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风波起

  “这不是胡闹吗?!”
  内阁。
  一道不满声响起,打破了此间平静。
  “科道合一,他李起元是真敢想啊!”
  钱谦益攥着奏疏,皱眉看向堂内众人,情绪略显激动道:“六科跟都察院的职责,完全是不相同的,一个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事,纠其弊误,享有“科抄”,“科参”及“注销”之权,还可以参与“廷议”,“廷推”之事。”
  “一个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是,长久以来,科道不分家,六科言官叫科官,都察院十三道御史叫道官,两者是有些职权相似,可两者所涉之职各有不同啊!”
  “把六科并进都察院,这会闹出多大的动静?不说别的,六科的那帮人要是知道,他们岂不会闹翻了天?”
  “已经闹翻了。”
  坐着的孙如游似笑非笑,瞅了眼朱国祚、毕自严几人,遂对钱谦益道:“都察院的这封科道合一,早就分发到在京各处了,甚至内阁收到时,通政司、六科都已先收到了,都察院这是没把内阁放在眼里啊。”
  毕自严皱眉看向孙如游。
  这话讲的太具针对性了。
  在当前这等态势下,已经受不起任何新风波,毕竟休沐结束没有多久,京城内外就展开一场联合处决。
  规模弄的很大。
  动静闹的很大。
  天子用这样一场处决,借着假币案的势头,给在京官员,包括吏役在内,都亮明了一个强势态度与意志。
  谁要是敢违背律法,以权谋私,徇私舞弊,不管是谁,只要叫朝廷给抓到了,那下场就会很惨。
  这震慑不是一般的强。
  原本内阁成员齐聚一堂,就是想要解决此事,安抚好朝中有司的情绪,确保堆积的政务能尽快解决。
  只是这场阁议开始没多久,就有了开头这一幕。
  “说起来,李起元就任左都御史一职,时日也不算短了吧?”在毕自严思虑之际,沈撩撩袍袖,皱眉道。
  “科道合一这等大事,不说是否要推行,就说有这个想法,都察院上下就没有任何风声吗?”
  沈的这番话讲出,让在场之人无言。
  李起元就任左都御史,乃天子钦定的,就任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在李起元执掌都察院期间,很少有人觉察到别的。
  无他。
  李起元到都察院就任以来,没有上过一封弹劾奏疏,甚至连规谏奏疏都很少,给人的感觉好似不存在一般。
  也正是这样。
  使得不少警觉的人,渐渐就放松了下来。
  可新年伊始,李起元就放了个雷,惊天动地的雷,这炸的所有人都惊住了!
  “都察院无人提及此事。”
  见众人沉默,钱谦益声音低沉道。
  对科道合一之事,钱谦益的反应很大,没办法,李起元这招玩的太狠了,将独立的六科给并进都察院里,看起来什么都没变,可事实是什么都变了。
  站在东林党的角度,他们能从中枢再度崛起,这离不开短暂的泰昌朝,正是因为有这一朝过渡,使得东林党在科道渗透进不少人,加之昌启交替之际发生很多大事,令东林党抓住机会,这才让他们在中枢再度聚势。
  科道的言官御史,在大明朝堂是很特殊的存在,看似位卑,实则真闹出事情来,爆发的能量是极强的。
  而与之并列的特殊存在还有两个。
  一个是翰林院,一个是詹事府。
  科道翰詹,这是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
  不管是皇权与臣权之争,亦或是朝中党派相争,最先感受到变化的必是舆情导向,在这过程中,有人在前冲锋的,有人在中握笔杆,有人在后指挥的,分工是异常明确,谁最先坐不住了,谁就落了下风了。
  如果李起元提及的科道合一,真要是在中枢推行的话,那对于东林党的打击太大了,毕竟职权有所变化,所持权柄就必削减!
  而除了东林党以外,其他群体的态度也都一样。
  科道从表面来看,是独立的存在,不受皇权影响,不受别的影响,可实际藏在背后的东西却很多!
  牌面下的东西,岂能公之于众?
  “现在不是讲这些的时候。”
  一直沉默的朱国祚,表情看不出喜悲,看向堂内众人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知晓陛下的态度,还有朝中有司的动向。”
  “正旦休沐刚刚结束,朝中堆积有不少的政务,不能因为一些情况出现,就耽搁这些政务!!”
  多事之秋啊。
  朱国祚嘴上这样说,心底却暗暗感慨,不知为何,朱国祚突然就发现,从这个新年开始,中枢庙堂的风向变化很大。
  比万历朝、泰昌朝都要大。
  甚至超过昌启交替之际了。
  这股浪潮下,中枢会何去何从,朱国祚都不敢深想下去。
  李起元的这封科道合一,朱国祚根本就不用多想,必定是得到了天子的默许,不然李起元不敢这样干。
  也就是说,中枢眼下酝酿的风朝,实则是天子一手推动的。
  可天子为何要这样做啊!
  明明局势稍有好转,中枢应该趁着大好形势,在平稳各地的前提下,进一步纾解那些积弊和毒瘤。
  可现在这样闹起来,中枢要是出现混乱了,有些事根本就不好把握啊。
  “元辅!通政司转递都察院奏疏。”
  在朱国祚沉思之际,一道声音在外响起。
  来了!
  一些人听到此言,无不在心底暗暗道。
  “元辅!吏科转递都察院奏疏!”
  “元辅!户科转递都察院奏疏!”
  “元辅!兵科……”
  “元辅!六科联名驳斥都察院……”
  随着一道道声音响起,内阁的气氛陡然而变,相较于朱国祚这帮内阁大臣,在内阁当值的中书舍人,还有不少吏役,无不停下了手头差事,都察院的这封科道合一,从分发到各处之际,已然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眼下这股风潮,开始向内阁这边汇聚,这件事情的走向,到底要怎样处置,将会影响到朝中格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