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米花棒

  “熊孩子,滚远点,再往跟前凑,腿给你打断”
  “快拉回来,谁家的娃子不懂事”
  还没走到村里大队部旧址,就听到大人大声的呵斥声。
  米花棒不比爆米花,刚出来的米花棒超级烫,大人都是带着手套把它掰成一节一节的。
  中间的孔里还突突冒着热气。
  小孩子瞎凑活,一不小心就烫着。
  看到秦寒一群人过来,秦建业大声喊道:“小寒厉害,二百五嘞,村里一年级就一个,给叔挣光了”。
  这会儿正是建业叔在做米花棒,拿着几根凉一些的给秦寒他们先吃。
  秦寒满脸黑线,这话听着就像骂人!
  “我弟弟厉害,一直都是满分”连一向文静的秦雪都忍不住笑着炫耀。
  “小寒这娃厉害,村里都有光”
  “是嘞,别说村里,学校一年级就一个”
  “要不是老有德那个王八蛋,小寒弟弟能考300嘞”短发的秦燕高兴的附喝,300比250大,就是更厉害。
  这个是建业叔的大女儿,今年9岁,村里爬树第一名。
  建业叔总是骂她野小子,其实长大后可漂亮了。
  秦寒倒是百分百认同秦燕姐的话,300多好呀。
  “那鳖孙确实坏良心”难得的大家对小孩子骂人没生气。
  “就是说嘞,低年级还好,五年级的可不耽误事儿吗,升学还得考体育呢,平时不练练咋行”。
  “说是明年就搬走了”
  “早该滚蛋了”
  这时候小学除了学前班,是有四门课要考试的。
  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体育
  秦寒小学就是这么过来的,小升初的体育是男生1500米,女生1000米;男生俯卧撑,女生仰卧起坐;男女一起考立定跳远。
  跑步20分,其他两项各自15分,一共50.
  思想品德也是50,总共满分300.
  秦寒给了秦燕姐一包辣条,秦燕开心的直接撕开吃。
  她和秦雨的性格相似,平时她俩也喜欢一起玩,是村里两大跳皮筋高手。
  秦雪过于懂事,作为家里的老大,别说在自己家,就是去秦寒家里也是忙里忙外的。
  苏清清就经常夸秦雪眼里有活儿。
  “秦寒命重!将来能上大学”张半仙点评道。
  大家都赞同,秦寒觉得他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小时候没说自己命重,等到学前班考了双百分,他才开始忽悠的。
  不过作为村里的大全能人才,人又不坏,谁家有事都忙里忙外的。
  大家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
  懂风水,帮人选宅看墓。
  能说会道,村里红白事儿,都找他当司仪。
  还有算个结婚开工之类的黄道吉日。
  张半仙也是活的有滋有味。
  “家和,你家今年三个猪都杀呀?”
  “都杀了,北面我老丈人村里林大壮年前结婚就要俩”
  “那成,不然我们村自己算算可能卖不完”
  “就是他们要,我才杀三个,不然另外两个准备卖掉嘞”
  “村里自己都先买了一点肉过小年,大头的肉还得等着二十六”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买新衣,二十八写花花,二十九打壶酒,三十赶个半天集。
  过年的顺口溜小孩子都喊的贼溜。
  习俗也是跟着现实情况来的。
  就说二十六割块肉这个,这年代家里还没冰箱,晚一点弄肉就能多放几天。
  听着村里天南海北的瞎聊,没有什么主题,想到啥说啥,还是挺有意思的。
  秦寒一家没有大人过来,掰米花棒是建业叔帮忙弄的。
  做好后,装了满满四袋子,也是建业叔帮忙送到大娘家。
  村里就这样,不是每家都有大人在,围着聊天的大人都会帮忙。
  装米花棒的袋子倒是不重,但是袋子高。秦寒就只能背一袋。
  后面还是秦雪秦雨帮忙,秦寒和秦孝川四人,一人一袋背回家的。
  “哇,你家有两个小狗呀”秦雨把袋子放到堂屋就去逗狗玩。
  “狗狗!”小弟也乐呵着去玩闹。
  两小狗不情愿的被抱着,奶声奶气的叫个不停。
  “我也想养狗狗”秦雨看样子想抱回家一个。
  “等秦孝川家里再有了给你留一个”秦寒说。
  秦孝川也点头:“明年给你留一个”。
  家里的小狗崽都是送人的,谁家也养不了一群。
  五个人在秦寒家里玩,下午四点多父母就回来开始做饭。
  大姐帮忙扒蒜:“娘,今个儿这么早就做饭嘞?”
  冬天天黑的早,一般都是天黑开始做饭,不然吃的太早晚上会饿。
  “早点吃完,孝川还得回家”苏清清在旁边弄菜。
  “今天你们都在这里吃,猪肉鸡蛋臊子捞面条”秦建国在厨房里说道。
  捞面条依旧算是招待客人的好饭食。
  同样的面,发酵后蒸馒头能吃好几顿,但是做成捞面条只够吃一顿。
  不要看家家晚上都吃面条,那个是汤面。
  其实这年头,天天吃捞面条,也都吃的起。只是饥饿的记忆还深深刻在人们的脑海里。
  潜意识的就觉得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晚饭大家吃的都很满足,小弟都吃了一大碗。
  趁着天还完全暗下来,大姐带着弟弟妹妹回家,秦建国骑上自行车送秦孝川。
  “建国哥,我不要!”秦孝川看着自行车前杠上的一袋子米花棒,知道是给自己的。
  “客气啥,做的时候就给你准备了一袋,赶快上车走,不然等下天黑透了”秦建国没让他多说,把他抱到后座就出发了。
  苏清清找了一些用不上的衣服之类的在秦寒屋里给小狗做了一个狗窝:“晚上就吃了一点东西,别养不活嘞”。
  毕竟第一天吃饭,小狗不太适应,秦寒等会儿会喂狗粮,所以不担心:“吃两天习惯了就好了”。
  秦寒练字,母亲在旁边织手套。
  唉,半截款手套都难为母亲了。秦寒看着进度,估计还得两天。
  秦建国回来时候,天已经彻底黑透,秦寒毛笔字也练习完成,父母就回去睡觉了。
  秦寒拿出宠物口粮,给小狗倒了半碗,俩小崽子闻到味就踉踉跄跄的跑过来抢着吃。
  “幸好能再放回去,不然这一袋子宠物口粮真不知道咋向父母解释”。
  毕竟现在狗的待遇就是吃剩饭,人吃什么它吃什么,专用口粮什么的,还得几年才能传到农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