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新君之道,以柔克刚

  朱标这以柔克刚的法子,着实让那些个文臣有力没处使。
  和老朱刚猛独断不同,朱标看似平和甚至软弱,可隐约之中却让文官集团感觉,朱标这位新君温和的外表下,有着不输老朱的刚猛。
  “陛下圣明~”
  众人齐声跪拜,也算敲定了巡察御史并入吏部。
  同时,朱标轻咳一声,朗声开口道:
  “北境那边,尤有草原残部浪迹草原。”
  “朕有心彻底收拢草原各部。”
  “启禀陛下!”
  朱标刚一说完,户部左成明快步走至大殿中心,连忙请奏道:
  “陛下,如今太上皇领兵数十万前往倭国,旨在兴兵伐乱。”
  “六部之责尽在倭国战场,我朝所有粮储也均为保证征倭大军的辎重后勤。”
  “况且陛下登基之初也曾明言,年后我朝重心当在倭国战场。”
  “故而.....”
  左成明清了清嗓子,愈发郑重说道:“故而微臣以为,此时此刻断无法分兵分粮,安定北境的草原残部!”
  声音落下。
  不少官员看向左成明的目光有震惊,有诧异,更是振奋。
  全因左成明实在太勇了些。
  朱标还没说要带兵前往北境,可这左成明却提前将路给堵死。
  或许左成明没有旁的心思。
  但此举却也是文官集团对朱标这个新君的又一次试探。
  想到如今勋贵武将都已前往北境,不在朝堂。
  待左成明刚一说完,紧跟着便有文臣继续说道:
  “陛下,左大人所言甚是有理。”
  “况且草原残部终究只是故元余孽,成不了气候,于我大明而言也不过疥癣之疾。”
  “待诸将还朝,待我朝粮储再次丰盈之后,或可兴兵,安定北境!”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一时间,七八名官员齐齐跪地请命。
  见此情形,朱标倒也不恼,反而冲下方的詹同开口问道:
  “詹卿以为呢?”
  “臣不知!”听到朱标的声音,詹同忙拱手禀告道。
  就在朱标心中生起一丝厌烦,以为詹同这老小子不想得罪文官集团之时。
  却见詹同环顾周遭文臣,似意有所指,意味深长道:
  “臣乃一文臣腐儒,从未亲历战阵,自然不知道兴兵时机。”
  “陛下为太子之时,便亲自领兵,踏碎北元。”
  “于军阵要略,臣不及陛下远矣。”
  “如此,臣断不能恬不知耻,于军阵之事满口胡沁。”
  “啧~”
  待詹同说完,方才附议的百官不免有些咋舌。
  他们还真没想到,身为吏部尚书,近乎是文臣之首的詹同。
  此时竟骂的如此脏。
  讽刺他们不通军武却还厚颜无耻,置喙军政之事。
  “况且!”
  就在那些文臣看向詹同默默出神之时,却见詹同神情朗然,似带着几分不屑扫视众人后,继续说道:
  “臣身在吏部,军政之事实在没有臣多嘴的份儿。”
  “户部负责大军粮饷调度,兵部负责军卒调派。”
  “是否应对北境用兵,臣以为或可以询问户部、兵部!”
  待詹同说完,方才劝阻朱标的一众文臣也不好继续开口。
  而朱标也听得出来,詹同这是给自己出了个主意,让自己直接询问户部、兵部的两部尚书。
  毕竟就是否应该出兵北境之事,问询群臣。
  群臣之中,或有人想以文官集团试探自己这个新君。
  或有人想混迹在众人身后,心存法不责众的侥幸,同时又得一个劝阻君王的虚名。
  所以此时自然有诸多反对之声。
  可若是专门问询两部尚书,在明知自己有意发兵北境的情况下,两部尚书自然不敢明着反对。
  只不过!
  朱标本意就是想看看新朝之下,文官集团是否还敢结成朋党。
  至于什么时候发兵北境,甚至说该不该发兵北境,朱标压根不甚在意。
  “詹卿所言虽是有理,只是太上皇领兵在外,朕本年少,此时是否该出兵北境仍需诸位臣工出谋划策。”
  “诸卿不妨直言,朕自当广纳谏言!”
  待朱标说完,方才聒噪的一众群臣相继陈说此时出兵之弊端。
  片刻过后。
  见朱标依旧不下定论,始终都是静静注视着下方群臣。
  户部尚书李俨微微沉吟,还是出班开口道:
  “陛下,微臣以为或可以出兵北境!”
  “哦?”
  见朱标饶有兴致的盯着自己,李俨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
  “微臣以为,北境之内已无元庭,草原各部各自为政,不过些许散兵游勇。”
  “加之陛下半年前亲征北境之时,已招降不少草原部族,并将那些部族百姓安置于北平、辽东。”
  “草原残部见投我大明之部族安居乐业,心中自有钦慕。”
  “倘若陛下亲至,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未尝不能!”
  “李大人此言着实荒谬!”李俨刚一说完,礼部陈光等人面露憎恶,当即斥道:“陛下九五之尊,安能亲至北境?”
  “太上皇已领兵征讨倭国,你竟劝说陛下亲征北境。”
  “李俨,你究竟是何居心!”
  就在众人纷纷冲李俨发难,俨然将他当成乱臣贼子一般,怒声呵斥之时。
  却见李俨神色如常,环顾众人后转而冲一旁的王保保、纳哈出道:“齐国公,辽州侯,你二人本为北境战将,为何不言?”
  纳哈出刚想开口,一旁的王保保率先冲李俨拱了拱手,温声回道:
  “正如李大人所言,我二人本为北元旧臣,无论说什么都会被有心之人大作文章。”
  “说我二人存有私心,或直接诋毁我二人并非真心投效大明。”
  “因此,本将不敢多言。”
  “齐国公多虑了!”李俨说着,双手高举冲龙椅前站着的朱标拱了拱手,道:“陛下何等圣明,你等二人是忠是奸,陛下自有明断。”
  “倘若有人借两位之言,肆意诋毁,那岂不是不打自招,承认自己便是祸乱朝堂之佞臣贼子?”
  “既然如此.....”
  听出李俨这是提前给在场那些文臣打了个预防针。
  王保保也不墨迹,直接说道:
  “末将以为,此时正是陛下亲至北境,招降草原各部之时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