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我能行,这是我的武器

  .
  隔天。
  平山车站举办了志愿军文工团慰问表演晚会。
  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
  慰问表演晚会与他们没有关系。
  那边喧嚣欢闹。
  这边...
  民夫队的民夫们在树林树林一处无声集合。
  人数不少,民夫队粗摸有着二十多名青壮。
  还有四位携带m1卡宾枪的北朝人民军战士,以及李长明带领的一个警卫班十人。
  警卫班的战士们咔咔咔地检查着手里的波波沙冲锋枪,m1加兰德,还有大转盘dp26轻机枪。
  民夫队民夫们肩挑背扛,一箱箱弹药、一包包炒面土豆、一筐筐药材药物...
  为什么有药物,原因是米军发动了细菌战。
  这细菌战,可不是三天两天就结束的事。
  而是持续了近乎一年的时间。
  对了。
  人类历史上只有两个国家发动过大规模的细菌战。
  有老兵知道另一个国家是谁么?
  话语转回。
  众人整装待发,其中也有背着两个鼓鼓背囊的广播员白露。
  “咔吱。”
  李长明检查着手里的bar自动步枪,将自动步枪递给一旁的战士。
  眼看所有人到齐,装备也检查就绪。
  李长明朝着民夫队队长点点头。
  民夫队队长随即看向肩挑背驮的民夫们出声说道:
  “出发!”
  于此...
  运输队出发了。
  目标:给前线送物资补给。
  为了隐蔽和防空。
  民夫队走得是山路。
  说是山路,其实脚下根本没有路迹。
  穿梭野林,翻山越岭。
  踩得是斜坡崎岖,踏得是枯枝败叶。
  行进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说话。
  唯有脚步沙沙,枯草树叶哗啦而过的细细声响。
  山野密林,不辨东西南北。
  有这么一支普通平凡的队伍,用双腿双肩运送着珍贵的物资补给。
  队伍的前头。
  三名志愿军战士和李珍英谨慎带路。
  队伍的中间,北朝人民军战士和民夫队成队。
  民夫队的后部。
  李长明带着绷着脸的白露,左右两位战士。
  队伍的最后头,五位战士垫底。
  运输队伍沉默地在山林里行进。
  枯燥、无趣,令人心生疲惫。
  时间悠悠。
  一个小时后。
  白露开始气喘吁吁了起来。
  她到底是体力不支。
  李长明看她满脸汗水,出声说道:
  “你把包给我拿吧。”
  白露抹了抹自己额头的汗水,拒绝着回道:
  “我能行。”
  “这是我的武器,怎么能让你拿!”
  广播员使用的是什么武器?
  很显然,白露不可能握枪,也不可能扛着巴祖卡。
  她的武器是广播机、广播稿件、战俘家信、文告通知、战地新闻、通行条令,甚至...
  还有非常精致的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在这个年代可是稀罕物。
  不得不提。
  49年时,上-海军管会接管大中华唱片厂,新华夏的唱片事业由此开始了。
  这个年头,流行的密纹唱片每面大约可录6首歌。
  不过之前也说过。
  志愿军战地广播员主要对米军宣传。
  由此可得...
  白露携带的黑胶唱片,大多数刻录的是外国英文歌曲。
  而广播员可不会只带一张唱片,往往需要携带许多唱片。
  唱片沉重,再加上其他东西。
  白露很快就撑不住了。
  她喘着气停在路侧,双手叉腰,不停地抹着汗水问道:
  “连长...”
  “还有多远啊?”
  李长明估摸着距离,笑着回道:
  “不远了,还剩三十公里吧。”
  不远了?
  那太好了!
  白露吐了吐气,扬起笑容回道:
  “还好还好,还剩...”
  突然。
  白露愣住。
  她傻眼地看着李长明问道:
  “你说还剩多少?”
  走大路,在地图上画一道线就行了。
  但是走山路,需要高高低低,绕来绕去。
  这三十公里山路,李长明觉得是小事。
  对于白露来说,简直不亚于西天取经。
  可队伍不停,她脚步也不能停。
  李长明可不会因为她一人,而命令队伍停下休息。
  白露呆呆一二。
  也顾不上羞涩了。
  白露赶忙解下背上的挎包递给李长明:
  “我...”
  “我实在撑不下去了...”
  “还是你帮我背吧...”
  在前线连队让连长帮忙背东西,怕是蓝天白云下仅此一份了。
  李长明顿时笑了起来。
  接过那挎包背在肩上。
  其实为了增加运力,几乎所有人都背满了物资。
  李长明现在背上也背着两袋土豆。
  不过李长明没有因为自己是连长而端着揣着,还是为白露减轻了负担。
  减轻负担后的白露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咬着牙继续跟上队伍。
  长长队伍的前头。
  李珍英头顶着一个竹筐,竹筐里也装满了药材。
  她并非娇嫩的白露,翻山越岭带头引路,倒没有那般艰难。
  只是就在行进之时。
  李珍英身侧的战士突然抬手握拳示意:
  “停!”
  李珍英脚步停下。
  她的身后,沉默行进众人脚步唰唰唰齐齐停下。
  原来,即将走出树林。
  前方,是一大片平原。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