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白酒的社会库存

  帖子的名字叫做:“白酒已死,有事烧纸。”
  帖主名叫“此生戒酒”,似乎是刚刚注册的小号,其发出的内容林林总总,列举了一条又一条,看起来非常有道理。
  第一点,技术面分析。
  大盘从12月1日,反弹三个月,涨幅25%,白酒板块却逆势下跌了25%,熊冠我A,这两天又在加速下跌,不管你什么年线、月线、周线,统统破掉,不管你什么金叉、银叉、红柱、绿柱,统统是继续下跌。
  第二点,资金面分析。
  从三季报开始,就有资金开始抢着跑路,这几个月,白酒股逆势下跌,不管是从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的市值波动来看,都在主动,或者被动地卖出白酒股。
  这是典型的多杀多。
  没有资金流入,只有资金流出,白酒股的熊途漫漫远远没有到底。
  第三点,技术面分析。
  …………
  回帖的股民们,一半是哭诉的,另一半则是点进来看热闹,冷嘲热讽的。
  赵心悦端着削好的苹果,走了过来,放在桌子上,问道:
  “峰,你是不是又要发帖子?”
  “看看热闹,观察观察市场,”李峰取了一块苹果,道,
  “就像这个帖子说的那样,现在白酒板块,还处于多杀多阶段,你瞧回帖的人这么多,说明很多人还对白酒板块,心存幻想,必须得等到他们绝望割肉才行。”
  “绝望割肉?那是什么时候?得好久吧?”赵心悦吃了一口苹果,琢磨道。
  李峰摇了摇头,道:“这个谁也不知道,但到时候就知道了,也许有标志性事件出现,也许是大盘重新破2000点,也许是……”
  李峰望着大盘沉吟着。
  赵心悦心中一紧,喃喃自语着:“大盘重新破2000……”
  她感觉这股市,越看越是莫测,越想越是深奥,就像那天边的白云一般,看得见,却摸不到。
  无边无际,变幻无穷。
  林梦涵办事的效率很快。
  两天后,李峰便打了一辆出租车,朝着b市开发区驶去。
  这天,是大年二十三,街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股节日的气息,扑面而来。
  望着春意融融的街面,李峰不自觉地就想起了,远方的父母。
  爸妈,你们的身体还好么?
  “金园大厦到了!”
  出租车司机一脚刹车踩下,把李峰唤了回来。
  李峰付了钱,下了出租车,遥遥眺望过去,只见一座数十层高的大厦,矗立在前方。
  大厦下面,设着数个底商,其中一家金瀚烟酒专营店前,婷婷地立着一个冷峭的身影。
  “梦涵,辛苦了。”
  李峰迎了上去,说道。
  林梦涵冷着脸,把李峰让了进去,道:“我爸在茶室,进门右转便是。”
  烟酒自古不分家。
  专营店里,一半是烟,一半是酒。
  李峰环望过去,既有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一线高档白酒,也有泸州老窖、酒鬼酒、汾酒、水井坊等二线白酒,甚至还有老村长、江小白、二锅头等普通白酒。
  看规模,林梦涵家生意做得不小。
  “林叔,您好。”
  李峰推门进了茶室。
  “噢,李记者,请坐,请坐。”林逸云伸出右手,和李峰握了一下。
  林逸云五十多岁,性情和蔼,面容可亲,脸上一直洋溢着微笑。
  b市都市报记者来采访,可不是什么小事。
  得小心应付。
  “林叔,客气了,叫我李峰,或者小峰就行了。”李峰落了座。
  林逸云笑了笑,摸出一根烟,递了过去,道:“来根烟。”
  李峰望着这根烟,犹豫了下,就要接过来。
  旁边,林梦涵冷冷地就夺了过去,道:“爸,李记者身体不好,不能吸烟。”
  林逸云望着空空如也的手,愣了。
  他望了一眼林梦涵,林梦涵瞪了他一眼。
  他又看了一眼李峰一眼,李峰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林逸云有些醒悟了过来,笑道:“好,好,今天咱们俩不吸烟,咱们喝茶,喝茶总可以吧?梦涵。”
  “哼。”
  林梦涵轻轻冷哼了一声,把手中的烟捏碎,扔到了垃圾桶中。
  一汪清水,注入了茶壶之中 ,林逸云和李峰也便聊了起来。
  “林叔,最近生意还好吧?”
  “嗯,小峰你想问什么就直接问吧,采访的事儿,梦涵都给我说过了,这里没有外人。”林逸云说着,便扭头瞅了林梦涵一眼。
  林梦涵还是冷着脸,坐在一旁。
  只是浑身有些僵硬,显是有些莫名的紧张。
  “那,林叔,能不能说说,最近白酒的行情?哪个品类卖的好,哪个品类卖的不好?”李峰斟酌了下,继续问道。
  林逸云闻言,面色有些严肃起来,说道:
  “最近啊,白酒的行情是真不好,尤其是高档酒,销量下滑的厉害,我们渠道库存压力很大,至于低档酒,影响就没有那么大,和往年大差不差。”
  “我听梦涵说,你要投资白酒股,我建议你买顺鑫农业,金种子酒,老白干这些低档酒,或者啤酒、红酒都行,这些酒最近受到的影响不大,业绩应该还可以。”
  李峰摇了摇头,道:
  “林叔,买股就要买龙头,投资白酒股,自然就要投资贵州茅台,不知道最近,茅台的批零价格有没有下滑?”
  “茅台呀,”林逸云思索着,把茶叶放入茶壶中泡着,慢慢说道,“出厂价没有变,还是819元,零售价稍稍有些下滑,渠道库存积压比其他高档白酒少,多降点价就能卖出去。”
  “社会库存呢?”李峰追问道。
  “社会库存?”
  林逸云惊讶地望了李峰一眼,却是没有想到这位李记者,连茅台的社会库存也知晓。
  白酒,尤其是贵州茅台,是越陈越香,年份越久越值钱。
  这也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人,购置很多茅台,放置在家中,当做理财。
  相应的,社会上也便多了很多收购老酒的中介。
  “社会库存流入市场的还不多,大家都在观望,当然也可能和春节有关……”林逸云琢磨道。
  “那,如果社会库存流入市场呢?”李峰追问道。
  “这……”
  林逸云一时间竟然答不上来了。
  因为,谁也不知道,茅台的社会库存有多少。
  若是少的话,还好说,降降价,压一压,拖一拖,或许能挨过去。
  可,万一社会库存蜂拥而出,那可就是踩踏式的悲剧了。
  因为,前年的茅台,出厂价只有619元,大前年的茅台只有499元,再早则只有两三百元,甚至更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