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除恶务尽

  闻言,一众将士大喜过望。
  而老朱看了眼燃起熊熊烈火的柳城,冲蓝玉沉声说道: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蓝小二,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吧!”
  “末将明白,太上皇放心。”
  见蓝玉严肃回答,老朱微微颔首便带着诸将以及各营将士朝大营走去。
  众人前脚刚走,蓝玉当即转身看向先锋营将士高声道:
  “灭绝岛上生机,不留半分活口!”
  “标下领命~”
  将令一出,先锋营将士关闭城门,解决柳城内的所有倭人。
  先锋营中,不少将士先前都曾在常遇春麾下效力。
  对杀降之事自然毫无心理负担。
  更何况蓝玉也是学到了朱标宽济下属的精髓,多次将倭寇欺辱中原百姓的畜生之行告知营中将士。
  所有如今,一听说能屠灭岛上所有倭人。
  先锋营的将士分担不觉得有半分不妥,甚至还有种大仇得报的爽快。
  三个时辰功夫,柳城大火也已渐渐消散。
  原本还算繁华的一座城镇,此刻只剩下满是灰烬的断壁残垣。
  而先锋营的将士认真排查每个屋舍,莫说是一个倭人,即便是鸡鸭牲畜也不留半个活口。
  “将军,柳城也已肃清完毕。”
  听到蓝诚的汇报,蓝玉表情严肃,认真反问道:“倘若有倭人藏匿地窖、密室,可能逃出生天?”
  “这....”
  蓝诚顿了数秒,但还是认真点头道:“定然是能。”
  “只是将军,密室、地窖这些素来隐秘,若想排查耗时必久。”
  “况且昨夜太上皇也已下令,今日便要发兵倭国本土,依末将看.....”
  “你以为如何?”蓝玉脸色愈发阴沉,冷声问道。
  蓝诚虽也注意到这点,但还是硬着头皮道:“依末将愚见,即便有倭人藏匿起来侥幸逃生,可也无关痛痒。”
  “不如回禀太上皇,就说岛上倭人均已清除干净,如此我先锋营也好同往倭国本土!”
  “当真是愚蠢之见!”
  蓝玉说着,拿起马鞭便朝蓝诚身上抽去。
  “大军临行前,陛下是怎么说的?”
  “此战求稳,不求速克!”
  “若如你所言,我军不管柳城如何,尽数前往倭国本土。那岛上侥幸活下来的倭人,将来阻断我军粮草运送路线又当如何?”
  “应.....应该不能吧。”
  蓝玉的顾虑,蓝诚不是不明白。
  只是蓝诚不相信今夜对马岛上侥幸活下来的倭人,真能组成游击散队,阻断大明的粮草运输路线。
  “将军,若岛上真有活口,也必然是百不存一。”
  “况且岛上兵卒尽除,即便活下来的也都是些百姓,他们应当没本事阻断我军粮草运输线。”
  “不可不防!”
  蓝玉应了一句,冲蓝诚继续道:“带领兵卒再次搜查一番。”
  “之后关闭城门,将士驻守。本将军请示陛下后,再行决断!”
  看着蓝玉跨马离开的背影,蓝诚当真不明白自家主将为何变得如此谨慎。
  担心对马岛侥幸活下来的倭人阻截将来的粮草运输?
  这原本就是杞人忧天。
  毕竟运送粮草都有将士相随,甚至多有将领统帅。
  莫说是柳城这些侥幸活下来的倭人百姓,即便是宗一男和松下义犬还活着,他们率领倭人武士恐怕也阻断不了大明后续的粮草运输。
  更何况出征倭国本土在即,自家主将竟不命营中将士回营准备,好几日后在倭国本土斩杀倭人兵卒,反而要将时间浪费在肃清对马岛倭人上。
  这属实蓝玉好战喜功的性格。
  只是虽是不解,但蓝诚还是带领兵卒再一次仔细搜查柳城各个街道。
  不多时,蓝玉也已返回明军大营。
  也就在老朱正同朱樉说话之时,蓝玉大步近前,郑重禀报道:
  “太上皇,末将以为对马岛上当留守些许将士!”
  “永昌侯不必担忧,小王已与父皇.....”
  抬手打断正要开口的朱樉后,老朱看向蓝玉道:“仔细说说。”
  “昨夜太上皇和诸将刚走,末将便带人前往了柳城的领主府。”
  “即便仔细搜查,却依旧寻不见对马岛的户籍册录。”
  “再加上一把大火过后,不少倭人均已烧的面目全非,甚至不能分辨尸体数目。”
  “所以末将不敢保证对马岛上真就没有倭人藏匿,侥幸存活。”
  “所以末将以为,当留下部分士卒,分别驻扎在柳城城门以及水井周围。”
  “仅需半个月,便能彻底肃清岛上倭人!”
  “为何是半月?”朱樉不解,当即发问。
  “秦王殿下,陛下先前也曾提到过,倘若一人不吃食物,或能活个十天半个月。”
  “可若是不喝水,估摸着七日都活不过。”
  见朱樉明白过来,认真点头。
  蓝玉再次看向老朱道,“还有一法也能证明柳城是否真有倭人藏匿起来。”
  “只需将食物、淡水随意放置在柳城街道。”
  “三五日后再去清点,便可见分晓!”
  “嗯。”
  听到蓝玉安排的如此细致,老朱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你来之前,老二正和咱商议此事。”
  “老二会率领雄武卫三千亲兵留守对马岛!”
  此话一出,蓝玉神情一顿,转而冲朱樉郑重拱手道:“秦王殿下高风亮节,末将敬佩!”
  “何谈敬佩,小王本就不是善战之将。”
  “能留在对马岛出一份力,也是荣幸之至。”
  “而且!”老朱打断二人,继续道:“昨日你从壹崎岛带回来的我朝百姓,暂且不好安置。”
  “出兵倭国本土在即,自是不能分调船只将他们送回咱大明。”
  “所以就暂且让他们留在此处,待运送粮草的舰船过来,再同船队一同返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