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
可偏偏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四弟,与他同时为了江南水患而出谋划策,却能生生分走他一半的光芒。
杜阳不禁怀疑,难道以前杜陵的那些老实可欺,全都是装出来的么?
今日皇上本来只派了大臣在宫门前迎接,是杜阳主动提出也要来,说是四皇子这一趟肯定吃了很多苦,他身为长兄,理应远迎以表重视。
因此皇上和朝中官员都称赞杜阳友爱兄弟,是个好哥哥。
可只有杜阳自己才知道,他哪里是为了杜陵?
既然杜陵立功受奖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他就绝不能让父皇和朝廷重臣的目光都集中在杜陵一人的身上。
更不能让众人议论杜陵的功绩时,忘记了太子筹钱的功劳。
正想着,侍卫来报四皇子马上就到,杜阳举目望去,杜陵远远看见他就下了马,小跑着到了近前,躬身行礼。
“臣弟见过太子哥哥,劳太子哥哥相迎,臣弟愧不敢当。”
杜阳终于爽朗地笑了起来,上前一把搀起他,“四弟,你说这话就见外了,你如今懂得为父皇分忧,又立了这么大功,做哥哥的高兴,当然要来迎你。”
“太子哥哥过奖,臣弟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还好有父皇和祖先庇佑,幸不辱命。”
杜陵很是恭敬。
这时,太子身后的官员也纷纷上前来给四皇子行礼,口中不断说着“四皇子英勇”,“四皇子受苦”,“为万民立了一大功”等话。
杜陵一一回礼。
细一打量才发现,这些官员中不仅有如姜文瑞的保皇党、中间派,还有几名太子党的官员。
杜陵将他们的名字逐个记在心中。
其他随行人员也上前来拜见太子和各位大人。
只不过杜陵带领的多是如姜琢般家世不显的小人物,只有一两个工部的小官还可跟各位大人说上几句话,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杜阳打量了这些人一遍,轻叹道:“四弟瘦了许多,各位也面容憔悴,果然是受苦了。不过你们是为了大晏为了百姓,这些苦定不会让你们白受。”
“是啊,百姓心中都记得的!”
众臣纷纷附和。
杜阳伸手去拉杜陵:“四弟走吧,父皇在等我们呢。”
杜陵依旧低头道:“是,请太子哥哥先行。”
说罢往旁边退开一步。
杜阳笑了笑,整肃衣冠,昂首阔步朝宫门走去,杜陵则依照臣礼,规规矩矩地跟在杜阳身后。
众人到了浮清殿,皇上已经在此等候,杜陵带领属下叩见皇帝,三呼万岁,朗声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圣明,祖宗庇佑,儿臣幸不辱命,功成归来!”
“好!”
皇上看见杜陵时也是眼神一震,但他很快收拾好了情绪,起身走下御座,亲自搀起杜陵。
“好!小四啊,你做得好,连朕都没想到,你竟有如此雷厉风行的一面。”
他拍了拍杜陵,又对其他人道:“你们都是朝廷的栋梁,今年金河并未泛滥成灾,你们居功至伟!”
众人齐又跪下,山呼万岁。
接着皇上命太监赐座赐茶,听取每个人简短地介绍自己、汇报差事。
上位者的耐心极大消除了这些人初次觐见天颜的恐惧,他们本就是用实绩立功的,倒也说得有理有据。
听到最后,皇上龙颜大悦。
“不错!条理清晰,轻重分明,是做实事的人。如今治水刚刚起步,今后你们要继续秉持这种本心继续治理金河,诸位可能办到?”
“谨遵圣旨!”
众人齐齐应声。
杜陵听了皇上的话面露微笑,心中想的却是七皇叔杜唯珉。
这些人都是七皇叔给他准备的,连每个人的生平、性格和特长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他只是听了七皇叔的话而已,这慧眼识英才的功劳该归于七皇叔。
皇上念众人辛苦两月,并未多说便让大家回府休息,两日后来参加庆功宴就好。
太监呈上早就准备好的赏赐,众人欢天喜地接过,行礼告退。太子和其他大臣也跟着退了出来。
只有四皇子和姜琢留了下来。
皇上招了招手,命四皇子和姜琢到一旁的矮榻上说话。
姜琢到底是第一次入宫见圣上,此时跟皇上离这么近,顿时手脚都不知该如何放了。
还好皇上直接问起是否已有后续的治水章程,四皇子看了看姜琢:“姜公子,你来说。”
“……”
姜琢从贴身的怀里掏出几张纸,上面写写画画很是工整,但并不是奏折。
“启禀皇上,草民的确拟了些想法,皇上请看,这一次草民炸的就是这个地方的山洞,所以这一片下来连同支流都会压力小了……”
姜琢讲着讲着便忘了这是皇宫大内,反而好像回到了金河边,他将金河上下游的地理形势一一细数,每个河段该采用何种方式治理也如数家珍。
甚至他还列出整个治水工程的轻重缓急以及时间安排,今冬做什么,明年春天做什么,一目了然。
同时,这些工程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如何解决,预计多久能完成,姜琢也侃侃而谈。
皇上和杜陵一直在认真地听,间或点点头,问几个问题,以至于姜琢讲完后,两人都沉浸在思绪中,无人说话。
姜琢这才有些后怕,惊疑地瞧了瞧皇上和四皇子,“……是不是,草民的话太多了?”
闻言,杜陵先笑了起来:“父皇,如何?七皇叔的眼光可有错?”
皇上大笑出声,“哈哈哈,天助我大晏,得此贤才!”
腾的一下,姜琢脸红成了苹果,手足无措地行了礼,坐了回去。
杜陵又说:“这趟江南之行能如此顺利,多亏了姜琢,他白日跋山涉水,夜间翻阅旧卷书籍,不知推翻了多少个法子,才想到了最省钱最有效的办法。”
“要是没有姜琢,儿臣恐怕根本完不成这次的任务。”
姜琢赶紧道:“四皇子过奖了,要不是你惩治贪官定了民心,我也不能这么心无旁骛,再说我本就是为四皇子效力,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好啦!”
杜陵拍了拍姜琢的肩膀,“咱们不是在金河边说好了,这些客套话少说,就以实事论英雄!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