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前车之鉴

  第656章 前车之鉴
  李玄明白,百姓们早就失望透顶了。
  不管是高彦昂,还是郑王,亦或是永元帝……
  在他们的眼中,这些位高权重之人,没有任何的区别。
  郑王的尴尬并没有让永元帝感到开心,他也是敏锐地察觉到了百姓们的情绪,眉头不受控制地轻轻皱了起来。
  郑王也是马上反应过来,将自己说话的重心从百姓们身上移回永元帝。
  “陛下,此案若不严查,只怕将会有无数仿效之人。”
  “届时南巡也将危机重重,在这种条件下,微臣不建议陛下继续南巡。”
  郑王话音一落,在公堂上的几位大臣也是纷纷附议。
  “请陛下三思!”
  “那依尔等之见,此案该如何查?”永元帝反问道。
  郑王扫了堂前跪着的高彦昂等人,冷冷说道:
  “大刑伺候,必能让他们如实交代。”
  李玄在外边听了,不禁翻了个白眼。
  “交代个喵的交代?”
  “想弄死他们就直说。”
  他心中腹诽不已。
  高彦昂等人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对于郑王和一众大臣而言,只不过是拖累罢了,自然是想除之而后快。
  这些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榨取民脂民膏,那是有一手的。
  可体格子是个顶个的娇贵,哪里受得了什么大刑伺候。
  问题是他们连该交代什么都不知道,若真按照郑王所说的来办,无疑是宣判了他们的死刑。
  高彦昂等人当即面色紧张地看向永元帝,他们都知道此刻是谁在做主。
  在这个公堂上,又是当着百姓们的面,即便是郑王和大臣们也不敢过分违逆和顶撞永元帝。
  若真的这么做,永元帝只需要用维持皇帝威严的名义,就可以严惩他们。
  永元帝南巡做的种种事情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命令更好的执行下去,而不是像在朝堂时那样,处处受人掣肘。
  只是昨晚的袭击显然也出乎了永元帝的预料,让原本的计划也出了一些差错。
  他本来只需要继续复刻景侯县的杀鸡儆猴,今天就有可以启程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但郑王却是拿昨晚的袭击架住了他。
  这种程度的恶性案件若是没能有一个好的交代,确实是一个麻烦。
  别说是本地的百姓们不放心,后续的南巡也将困难重重。
  永元帝走到哪里,袭击就在哪里发生,迟早会激起民愤,让永元帝成为一个人见人怕的瘟神。
  贪官污吏们见到这种手段可以转移矛盾,自然也会有样学样,遇到越发强烈的抵抗。
  公堂上的气氛逐渐凝固,大家都等待着永元帝的决定。
  永元帝扫了在场所有人一眼,接着开口说道:
  “皇叔所言有理,确实需严惩这群恶徒。”
  “既然他们是来劫狱,那就立即行刑,将堂下罪犯一律斩首示众,让他们救无可救。”
  “然后再派有能之士,彻查此案,追捕剩余的同党。”
  永元帝自顾自的说着,然后就开始了点将。
  “刑部尚书张霖听令!”
  跟郑王站在一起的刑部尚书当即变了脸色,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
  “微臣在。”
  “朕命你彻查彩云县被袭一案,务必要将所有罪犯一网打尽,以儆效尤。”
  “朕给你三天的时间,完不成任务,你便提头来见吧!”
  众人一惊,就连公堂外的百姓们也不例外。
  他们虽然知道的不多,但也知道刑部尚书是一个大官,而皇帝向来是说一不二,一言九鼎的。
  如此看来,皇帝似乎真的要给他们彩云县一个交代。
  不然也不会让这么大一个官把人头都赌上了要还他们一个公道。
  “陛下……”
  张霖正要给自己开脱,永元帝抬手就止住了他接下来的话语。
  “诶,张霖你身为刑部最高长官,此事你义不容辞,也需为此次南巡做一番表率。”
  “朕将大兴的颜面托付于你,望你千万不要让朕,让彩云县的百姓们感到失望啊。”
  “此事就这么说定了!”
  永元帝的语气不容质疑。
  可他又想了想,对郑王询问道:
  “皇叔,你觉得如何啊?”
  这下子,所有人都看向了郑王,让他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百姓们麻木的眼神中渐渐升起了一丝期许。
  高彦昂等跪着的罪犯眼中则是充满快意。
  唯有大臣们紧皱眉头,刑部尚书张霖更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陛下,如此不妥。”
  郑王刚说完,就感到一阵如芒在背。
  李玄也是在人群中惊觉,百姓们的目光此时竟变得如此锐利。
  他们愤怒的盯着郑王,甚至都不多看高彦昂等人一眼了。
  彩云县的百姓们早已习惯了高彦昂他们的剥削,可此时这个郑王却更让他们厌恶。
  昨晚死了那么多人,他竟然还要阻拦皇帝还他们一个公道。
  等到哪天轮到他们遭此横祸,这个王爷是不是又要这么拦住本该属于他们的公道?
  郑王也知道自己说这话会得罪彩云县的百姓。
  但相比起他们,刑部尚书才是更有利用价值不是吗?
  这种比较压根是都不需要计算的。
  可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有愤怒的声音响起:
  “都说郑王是一个好人,我看都是放屁!”
  “说不定昨晚袭击我们县的,就是他派的人。”
  浑厚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让彩云县的百姓们都引起了共鸣。
  他们看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结果只看到了一个抱着黑猫的小姑娘。
  大家都以为是自己没找对方向,各自看向了身边可能敢说这话的人。
  人群里,几个身强体壮的汉子被大家敬佩的目光盯着,顿时感到胆气噌噌往外冒。
  “就是就是!”
  “死了这么多人难道就算了?”
  “县里被霍霍成这样,难道还叫我们继续忍下去?”
  “那个什么狗屁王爷,敢情死的不是你的家人!”
  “……”
  群情激奋,百姓们的情绪被点燃,也不顾什么王爷王爷的了,破口大骂。
  “放肆!”
  “胆敢侮辱皇室宗亲,我看你们这些刁民都活得不耐烦了!”
  郑王身旁的大官开口斥责,官老爷的气派十足。
  “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
  “赶紧把那几个侮辱郑王的刁民拿下!”
  他们直接指挥起堂上的官差。
  但一旁有内务府的花衣太监站着,他们哪敢随意行动。
  尤其是此刻花衣太监们一个个目露凶光,面色不善的盯着那几个大臣。
  永元帝在场,他们竟敢如此僭越,简直是大逆不道。
  只要永元帝一声令下,花衣太监们随时准备拿下这些分不清大小王的文官们。
  但百姓们不知道这种事情,他们看到这些官老爷的架势,便下意识被吓住,愣在了原地,群情激奋的话语也说不出来,如同全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紧了脖子一样。
  这种几乎被刻进本能的反应让他们甚至都无法呼吸。
  “有陛下在,我看你们这些贪官谁敢!?”
  又是一开始的那道声音。
  这道声音总是给百姓们带来神奇的力量,让他们又从被吓住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说得好!”
  “朕也要看看谁敢动我大兴的百姓。”
  永元帝用惊堂木一拍桌案,将目光投向了先前几个最跳的文官。
  平日里在朝堂上欺负永元帝习惯了,还以为是在京城里?
  永元帝正好叫他们看看,离了京城到底是谁更野。
  郑王见事情有些失控,赶忙继续说道:
  “陛下,微臣并不反对查案,只是事出突然,如此严苛的条件下,张大人恐怕难以有所发挥。”
  “唉,皇叔此言差矣。”永元帝摆摆手。
  “你刚才说此案性质恶劣,朕也极其同意。”
  “这样的案件自然要迅速彻查,否则岂不是要让我大兴百姓寒心。”
  永元帝话音一落,人群中当即就有人扯着嗓子喊道:
  “陛下英明!”
  人群中,安康公主、玉儿和八皇子都绷不住了,面色古怪的看向李玄。
  李玄是一直没有张嘴,但总有声音从他这边传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安康公主会说腹语呢。
  被大家盯着,李玄微微眯起眼睛,一副跟自己没有关系的模样。
  他这么一带动,彩云县的百姓们也跟着喊了起来。
  大家都已经看明白了,这公堂上只有永元帝是跟他们一条心的。
  其他人和跪在地上狗知县一个德行,都不是什么好玩意。
  值得庆幸的是,在场是永元帝说话最算数。
  看明白这一点,百姓们也是越发有了底气,不再如之前一样那么的惧怕官老爷们的威胁。
  永元帝享受了一会儿百姓们的簇拥,这才轻轻抬手,百姓们也立即跟着安静了下来。
  这种感觉让永元帝很是欣慰,总算让他体会到了当皇帝的成就感。
  “各位彩云县的乡亲父老尽管放心,朕一定会还你们一个公道的。”
  永元帝说这话时,不经意地瞥了郑王一眼。
  “但皇叔的意见也很有道理,那就这样吧。”
  “你、你、你……”
  永元帝一连指了几个刚才跟百姓们很嚣张的文官。
  “尔等助张大人查案,我再将时日宽限到七天。”
  “到时候查不出个让朕满意的结果,你们就一起提头来见吧。”
  说完,永元帝也不给他们反对的机会,再次狠狠一拍惊堂木,转而指向堂下跪着的高彦昂等人。
  “来人啊,先将他们几人斩首示众!”
  “陛下……”
  张霖等人想拦,但是被郑王用眼神制止。
  “陛下饶命啊,饶命啊……”
  高彦昂等彩云县官员歇斯底里的求饶。
  “陛下,我能举报上官,我老实交代都贿赂了谁。”
  “他们,他们都有份!”
  “……”
  花衣太监将人都押到了县衙的院子里,让他们跪好,引颈受死。
  百姓们不禁伸长了脖子去看,都想要亲眼见证这一幕。
  下一刻,快刀斩落。
  一颗颗人头挥洒出一道血痕,滚落到了县衙门口。
  那些人头距离百姓们只有几步远的距离。
  他们看着那熟悉的面孔上,摆出的一个个陌生表情,好像做梦一般感到一阵阵不现实。
  “好,狗官死得好!”
  这一次人群中直接爆发出了欢呼,再也不需要有人引领。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百姓们说不出什么华丽的语句,只是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齐声高呼。
  安康公主也抱着李玄蹲在人群中,玉儿和八皇子也是有样学样。
  他们脸上都浮现一抹笑意,但眉头却未多么舒展。
  南巡总共才经过了两个县,结果当地的知县都是如此不堪,简直是神憎鬼怨。
  安康公主和八皇子有些害怕,害怕这整个大兴都是如此。
  可这时,他们又看到了孤零零站在公堂一角,神色呆愣的那位跛脚典史。
  或许,大兴的贪官污吏确实不少,但肯定也还有好官。
  永元帝也露出了笑容,满意地看着这一幕。
  脱离了朝堂的束缚,才让他真正能够履行皇帝的权利和职责。
  此行虽然凶险,但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少百姓确实已经对朝廷感到麻木,但永元帝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他一定能让百姓们重新信任朝廷。
  而郑王和文官们的脸色则是阴沉的几乎能滴下水来。
  和永元帝相反,他们感觉到了失控。
  永元帝这是想把他们的全都杀光,然后重新建立一批官僚体系。
  怪不得南巡时,有一群没有官职的年轻人随行。
  此时他们才发现,这些竟然都是往年的进士,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官职,一直在京城等待机会。
  这些都是不懂官场路数的愣头青,考上了功名却得不到官职,自然是因为不会来事。
  不管是不会,还是不能,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和现在的文官体系不是一路人。
  毕竟,这些老东西不腾位置,他们一辈子也无法出头。
  斩了高彦昂等人之后,永元帝当场就安排人填补上了彩云县空缺的官职。
  原彩云县典史张仇升任知县,其他空缺职位由候补进士担任。
  他们当着几具温热的无头尸体谢恩。
  永元帝也不忘勉励他们。
  “望尔等忠君报国,为黎民百姓多造福祉,但有欺压良善,尸位素餐之举……”
  永元帝站起身,抬手指向了院子。
  “他们便是尔等前车之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