  那么让他重新再来一回,太公说他依然是他。他顺着太公的手指看去,一边是净土,一边是僧众。
  太公姜尚却依然手执钓竿,上面的直钩 离水面尚有三尺。
  他只为王侯而来,那两者是太公从一开始就放下了的,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
  因为这世上的人和东西再好,同样而是有限的。
  你想要出类拔萃,就要选择别人没有的事。
  所以他相信天意 ,
  一定会把真正对的人,事以及物,送到他身边。
  这是太公的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