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杨贵妃秘史(12)

  玉真公主愁眉不展,目光投向琳琅时有几分隐秘的心虚。
  她深知皇兄的心思,有了沉鱼落雁的杨玉环仍不知足,又将天仙绝色的寿王妃惦念上了。
  此次中秋宴,玉真公主身负重任,便是在宴会结束将琳琅拦下。
  她奉皇兄之命,需想尽办法拖住寿王妃,让对方在偏殿休憩。
  尽管玉真公主觉得此等行径不好,但这是皇兄的旨意,她无法忤逆。
  寿王妃生得那么美,哪个男子能不心动?皇兄只是爱而不得。
  做好心理建设,玉真公主心中沉重的愧疚感消散了许多。
  然而,如今宫变骤起,太子竟然联合鄂王、光王谋反篡位。
  此刻玉真早已将李隆基的嘱咐抛诸脑后,唯一的念想便是安然无恙地脱身。
  两个时辰过去,喧嚣和厮杀声逐渐平息,仿佛一场暴风雨后的宁静。
  李瑁匆匆来接琳琅,看到她犯困的模样,一脸心疼地抱住她。
  “困了吧,今夜咱们不出宫,暂且歇在母妃的宫殿。”
  琳琅颔首轻点,此刻夜色如墨,幽深而朦胧,实在不适合出宫。
  玉真公主眼见李瑁的眼中唯有琳琅,心中不禁燃起一团怒火。
  这个侄子如此忽视自己这个姑姑,玉真不高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悦。
  “瑁儿,你怎能只顾着王妃,姑姑也受惊了,还有你父皇,状况如何?”
  李瑁对玉真公主的感情颇为平淡,毕竟武惠妃与玉真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
  玉真公主热衷向李隆基进献美女,这无疑触犯了武惠妃的大忌。
  玉真公主性子比较任性肆意,对侄子们不太关注。
  她只需讨好皇兄即可。
  “姑姑,父皇出事了,你快去看看吧。”
  李瑁面上一副恭敬的姿态,心中不以为然,他自然最关切琳琅。
  玉真公主闻此言,略带指责:“你们都在,怎么还能让皇兄出岔子呢!”
  李瑁眉毛微挑,眼神晦暗不明。
  李隆基突然中风瘫倒,这一状况犹如晴天霹雳,出乎所有人意料。
  这完全不在李瑁和李林甫的算计内,他们的胆子再大,无非是想太子倒霉。
  但李隆基突然瘫倒在地,嘴歪眼斜,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李林甫当机立断,将李隆基的中风直接算在太子的谋逆之举上。
  太子联合两王逼宫,致使陛下在惊惧之下中风了,理由合情合理。
  玉真不待李瑁多说其他,面色青青白白,急忙往外奔去,一颗心七上八下的。
  琳琅暗自冷笑,她没让老登早登极乐已经是仁慈之举了。
  有时候无尊严地活,比死更难受。
  “爱妃受惊了吧,我带你去休息。”
  李瑁以为琳琅吓到了,温言软语道。
  话毕,他将琳琅打横抱起,大步流星地朝安置的宫殿走去。
  琳琅将脑袋深埋在李瑁的胸前。
  宫人宛如雕塑一般垂首低眉。
  躬身侍立,不敢直视。
  琳琅毫无心事,早早入睡,李瑁匆匆赶往李隆基的寝殿。
  那里挤满太医,一个个如霜打的茄子般,愁眉紧锁,摇头叹气。
  杨玉环看着中风瘫痪、口不能言的李隆基,低头抹泪,满脸哀戚。
  杨玉环虽然不是心甘情愿地入宫,但她备受李隆基的宠爱,日子也舒坦。
  父母姐妹兄长皆承蒙陛下的恩赐,杨玉环还能在梨园担任教习,做喜欢的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隆基突然遭遇不测,杨玉环暗叹命运多舛。
  谢阿蛮拉住杨玉环的手,满脸沮丧,只能暗自叹息。
  皇帝本就年老体衰,老态龙钟。
  如今这般模样,怕是好不了。
  谢阿蛮有点担心以后的出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