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私情

  “常茂先前便继承开平王爵位,本就是我大明国公。”
  “而且诸将也很清楚,常茂之所以被贬为龙州侯,全因当时的胡惟庸暗中设计陷害。”
  “如今他已有军功在身,进位国公后便无人再说常茂乃是受开平王荫庇,他这国公之位便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可......”
  即便朱标说得很是有理,可常氏盯着圣旨注视许久,还是开口说道:
  “兄长这份名单粗略看来,终究还是有几份私情在里面。”
  “就比如谢成老将军因执掌鹰扬卫,洪武三年未能受封。”
  “今进永城侯自无不妥。”
  “可晋王中意谢家两女,若封赏过后便为其赐婚。”
  “不知道的还以为谢成将军是借自家女儿得的荣宠。”
  “还有魏国公、宋国公等更是没有太大赏赐。”
  “哪怕勋贵武将明白其中缘由,可粗略看来,未免不会让士林百姓非议兄长赏罚不明。”
  “嗯....”
  被常氏这么一说,朱标也觉得此次封赏名单的确私情的痕迹太重了些。
  微微沉吟后,朱标砸吧砸吧嘴,似有些厌倦般一手揉着眉心,缓声说道:
  “若是如此的话,恐怕还是要和先前一样,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做一场戏。”
  “兄长是说.....”
  朱标没有回答,而是直接提笔在圣旨上加上了郭英、王弼、吴祯、吴良等人的名字。
  “这些个老将军军功尚缺,然资历足够,进位国公也无人能说什么。”
  “而吴祯、吴良两位老将,当下对敌吕宋更是有功。”
  “进他们几人国公之位,自无不妥,也不会因只有封赏蓝玉、常茂等,有徇私的顾虑。”
  “只不过这些个老将军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他们进位国公之后,朝廷因顾虑他们将来再立新功,赏无可赏。因此日后便不会让他们统兵出征。”
  “可话说回来,对那些老将军来说。相比于将来不能随军出征,他们更愿意此时谢绝朝廷的爵位赏赐。”
  听朱标说完,常氏美眸微转,很快便也想明白了其中缘由。
  若是明摆着告诉郭英等老将,进位国公后便不能继续统兵,将来更不能随老朱或者朱标亲征倭国。
  不用想都知道,那些老将军说什么也要谢绝爵位赏赐。
  常氏也是出身将门,她自然清楚对军中老将来说,若是将来不让他们出征,那恐怕比杀了他们更加难受。
  “只是!”
  朱标似对这种做戏有些厌倦般,轻声叹气道:
  “明知诸将不愿进位国公,可孤偏偏还要封赏他们。”
  “此举倒是显得孤这个太子有些不堪了。”
  “当然不是!”朱标话音落下的瞬间,常氏当即开口否认道:“兄长此举怎会不堪!”
  “兄长此举一来能安抚诸将心中不平。”
  “二来,兄长既已提出那些将军有资格进位国公,纵然这些老将谢绝封赏,可他们心中还是高兴的。”
  “明白兄长顾念老将,那些将军心中自是感念。”
  “起码对这些老将军来说,他们身死之后自会被进位国公,甚至死后封王也不一定。”
  “提前将这份殊荣告知他们,众将高兴还来不及呢!”
  “只不过。”
  常氏指着受封名单中常升的名字,继续说道:“既然进了常茂的国公之位,那便不好再给常家太多殊荣。”
  “臣妾斗胆,请兄长划去常升之名。”
  看着常氏表情庄重,紧紧盯着自己。
  朱标自是明白常氏乃是考虑到自己这个太子的名声,故而有几分避嫌的意思。
  “常妹,孤进常茂、常升,给予常家最大的荣宠。”
  “乃是为了将来能让常茂、常升两兄弟成为朝堂上,制约文臣夫子的中坚力量。”
  “也是让他们兄弟两个成为孤肃清文臣夫子的一把利刃。”
  “所以.....”
  “兄长说笑了。”不等朱标说完,常氏表情严肃,语气却很是平缓说道:“常茂、常升,还有年纪尚小的常森。”
  “他们三人,兄长无论什么时候都能随意指使。”
  “又何必非要加荣,安抚他们三人?”
  “况且有臣妾这个太子妃在,常家又何必通过进爵来增加在朝中的分量?”
  “嗯.....”
  “兄长,常茂、常升他们能协助兄长,便已是万幸。”
  “殿下使唤他们,又何须恩宠在前?”
  “臣妾斗胆,求殿下将常升挪出此次封赏之列。”
  听到常氏这般坚持,朱标自是不好继续坚持。
  抬手便划掉了圣旨上的常升之名。
  一事落罢。
  就在常氏研磨,朱标重新抄录受封名单时,秦王朱樉带着锦衣卫蒋瓛快步折返了回来。
  “大哥?”
  看到朱樉,朱标知道他是来回禀崔莹莹之事。
  可看他欲言又止,眼中还有几分担忧的模样,朱标立时便警觉了起来。
  “难不成那崔莹莹当真是受人指使?”
  “嗯....”
  朱樉似有什么顾虑般不敢回答,旋即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蒋瓛。
  也是见朱樉如此。
  蒋瓛虽然在心底里骂娘,可无奈还是耷拉着脑袋冲朱标禀告道:
  “启禀太子殿下,那崔莹莹乃洪武初年进宫。”
  “当时国朝初立,入宫宫女审查不严,因此多有世家文臣、勋贵武将指派。”
  “所以......”
  “直接说!”
  听到蒋瓛言辞躲闪,半晌都没有进入正题,朱标很是不耐烦的出声打断道:
  “你只说那崔莹莹和谁有关!”
  “户部员外郎张平。”蒋瓛不敢犹豫,忙出声道:“其父乃前元户部尚书张昶。”
  “张昶?”朱标心中暗道一声。
  这张昶的确有些来头,后世影视剧中曾以他为原型,刻画了一位名叫吕昶的元朝旧臣。
  只不过和影视剧中,忠心辅佐老朱的吕昶不同。
  历史上的张昶心念故元,被老朱半强制性留在吴地担任参知政事一职,期间他一直心念旧主,甚至想着从内部瓦解吴军。
  那张昶先是上书让老朱纵情享乐,老朱不听。
  后进言劝朱元璋重刑法,破兼并之家,多陈厉民之术。
  为的便是让老朱的吴军失去人心,为复兴前元谋划。
  老朱念其有才多次饶恕。
  可张昶一日写下‘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八个大字,被时任检校头领的杨宪得知。
  故而。
  至正二十七年,老朱下令斩首张昶。
  只不过当时的老朱终究爱才。
  也感念张昶乃是对旧朝忠心不渝的臣子,故而便没有牵连其家人。
  只是让朱标没想到的是,张昶之子张平竟也秉承其父遗志,还想着为害大明。
  就在朱标略微沉吟之时。
  却见朱樉冲蒋瓛使了个眼色,紧接着蒋瓛眼神闪躲,甚至是带着许多恐惧般,以微不可闻的声音继续补充道:
  “还....还有.....”
  “靖江王朱守谦,也与那崔莹莹有所牵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