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虫蛀

  任天露出迟疑的表情看向我。
  方楚芸也低声犹豫道:“你真的有办法?”
  “放心。”
  我向前走了两步,居高临下的俯视黄无敌。
  “黄总,你要当着大家的面鉴画。”
  “画如果是假的,京津公司从此身败名裂,声誉扫地。”
  “画要是真的,你却没有任何损失,这恐怕说不过去吧!”
  黄无敌冷哼道:“你想怎么样?”
  “如果画是假的,你上来当众给我磕三个响头,学三声狗叫!”
  此话一出。
  顿时大家都笑了起来。
  “咔嚓!”
  “咔嚓!”
  突然。
  拍卖场里的相机照相声响个不停,屋里一阵阵闪光。
  黄无敌说画是假的,其实是故意夸大,为了造成恶劣影响!
  这一手,不得不说用心险恶。
  这幅画就是后修补,也绝不是假画,但黄无敌提前造势的话,这画就会被市场抵制。
  到时候就是黄泥巴掉进了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外面的媒体记者,听闻这个劲爆的消息,全都进入了场内。
  “你们干嘛啊!挤什么挤!”
  “你们这些媒体之前怎么不入场?”
  “哎呀!阿拉不要挤了,侬烦个恼!”
  ……
  媒体为了得到第一手的素材和最佳的照片角度,拼命的往里面挤!
  让不少拍卖品藏家都吐槽。
  黄无敌愣了愣,寒声道:“磕头学狗叫?呵呵……这幅画绝对有问题,我答应你!”
  “陈老,还请上去拆穿这幅伪作!”
  黄无敌就仿佛一个正义使者般,大义凛然的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台下。
  一个两鬓斑白,身材佝偻的老头慢慢走上台。
  我来到第一排,弓着身子问秦老道:“秦老,这个所谓的专家,您认识吗?”
  秦老皱眉:“陈松确实在业内很有名气。”
  “但他不是关中本土的专家,这几天被电视台叫过来彩排鉴宝节目。”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陈松请来的。”
  我叹了口气:“没想到他们准备这么周全。”
  “罗把头,这幅画……真的有问题?”
  秦老疑惑问道。
  “先看看他的鉴定结果吧!”
  只见。
  台上的陈老,手里拿着一个强光手电和一个放大镜。
  他先是用放大镜在各个细节都看了一遍,而后时而点头,时而摇头。
  看了半天,还不时叹气。
  普通人看到陈老这个表现,几乎就会认定为,这幅画是赝品!
  但是我知道。
  一切不过是陈松和黄无敌联合的表演。
  因为,这幅画来到拍卖场之前,已经被许多专家都鉴定过,不可能是赝品。
  “陈老,这幅画的鉴定意见是?”
  黄无敌露出挑衅的表情看了我一眼,凑上前去问道。
  陈老轻叹一声。
  “不是伪作。”
  “这是一幅动过手的画,动过手,也就是修补过。”
  “古人的画作一旦修补,价值就大打折扣,这幅画若是动过手,市值在一千万以下!”
  我说:“不是你说修补,就修补了的。”
  黄无敌沉声开口:“陈老是华夏鉴定界执牛耳的人物,他的话就是最权威的意见!”
  陈老悠然道:“这位小友,老夫这么说,自然是有十足的把握。”
  只见。
  他打开手里的强光手电。
  顿时。
  《夏荷鸳鸯图》的边框位置,出现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圆形阴影!
  由于高清摄像头实时照向画作。
  所以,这幅画被强光照射后。
  画作的瑕疵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嘶——”
  场上,顿时响起大批倒吸冷气的声音。
  那个戴着墨镜的冷酷青年,此刻摘掉了墨镜,表情诧异和震惊。
  魔都的美少妇,则是脸色苍白,嘴唇颤抖。
  而那名灰袍老者,脸上则是有着深深的庆幸!
  毫无疑问。
  这幅画一旦拍卖出去,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发现存在缺陷。
  到时候谁拍的,谁就是冤大头!
  在场众人,议论纷纷。
  他们谈论的内容,都是在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圆形阴影。
  但是我听了一下,没有一个人说到点子上!
  其实,我之前也根本猜不到真正的原因。
  还是请教了姜老后,才知道这背后的奥秘!
  “这能说明什么?”
  “这就一定能说明是修补的?”
  我反问到。
  陈老苍老的脸庞上浮现一抹恼怒。
  “小辈,说再多已是无意义,这幅画是否是修补画,老夫已给出鉴定意见!”
  “你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藏家信不信!”
  这句话一出。
  戴着墨镜的冷酷男青年便道:“拍卖师,你还没有落锤。”
  “我收回之前的出价。”
  任天脸色有些难看,而黄无敌一脸得意。
  我摇摇头:“我还以为你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没想到,黄无敌竟请来了一个欺世盗名不学无术之辈!”
  陈老表情恼怒,干瘦的躯体颤抖着:“你说什么?老夫所说句句属实!”
  “你区区一个无名小辈!”
  “自以为懂些古玩行的门路,今日竟敢辱我!”
  我摇头道:“你收了黄无敌多少钱?为了这些钱把一辈子的名声搭进去了恐怕不值。”
  “我来告诉你真正的原因!”
  “这幅画,并不是修补画,而是在装裱的时候,制作浆糊时缺少了防虫蛀的中药。”
  “浆糊里面含有面粉,缺少防虫中药后,就会吸引面虫。”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
  “古人的书画,都是手工装裱,这其中就涉及到制作浆糊!”
  “传统的浆糊制作工艺,是将面粉放进水中,先揉搓去筋,再放入驱虫中药,诸如花椒、乳香、明矾、白萝卜汁等等,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才能算是合格的浆糊。”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褾轴》,就有“凡煮糊必去筋,稀缓得所,搅之不停,自然调熟。”的记载。
  我每说一句,陈老的脸色便是震惊一分。
  他是鉴定专家,见多识广,一点就通。
  他信誓旦旦的表情,现在变得有些摇摆不定!
  我淡淡说道:“古时候,为了得到最巅峰的画作,任何的细节都会十分讲究。”
  “除了装裱,笔墨纸砚,也都有讲究!”
  “比如,古人用的药墨,原料用牛黄、犀角、麝香、冰片、熊胆、蟾蜍等名贵中药材制作而成。”
  “药墨写字画画,有一种中药香,神清气爽,开窍醒神,还能防虫蛀。”
  “朱耷,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
  “可这幅画无论是从纸质、墨质、装裱,都平平无奇。除了笔法和画风是朱耷的风格,其他的方面都极为普通!”
  “刚才,大家质疑这幅画是修补的。”
  “是因为朱耷在青云谱道院隐居时,他身边根本就没有那么奢侈的条件!”
  “什么好笔、好砚、好纸、防虫蛀的中药、防虫蛀的药墨……”
  “通通都没有!”
  “但这并不能阻碍,朱耷画出他对艺术的真正理解!”
  “并不能妨碍,朱耷画出心中的大千世界!”
  “这幅画的浆糊没有条件特殊处理,导致被面虫蛀了。”
  “所以,它并不是修补过,而是轻微虫蛀!”
  “这是一副八大山人朱耷隐居时,创作的传世真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