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困惑

  一流大学的开学典礼隆重而学术氛围浓厚。
  孙雪这才了解到,这所有着700多年历史的世界名校,从这里走出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名人。
  偌大的会议大厅坐着各种皮肤的同学。
  他们这个班二十六名同学,分别来自二十六个国家。
  这就意味着,每个国家只有一名同学选中参加这次交流学习。
  一下子,孙雪就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可想而知,她的同学有多优秀。
  让孙雪感到欣慰的是,她的英语水平基本能够满足和同学们的日常交流。
  开学典礼结束后,孙雪绕有兴趣的参观起了校园。
  秋天的康桥大学美的让人心醉,孙雪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漫步在校园中。
  她感慨万千,自己这辈子竟然会有机会出现在一流大学的校园中,和来自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家成为同学。
  一时有点激动,马上拨通了刘斌的电话。
  接通电话的刘斌声音听上去很是兴奋:“老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吗?”
  “都好了,我正在参观大学校园,简直太美了。”
  这是孙雪到国外后打给刘斌的第二通电话。
  来到陌生的国度,不想自己的爱人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才刚结束蜜月。
  但昂贵的国际长途费,让她只能把对爱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深深埋在心底。
  两人在电话里互诉了衷肠,说了些肉麻的话和彼此关心的话就匆忙挂掉了电话。
  刚挂掉电话,就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
  一转头,就看到巴赫和几位同学说说笑笑的迎面向她走来。
  孙雪礼貌的挥挥手。
  “孙雪,我们要去食堂吃午饭,你要去吗?”
  孙雪有点意外,没想到巴赫这么准确的叫出她的名字来。
  孙雪笑笑:“好啊!一起。”
  孙雪发现,巴赫在他们中间,明显看起来更沉稳老练。
  他身材高大挺拔,俊朗的脸上五官轮廓突出,眼神中透着睿智与精明,丝毫看不出身上有文人气息。
  巴赫非常的健谈,一路上都是他在不停讲话。
  巴赫告诉大家,康桥大学是他的母校,他出国留学就是在这里,没想到多年后又回到了这里。
  一谈到求学经历,大家来了兴致,纷纷聊了起来。
  孙雪一听,几位同学要么是留过学的,要么就是在自己国家名校毕业。
  一想到自己的中专文凭,心里不免有点自卑起来。她没有参与,只是静静听着大家的聊天。
  “孙雪,我对中国很感兴趣,也讲讲你所读书的大学吧。”
  巴赫微笑着看向一直都没有说话的孙雪。
  孙雪尴尬的挤出一丝笑来:”我没有读过大学,我只上过中专。”
  “中专?什么是中专?”巴赫迷惑的看着她。
  孙雪费了很大的劲,才给大家解释清楚中专是怎么回事。
  巴赫总算是听明白了:“是不是相当于技术学校?”
  “差不多吧。”孙雪微笑点头。
  “孙雪,那你很棒啊!”巴赫给孙雪竖起了大拇指。
  “孙雪,很多年前我去过中国,还游览过长城,吃过烤鸭。”
  听巴赫这么说,其他人也很好奇,都想了解一下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
  大家边吃边聊,孙雪开心的给大家介绍起了自己的国家。
  本来孙雪还有点担忧,她担心自己文凭低,大家也许会看不起她。
  看来她的顾虑是多余的,大家更感兴趣的是她这个人和她的国家。
  从聊天中孙雪了解到,巴赫来自欧洲的一个国家,犹太人,作家只是他身上的一个标签,他真正的身份是一位商人。
  具体做什么生意他并没有透露。
  这让孙雪有点意外,怪不得从巴赫身上看不到那种文人的气质。
  和这些同学的聊天,孙雪发现大家的思维活跃,前卫。每聊起一个话题,大家都侃侃而谈,谈话内容总是让她耳目一新的,大部分时间她总是默默听着。
  突然发现,她在他们面前自己就像是个小学生,除了会写作,其它的一窍不通。
  第一节班会课上,每个人都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就是这个简单的介绍,让孙雪吃了一惊。
  除了她之外,每位同学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更让她惊讶的是,大部分同学几乎都是自己国家非常优秀的作家。
  获奖无数,有很多同学都写过一本或多本的畅销书。
  孙雪以前觉得自己的文学水平不错,听了大家的介绍,他才知道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
  不过,孙雪并没有灰心,有这么优秀的同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不过第一天的课程下来,孙雪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正如杰克所说的,课堂上教授的英语并不是很标准。
  这还不是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当讲到比较专业点的知识时,孙雪听起来就有点吃力了。
  她听的云里雾里,教授解析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以西方文学作品为主。
  这一块也刚好是她欠缺的,外国作品她就没有读过几本。
  这里的授课模式跟起鲁学院完全不一样。
  起鲁学院的授课就像传统大学课堂一样,不过这里的教学模式显得轻松随意。
  一堂课,一半时间教授讲,剩下的时间就是自由讨论环节。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对作品的理解。
  第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孙雪在课堂上几乎就没发过言。
  并不是她不想发言,她实在是没有底气。教授解析的作品她没读过,课堂上的内容,她也是连蒙带猜听完的。
  看着班上其他同学侃侃而谈,孙雪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好的是这里好像没有硬性的作业,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暂时让孙雪感到比较轻松。
  课堂气氛轻松,惬意。
  不过,一周下来,孙雪就有点垂头丧气了。
  她发现教授讲的内容她听的一塌糊涂,讨论环节自己更是很少参与。
  刚来时的满腔热情已被浇灭了一半。
  要是这样下去,自己的这趟国外留学也算是白来了。
  一下子,孙雪急的上了火,嘴角周围起了很多的水泡。
  这天,孙雪给刘斌打通电话后一顿大倒苦水。
  电话那头的刘斌劝道:“老婆,要不你还是回来吧!”
  本来她是想得到刘斌的安慰,没想到刘斌却让她当逃兵。
  她很生气的挂了电话,连续一周都没有给他打电话。
  冷静下来的孙雪,觉得自己不能破罐子破摔,必须要振作起来。
  现在迫切解决的是能快速听懂课堂上的内容,去读懂教授指定的一些西方文学作品。
  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自己的这趟出国留学并不会有太大的收获。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孙雪不由想到一个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