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双修的苛刻条件

  反正英语好已经不是秘密,董晓丹也不打算再保留。
  大一的功课,对于董晓丹来说,压根就不是事。
  要不是考虑到不上课影响不好,董晓丹都想直接考试。
  董晓丹现在属于机械系自动化专业,N大到底是知名学府,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即使是自动化专业,所有机械方面的基础课全部要学。
  董晓丹把机械专业的课程全部研究了一遍,发现两个专业设置的课程,有许多重合的,尤其是基础课。
  那么是不是说,自己只要再多学几门功课,就可以把机械专业必修的课程也全部学完,这样是不是可以算双修了?
  而计算机方面与自动化方面也有很多重合的课程,如果把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学完且通过考试,是不是也可以拿计算机专业的文凭了?
  在后世,是允许这样的。
  但在这个时候,各方面制度还没有健全,不知道学校里敢不敢做这样大胆的尝试。
  于是,董晓丹决定去问辅导员李老师。
  虽然李老师还要到系里去汇报,但也不能越级,这是对他的尊重。
  上次申请外出授课的事过去没多久,就发生了英语考试得满分的事。
  这些震撼还没结束,这会儿董晓丹竟然又来了。
  李老师不确定地看着她:“修机械专业的课程,你可以试试,毕竟机械专业和我们自动化专业,都属于我们机械系,但你要跨系去学计算机专业,就有点麻烦。”
  最后李老师去系里询问的时候,同样,系里内部先讨论一番,然后再上报给学校。
  学校里经过一番讨论,最后认为,只要能完成规定的学业,既可以双修,也可以三修,甚至多修。而且不受四年学习时间限制,哪怕你在两年三年内完成学业,都可以给你发毕业证。
  但是,为了不让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随意报名,造成贪多嚼不烂的情况,所以,对这些双修,多修的学生,要有一定的限制。
  为此学校又讨论了一番,把初步意见上报教育部门,得到批准后就可按此执行。
  这个初步意见中规定,只有期末考试成绩达到年级前百分之五,每门功课均在八十分以上的,才可以选择双修。
  在选择双修以后的期末,达到同样的要求才可以选择多修。
  虽然上级部门的批复还没下来,但李老师告诉董晓丹,如果想双修或者多修的话,要做好比这要求更严格的准备。
  董晓丹答应了。
  看李老师一脸担忧的样子,董晓丹很是感激。
  李老师不知道,董晓丹想双修和多修的准备压根没有和任何同学商量。
  他以为好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毕竟今年的学生情况特殊,他们中有好多不仅是年龄大,家庭负担也重,能早一年毕业,就可以早挣钱,为家庭分担负担。
  于是班会的时候,李老师郑重提醒大家:“双修的条件很苛刻,即使你们能考到本专业的年级前百分之五,但你们也不一定每门功课能达到八十分,尤其是英语,你们自己估摸着能不能考到这么高。”
  同学们很是惊讶:双修?竟然有人打算双修?
  修那么多做什么?
  何况能顺利毕业就不错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力拼搏,能考上N大,一个个都多多少少有点自负,觉得自己很不错。
  可到了大学后,才知道,原来学的知识是多么的浅薄。
  好在大学设置了一些基础课,大学语文,英语,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高数等等。
  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因为基本功低,学起来还真不是很容易。
  尤其是英语,比其他的功课学起来都难。
  大学老师比中学老师讲得透彻多了,有不懂的还可以请教同学,所以其他功课还不成问题。
  成问题的就是英语,真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迅速提高的。
  八十分,多难啊。
  现在他们能在为六十分而努力奋斗。
  即使英语能考到八十分,那专业年级前百分之五容易吗?
  他们这个专业是两个班,一个班三十人,两个班就是六十人。
  这六十人中,要考到前三名,同时满足每门功课八十分以上。
  也就是说,双修的人最多只有三个人。
  而且双修后万一跟不上,成绩很差,还会影响毕业。
  所以,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险。
  回到宿舍,同学们开始感慨:“你们说,是不是真有人会选择双修?”
  董晓丹觉得这不是需要保守的秘密,就答道:“当然有了,我就想双修,这样可以多学一点别的专业的知识,我觉得也很有意思的。”
  庄小枣立刻抓住董晓丹的手:“说实话,刚刚李老师在讲条件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想到你。”
  “对对,晓丹你试试,你英语那么好,八十分压根没问题。”叶星珺也鼓励她。
  宋鸣凤立刻冷笑:“只有一个英语条件么?”
  意思是还要本专业年级前百分之五,两个班排名前三,容易么?
  就你一个人在努力学习?
  谁不是把握机会拼命学?
  宁文琪年纪小,她一听宋鸣凤的话就不舒服了:“那她至少也已经有一个条件满足了,我们连一个条件都还悬呢。”
  毛天林想了想:“你们说,这是不是只是一个噱头,到最后可能连一个人都满足不了。”
  “有可能。”徐秋霞说,“反正,我们就当听听吧,不要存这些多余的心思,还是好好把我们的本分功课学好,不要到最后,双修不成,还又影响了本专业的学习。”
  “秋霞姐,你这话很正确,我刚才本来还有点想入非非,现在决定还是本分点吧。”陈红不好意思的说。
  宋鸣凤没说话,但她抬头意味深长地看了董晓丹一眼。
  董晓丹的余光觉察到了,她装作无意中抬起头,正对上她的眼神。
  看来她也心动了。
  不过,一点也影响不了自己,没有人可以阻止她人的努力。
  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是针对一个人的,每个努力的人都可以得到同样的机会。
  接下来就发生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大学里只设一个学习委员,没有像高中,每门功课设课代表,但宋鸣凤主动去跟任课老师提出来,自己做了多年的老师,对教学工作比较熟悉,愿意做课代表,帮老师收发作业,分担老师的一些工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