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君臣决断

  见哈剌章言辞恳切,表情真挚紧紧盯着自己。
  元主爱猷心头触动,同样看向哈剌章,半晌无言。
  的确。
  他也知道哈剌章领兵打仗的本事,绝不能与扩廓相提并论。
  可他更明白。
  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哈剌章,相较于扩廓来说,对他的忠心却是毋庸置疑的。
  自打元廷从大都(北平)北逃至草原,而后他继位。
  元廷在各部族、在各贵族间,早就没了当年黄金家族时期的威信。
  如今各部族、各个贵族还愿听命元廷,听命自己这个元主。
  也不过是没人愿意当出头鸟,没人愿意第一个叛出元廷的部族罢了。
  可是接下来.....
  “哈剌章,你可知此次若率领草原各部族迎战明军,依旧战败,会是什么结果?”
  “嗯......”
  “你我君臣,便要被那些个部族首领、被那些个贵族活活撕碎。”就在哈剌章沉吟之时,爱猷直接说道。“若是他们见自己的部族死伤惨重,朕的皇帝威信便绝不能继续约束他们。”
  “他们也绝不会甘愿继续做我元廷的臣子。”
  “到那时......”
  元主顿了一下,随即苦笑道:“到那时,都不需大明出马,元廷自灭。”
  “草原各部估计会想出不下百种的死法,等着你我君臣二人。”
  “陛下......”
  “朕死便是死了,可元廷一灭,兀良哈、鞑靼这两个部族会吞并周边的地盘,相互角逐。不出几年,他们同样会被大明击溃,自此以后,草原部族将会被尽数消减。”
  见爱猷表情动容,脸上则是说不出的忧虑。
  哈剌章恭敬一拜,正色保证道:
  “陛下放心,此战末将定竭尽全力。”
  “此战不求胜,只求擒获明朝太子,缓我朝危急!”
  “若此战不能擒获明朝太子,末将也绝不会让陛下被那些个贵族欺凌!”
  “哦?你打算如何?”
  面对爱猷的疑问,哈剌章眼中闪过一抹冷意,随即沉声说道:
  “臣已将那些贵族的护卫换成了臣的亲信。”
  “若此战擒明太子不成,依旧落败。”
  “臣的亲信护卫不需令旨,便会将那些个贵族尽数斩杀。”
  “之后,陛下大可以对草原各部言说,说乃是臣哈剌章觊觎各部兵马,打算叛出元廷,故而杀害了各部首领。”
  “而只要各部族首领一死,这些部族群龙无首,陛下自可以天子之威,掌控各部人马。”
  “那你.....”
  爱猷表情紧张,略有担忧的看向面前的哈剌章。
  他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哈剌章此法可行。
  可这样一来。
  即便哈剌章侥幸从此战存活下来,那他余生也会被各部族追杀,惶惶不可终日。
  不仅如此。
  他家族之名,也会被打上草原叛贼的骂名,被草原儿郎世代唾弃,永世不得翻身。
  所有的骄傲,所有的荣誉,都会在一朝尽数丧失。
  “哈剌章.....”
  “陛下!”
  见爱猷很是动容的看向自己。
  哈剌章嘴角扬起一抹笑意,略带随意说道:
  “等陛下掌控草原各部的兵马,草原便又是铁板一块。”
  “届时即便依旧不敌明军,陛下也可收拢各部,返回上都。(今蒙古锡林)”
  “能以微臣之命,换陛下您今后无忧,微臣性命何足挂齿?”
  “可是若你不在朕身旁,满朝文武,朕又能信的过几人?”
  爱猷低语一声,随即将视线转到一旁。
  似对哈剌章的这个提议有所不满般,不去看他。
  只是哈剌章却很清楚。
  自家陛下虽是不忍,可眼下.....
  若此战不能生擒朱标,那以他哈剌章之名,换所有贵族一道赴死,这便是最好的法子。
  “陛下可还记得,当年臣奉命进宫,与陛下一同蒙学。”
  “闲暇玩闹时,陛下言说要背着臣嘻闹,臣当时说了什么?”
  “当然记得!”
  听到哈剌章提及童年往日,爱猷似想到当年那无忧无虑的稚童时光般,转头笑道:
  “当时你说,朕是使长,你是奴婢,奴婢不敢由使长来背。”
  “为此,我当时恼火,甚至还拿起鞭子,把你好一顿打。”
  “甚至还惊动了正殿的父皇和母后。”
  “没错!”哈剌章脸上同样满是笑意,继续说道:
  “只是陛下,您当时一边用鞭子抽微臣,一边告诉微臣。”
  “臣与您一同长大,虽有尊卑,更是兄弟。”
  “此番话,臣一直铭记在心,终不敢忘。”
  “而今日!”
  哈剌章收起脸上笑容,郑重说道:
  “若此战生擒明太子不成,臣只能与那些部族首领一道赴死。”
  “此举不仅是为了报效陛下大恩,更是为兄弟赴死。”
  “以臣之命,换陛下今后无忧,臣无憾矣!”
  不等爱猷继续开口,哈剌章恭敬再拜后,起身便朝门外大步走去。
  而看着哈剌章离开的背影。
  爱猷又怎会不知,哈剌章此行凶多吉少。
  可看着哈剌章视死如归的凌然姿态,纵然他心中有再多不忍,此时却终究没法开口阻止。
  为草原、为元廷,为了草原部族不被大明尽数歼灭。
  他们君臣,也只能此时做个决断。
  只希望.....
  只希望草原的长生天能保佑他们这些个不肖子孙。
  只希望此战哈剌章能生擒明太子。
  这样一来,草原的危机,便也就随之消失了。
  ......
  次日天明。
  因徐达昨日言说,今朝定下出兵策略。
  诸多武将一大早便在帅帐前等候。
  可让众人略感诧异的是,此时的朱标竟如侍卫般手持长棍,立于帅帐之前。
  盔甲上凝结的露水,足以证明朱标比他们早到了好几个时辰。
  “殿下,您为何如此啊!”
  “纵然是自贬,可您还是副总兵,必要之时也可为三军之帅。”
  “何必妄自菲薄,充当宿卫甲士!”
  顾时说着,将朱标握着的长棍夺了过来。
  也是见傅友德、耿炳文等侯爵武将,看向自己的眼神都有不解,更满是同情。
  朱标原地活动了下身子后,笑着说道:
  “既贬了孤的主帅之位,大将军又不准孤进帐议事。”
  “孤只得在帅帐前充当宿卫,以防大将军发号施令时,孤有所不知。”
  “大将军也过了些......”
  顾时还未说完,耿炳文连忙从身后扯了下他。
  明知道耿炳文的意思,是要他慎言。
  可此时顾时心头不满,又如何能忍的住!
  “别他娘的拽老子,说还不敢说了?”
  “你们说说,咱们殿下哪错了,凭啥被贬去主帅一职?”
  “昨日大胜,斩敌人万余,俘虏数万!”
  “更是有两万多元兵,愿投我大明!”
  “你们自己说说,若没有咱们太子殿下,昨日之战,安有如此大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