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常家就没一个聪明的

  几人虽知朱标对倭国无甚好感。
  可他们却也没想到,朱标对这些倭寇竟是如此恨之入骨。
  两军对战不以战胜为功,反而依据斩杀敌首论功行赏。
  此道令旨足以看出,朱标要的不是肃清东南沿海。
  朱标实际上要的,乃是屠灭海上所有倭人。
  毕竟只求杀敌不计胜负的将令,只在中原动荡,诸方势力混战之时才出现过。
  老朱为了防止兵卒杀良冒功,也为给手下红军留一个王者之师的好名声,所以自打占领南京,进位吴王以后,便从未再下过此等几将令。
  而如今朱标重启乱世将令,足见朱标对那些倭寇是何等恨之入骨。
  “一名倭寇首级,等三贼首。麾下那些儿郎看见倭人的脑袋,岂不跟看见宝贝一样!”
  汤和轻笑一句,紧接着似想到了什么,冲朱标继续问道:
  “只是殿下,那些个海寇是否也一并剿灭?”
  “一并剿灭!”朱标微微颔首,冲汤和严肃说道:“海上那些个海寇早为张士诚、陈友谅残部,兵败之后他们不愿归降。父皇念忠心,准其盘踞海上。许他们只要不踏足大明领土,便不征讨他们。”
  “可父皇恩旨,绝不是他们劫掠大明沿海的依仗。”
  “此次!”
  “海寇亦不能容!”
  朱标厌恶他们辜负老朱的恩旨,朱标对他们自轻自贱,与倭国畜生为伍更是心生鄙夷。
  因此这些个海寇,此次同样不容饶恕。
  “吩咐下去,斩下倭寇头颅后,砍断其左脚拇指,塞在首级嘴中。”
  “一人头一脚趾,算三名贼首之功!”
  “是!”
  明白朱标这是防止属下士卒杀良冒功,汤和恭敬拱手后便也告辞。
  见朱标无甚交代,其余四人也纷纷告辞。
  只不过走出太子东宫,连同汤和在内的五个人,脸上神情却是各不相同。
  “伯温,你且等等我,给我出个主意.....”
  看着快步朝宫外走去的刘伯温,李善长因清点太子私产之事头大,想要和他商量一番。
  可听到李善长的喊声,刘伯温脚步加快的同时,没好气道:
  “在下也是重任在肩,安能为善长兄出谋划策?”
  “也多亏了善长兄,在下此次才能揽下平定倭寇的美差,在下才能成就后世美名!”
  听到刘伯温近乎是咬牙切齿,说出最后几个字。
  李善长知道刘伯温的麻烦比他更棘手,旋即似故意卖弄般,紧紧跟在身后。
  而看着争斗了一辈子的两个人,老了老了却还相互斗嘴使坏。
  汤和竟觉得有些好笑。
  “汤伯.....”
  “嗯?”
  听到常茂的声音,汤和缓缓转身。
  “贤侄,怎么了?”
  “汤伯,侄儿请您求求殿下,让侄儿随您一同前往江浙杀倭吧。”
  “我父开平王运气不好,一辈子都没赶上以斩敌首级论功行赏的好时候。”
  “若是侄儿错过此战,将来地下遇到我爹,我爹还不把我脑袋敲碎?”
  看着常茂那张很是憋屈的脸,汤和更觉一阵好笑。
  他说的也对,若是常遇春还活着,听说有斩敌首级论功行赏的好事,那肯定挨个找勋贵将帅说好话,请求领命。
  毕竟常十万那个杀才最不可能放过此等美差。
  “贤侄,太子殿下虽未正式授你龙骧卫统帅一职,可你却多次率领龙骧卫。”
  “这份殊荣可不是谁都有的。”
  “可是汤伯!”常茂一脸焦急,连忙说道:“侄儿乃常家长子,更愿驰骋沙场。”
  “蠢材!”
  不等常茂说完,汤和脸色一凝,怒声斥道:
  “你爹的悍勇你应该学,可你爹那直肠子可千万不能学!”
  “如今的天下和我们那时不同,太子也与陛下不同。”
  “你且老实待在太子身旁,将来少不了你驰骋疆场的时候。”
  “可....可是汤伯....”
  “我且问你!”见常茂还有犹豫,汤和表情郑重,看向常茂严肃问道:
  “叩阙击鼓的老妇蒙受何等冤屈可曾查清?”
  “购买兵器,送给倭寇的江浙商人可曾抓获?”
  “你常茂统领龙骧,协助殿下查明此案之功,不比杀几个倭寇更强?”
  “可是汤伯,查案不该是刑部,亦或是锦衣卫吗......”
  见自己怎么说,常茂这榆木脑袋就是不开窍。
  汤和气恼之下,抬腿一脚便狠狠踹在常茂的屁股上。
  那力道之大,竟直接将常茂踹了个狗吃屎。
  饶是在皇宫大内,汤和依旧指着摔在地上的常茂怒声骂道:
  “你个蠢货!让你留在太子身边便是对你的器重!”
  “你们常家除了太子妃,父子两代都是些直肠子!”
  “回去拜拜文殊菩萨,别他娘的就知道砍人!”
  “汤伯.....”
  语罢,不管常茂在身后如何呼喊,汤和理都不理径直朝宫外走去。
  也是目睹了方才一切。
  李景隆缓步上前,将常茂给搀扶了起来。
  “郑国公,何必非要杀倭呢?”
  “自是树立军功,将来好为殿下效力!”常茂直言道。
  “那如今留在殿下身边,不也是效力?”李景隆躬身为常茂掸去衣袍上的灰尘,继续说道:“你已经国公之位,何必在意这平倭的些许功劳。”
  “纵马杀敌,男儿本色,我虽暂管龙骧卫,可不能上战场,岂不无趣?”
  见常茂依旧一脸耿直,李景隆也在心中暗骂了一声蠢才。
  不过和汤和不同,他却依旧好声好气,为常茂解释道:
  “协助殿下经办此叩阙案,也算在朝堂之中立了威势。”
  “只要你统帅龙骧卫,将来殿下再次亲征,高丽战场、倭国战场,还有安南诸国,能少了你常茂从旁护卫?”
  “嗯.....”
  “殿下将你留在身边,乃是想让你将来在朝堂上,也有一席之地!”
  “没准殿下不日也要前往江浙,即便想要杀倭立功,不也有的是机会。”
  “你又何必惹怒汤帅,惹得殿下不悦?”
  常茂虽依旧不太明白朝堂的弯弯绕。
  可他还是能听明白话的。
  朱标留他在京,乃是另有安排。
  而且李景隆说,朱标或许会过些日子便会亲自前往江浙,他依旧有机会随朱标前往江浙杀倭立功。
  如此,他便也不急于一时。
  “多谢景隆。”
  “无妨,若论辈分你还是我长辈,可从小到大,我早将你视为长兄。”
  “那是!”常茂毫不介意,一把搂住李景隆的肩膀,随意说道:“无人之时,你我可兄弟相称!”
  同常茂一起朝宫外走去。
  可李景隆却觉得常茂属实是个莽夫。
  龙骧、豹韬乃天子亲军,如今职责乃护卫太子。
  连同他李景隆在内,不知多少人眼巴巴盯着这两卫的统帅一职。
  可常茂竟似毫不在意般,反而想要去江浙杀倭。
  亏得是那老妇所中之毒来自云南,沐英因此受到牵扯。
  不然的话,他李景隆有何资格暂管豹韬卫?
  现在他要做的,便是想法子坐稳豹韬卫统帅一职,成为朱标的太子近臣!
  太子东宫。
  听到朱标对李善长、刘伯温、汤和等人的安排,老朱犹豫再三最终还是赶了过来。
  “标儿,还未就寝?”
  “爹,您来的正好!”
  见朱标看到自己眼前一亮。
  老朱心中顿时升起一股莫名的兴奋,能被自家儿子需要,也算少见。
  只不过纵然心中得意,可老朱嘴上却依旧打趣道:
  “怎么?太子殿下有啥要吩咐咱朱重八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