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刘綎竟然还能更丢人?历朝皇帝都无语了

  朱元璋怒气冲冲地开口。
  “朕的脸都被你们这些混账后代给丢光了!”
  “朕白手起家建立大明,怎么就有你们这些不争气的后代?”
  “朱棣,就是你小子不会教育,一个个都变成什么样了!”
  朱棣唯唯诺诺,不敢说话。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已经有金幕了,将来如果你们这些后代还是这般愚蠢的话,朕怀疑大明都活不到两百年就要灭亡了!”
  这句话一说出来,在场的众人心中都是一跳。
  不到两百年?
  金幕之中的大明可是已经两百多年了。
  这不应该吧?
  但马上,众人又多想了一层。
  金幕确实给大明带来了突飞猛进,但也注定大明绝对不可能像历史上的大明那样了。
  更多、更剧烈的变化,正在大明内部发生着。
  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那大明提前灭亡确实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棣猛然打起了精神,高声道:
  “父皇,儿臣这就回去好好写书!”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刘綎心灰意冷,躲在帐篷里和两个女人厮混摆烂的时候,明、朝水师依旧在奋力作战着。】
  汹涌的潮水上,数百艘大明战舰缓缓随波逐流,上面的大炮不断轰击着。
  轰轰轰!
  巨大的炮弹飞出去,落在城头。
  顺天城面对大明水师这一侧的城墙守军,被压制得完全抬不起头来。
  小西行长见状,立刻派出一支军队冲向海滩,想要近距离对战船发动进攻。
  嗖嗖嗖!
  密集的箭矢犹如雨点般落下,直接把倭军冲在最前方的士兵们全部钉在了沙滩上。
  两三轮箭雨过后,倭军不得不狼狈撤退了。
  大明水师统领陈璘哈哈大笑。
  “这些倭人,自称什么水师天下第一,也不过如此嘛!”
  由于种种原因,陈璘麾下统领的战船不到原定大明登陆倭国战船数量的一半。
  但,也足以压制这座顺天城了!
  一直打到了傍晚,当潮水退去,明军水师战船才不得不离开顺天城外,返回附近的水师大寨。
  【当天晚上,刘綎和陈璘互派信使,约定第二天日落后继续攻城。】
  【第二天一早,小西行长见形势不利,再度派使者送出书信希望议和,却因为双方要求差距过大而被拒绝。】
  第二天的黄昏到来了。
  大明水师的战舰借助涨潮,又一次出现在了顺天城外。
  六百余艘战船分为两队,分别向小西行长驻守的顺天倭城和宇都宫国纲守卫的入江口发起进攻。
  黑暗中,火光和炮声不断。
  明、朝水军的战船上不断发射出石火矢、棒火矢、火矢、筒矢、半弓,一艘船射完就撤退由另一艘船替补。
  这种毫无休止的进攻,让顺天城中的倭军极为狼狈,疲于奔命。
  如此反复交替,终于拔除了距离顺天倭城大约十丈左右的海中栅木。
  这海中栅木乃是倭军为了防备明军水师而设立的海上城墙。
  当失去了海中栅木之后,明军水师直抵顺天城码头,大炮对着城内发动了猛烈轰击。
  轰轰轰!
  密集的炮弹接连不断,落在了顺天城内的大地上。
  无数房屋被炮弹击毁,四分五裂。
  还有许多倒霉的倭军,被从天而降的炮弹当场砸成肉泥。
  小西行长急急忙忙,在亲卫们的护卫下离开自己在射程中的房屋。
  才刚刚离开没有多远,一枚炮弹就飞了过来。
  轰隆!
  一声巨响,小西行长刚刚所在的房屋直接被炮弹命中。
  炮弹击毁了房屋大梁,持续不断的碎裂声后,整间房子轰然倒塌。
  小西行长差点被这一幕吓尿了裤子,大叫道:
  “跑,快跑!”
  不知不觉,明、朝水军已经与日军相战至三更。
  李舜臣快步来到陈璘身旁,大叫道:
  “大人,潮水即将退去,我们得撤兵了!”
  “再不撤兵,我们的战船都要搁浅了!”
  但陈璘不听。
  陈璘沉声道:
  “刘綎将军一定已经出兵,有他的帮助,我们水陆夹攻,一定能在今夜攻克这里。”
  只要攻克了顺天城,搁浅了也无所谓,反正过几个时辰潮水就又来了!
  此时,岸上的明朝陆军望见水军英勇奋战,都非常振奋,以及不解。
  “为什么我们还在这里看着?”
  “刘綎大人为什么还不下令出兵?”
  画面一转,一群被掳掠的朝鲜百姓也登上顺天倭城的城楼,对着外面大叫。
  “倭国人都跑了,天兵快来,我们丢绳子让你们攻上来!”
  所有人都跃跃欲试。
  但问题是,没有出兵的命令!
  三名身着白衣的朝鲜大臣李德馨、权栗、金睟几乎是冲进了刘綎的营帐之中。
  “刘提督,快出兵攻城吧!”
  “刘提督,破城在此一举!”
  刘綎一脸怒容,喝道:
  “那陈璘自己都能攻破顺天城了,还要本提督出兵做什么?”
  “滚出去,都别来烦本提督!”
  【黄昏时分刚刚开始攻击时,刘綎打算先让水师消耗倭军,并未出兵。】
  【等到三更时分胜利在望,刘綎又觉得水师功劳过大,不愿意出兵支援。】
  【此时,潮水退了。】
  退潮后,诸多大明水师战船搁浅在了沙滩上。
  小西行长见状跳了起来,大叫道:
  “出击,灭了这些明人!”
  无数倭军蜂拥而至。
  由于战船搁浅无法移动,大明水师失去了最大的防守依仗。
  短短一刻钟时间,双方攻守之势顿时颠倒。
  无数大明水师将士,被倭军疯狂屠杀。
  而就在不远处,大明的陆军营寨,却没有一兵一卒出现!
  天亮了。
  沙滩上,几十上百艘大明船只搁浅着。
  在船上,周围的沙滩上,到处都是被倭军虐杀的大明水师将士身影。
  他们从前一天的黄昏一直奋战到了三更时分。
  他们险些就凭一己之力攻破了城池。
  他们距离胜利曾经是那么近。
  但现在,他们全都死了。
  “刘綎,你这个狗东西,滚出来见我!”
  陆军营帐之中,水师提督陈璘暴怒如狂,一脚踢开了刘綎的亲卫队长,直接冲了进来。
  正在和两名女子厮混的刘綎大惊失色,慌忙站了起来。
  陈璘指着刘綎的鼻子大骂。
  “你为何不出兵?”
  “你知不知道你害死了多少大明水师将士?”
  “你这废物东西,老子要向陛下弹劾你!”
  刘綎自知理亏,脸色如土,只能唯唯诺诺。
  【此次失败之后,大明水师不得不进行为期五天的暂时休整。】
  【十月五日,刘綎陈璘约定,在十月七日继续进攻。】
  【十月六日,刘綎收到中路军董一元战败的情报,并得知岛津军的先锋部队已经抵达城外十五里地,于是便立刻下令撤退。】
  【十月七日,晨。】
  早潮涨起的时候,大明水师再度浩浩荡荡而来。
  水师提督陈璘站在战船甲板上,表情坚毅,自言自语。
  “这一次定要攻克这倭城,给前几天战死的兄弟们报仇……咦?”
  陈璘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大明陆军大寨上。
  这座大寨,此刻到处都是灰烬,一片废墟。
  “……”
  李舜臣也是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才道:
  “大人,我没有收到倭军出击的消息,恐怕这是刘大人……主动撤退了?”
  陈璘勃然大怒。
  “这个混账东西,他竟然跑了也不告诉本提督一声,气煞我也!”
  【十月八日,陈璘再次独力率领水师进攻倭城,最终不克。】
  【心灰意冷的陈璘只能带着大明水师撤退。】
  【至此,大明本次南下的东路、西路、中路和水路,总计四路大军,全部无功而返。】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无语了。
  【秦始皇嬴政:朕真的很想知道,这个朱翊钧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任用的这四个草包?】
  【汉高祖刘邦:这个西路军提督刘綎真他娘绝了,又爱抢功,又贪生怕死,又喜欢卖队友,这蠢货不能是朕的后代吧?】
  【光武帝刘秀:这刘綎绝对和咱们大汉皇族没有任何关系!】
  【昭烈帝刘备:真绝了,四路之中最蠢的刘綎怎么偏偏姓刘呢,怎么就不姓曹或者姓孙呢?】
  【魏武帝曹操:???刘大耳,你的后人丢脸,别想着转移话题!】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吐出一口气,摇了摇头。
  “这个朱翊钧的用人,真是……”
  霍去病毫不客气地评价着。
  “董一元和刘綎,两个纯纯的废物。董一元是蠢,刘綎是又蠢又坏!”
  打仗的人最恶心的是什么?
  就是刘綎这种卖队友的人!
  本来就要和敌人殊死搏杀,这时候队友还把自己给卖了。
  谁也受不了!
  卫青吐出一口气,道:
  “大明水师提督陈璘还是非常英勇善战的,麻贵……嗯,至少在四人之中也算中规中矩吧。”
  “若是西路军提督是麻贵,应该就能配合陈璘把顺天城打下来了,不至于一无所获。”
  汉武帝点了点头,道:
  “谁说不是呢?那些废物将领,就不应该让他们出现在战场上!”
  说完这句话之后,汉武帝似乎想起了什么,表情变得有些微妙。
  金日磾站在汉武帝的身边,闻言心中微微一动。
  其实就在汉武帝的朝代,也有这样一个将领。
  “飞将军”李广!
  李广这个人,作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每次匈奴人入侵,李广都能把匈奴人打得屁滚尿流。
  但问题在于,等到大汉反击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每一次李广出击匈奴,都一定会迷路!
  霍去病、卫青都已经大杀特杀,得胜归来了。
  李广还在草原上像没头的苍蝇一样瞎转悠,和空气斗智斗勇呢。
  汉武帝其实也挺器重李广的。
  但没办法。
  李广这家伙,只要是主动出击,那就是纯纯零作用一个。
  金日磾心中也不由有些好笑。
  陛下啊陛下,你口口声声说不让废物上战场,却又每一次都坚持让李广出征。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刘据同样也想到了李广。
  但作为太子,刘据想的就更深了一层。
  “父皇坚持用李广和李敢父子,应该就是希望李家父子能成长起来,在军队之中制衡一下卫青舅舅和霍去病兄长。”
  “可惜,李广没有这种本事啊。”
  “等等,按照父皇的心性,他是不会允许舅舅和兄长做大的。”
  “该不会,父皇打算对他们两个下手了吧?”
  一想到这里,刘据的脑门直接就冒出了汗水。
  武周世界之中,武则天忍不住笑出了声。
  “制衡,制衡,哈哈。”
  “这个朱翊钧,简直就是制衡入脑了。”
  长平公主坐在一旁,闻言非常及时地接话。
  “您的意思是,这四路提督的人选就是朱翊钧故意这么安排的?”
  武则天微笑着缓缓点头。
  “当然。若是朕没有猜错,麻贵、董一元、刘綎、陈璘这四个人,应该是来自于大明朝中四个不同的派系。”
  “其中,刘綎和陈璘之间的派系恐怕还是相互敌对的那种。”
  长平公主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这样一来,刘綎的行为也就完全可以解释了。”
  正常人不可能不知道,战场上不出兵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
  刘綎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只为了意气用事?
  一个意气用事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大明南下四路大军其中一路的提督呢?
  所以事情的合理解释就是,刘綎这一派和陈璘那一派的矛盾已经根深蒂固,到了绝对不能允许对方获得任何功劳的地步。
  武则天嗯了一声,淡淡道:
  “这个世界上能身居高位者,几乎没有可能是傻瓜。”
  “如果他真的做出了傻瓜一样的行为,那背后一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
  武则天是谁?
  她可是从一个感业寺的尼姑,一步步逆袭成为大唐皇后,又成为武周开国女皇帝的存在。
  帝王权术这种东西,武则天绝对是登峰造极的存在。
  就刘綎这点小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武则天?
  狄仁杰站在一旁听着这番话,不由叹息一声。
  “想不到张居正才死了十五年,大明内部竟然就分裂到了这种地步。”
  “若是张居正还在的话,又怎么可能会是这个样子呢?”
  对于张居正这个未来的宰相同僚,狄仁杰自然是比较有感情的。
  武则天呵呵一笑,道:
  “这个朱翊钧,若是能重用张居正旧部,其实也到不了这一步。”
  “嗯,说不定倭国压根都不敢进攻朝鲜。”
  “事已至此,只能说朱翊钧是活该,罪有应得。”
  武则天凤目一扫,落在了长平公主身上。
  “长平啊,你要记住。”
  “为皇帝者,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遵循理智。”
  “绝对、绝对、绝对不能意气用事!”
  长平公主凛然受教。
  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吐出一口气,看向刘秉忠。
  “都准备好了?”
  刘秉忠笑道:
  “陛下放心吧,水师都已经在釜山集结完毕了。”
  忽必烈笑了笑,点头道:
  “好,这一次灭掉倭国,也算是大元为华夏尽的一份力了。
  刘秉忠点头道:
  “正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大元将来可是要出海的,倭国这个地方必须拿下。”
  如果从陆地争战的角度来看,倭国这个远离大陆的海岛无足轻重。
  但要是从海洋出发,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倭国可是和大元的朝鲜行省隔海相望,可以非常轻易地进攻朝鲜半岛上任何一个大元港口。
  不仅如此,一旦倭国水师变得更强,还有可能直接突入渤海,登陆并进攻大都!
  在已经明确知晓将来海洋也会成为世界各国争霸重要地点的情况下,大元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倭国这么一个国家存在的。
  忽必烈嗯了一声,道:
  “那就传旨釜山,让大军出发吧。”
  有了之前两次征讨倭国的失败,大元这一次的进攻还是非常慎重的。
  先是秘密派出了大量探子潜入了倭国之中,获得了不少情报。
  并且还对倭国发动了两次试探性的海上进攻,掌握了倭国的军队实力、战术等具体情报。
  眼下,万事俱备!
  忽必烈让刘秉忠草拟旨意完毕,盖上大印,让人负责去传旨。
  做完这一切之后,这位元世祖也是松了一口气。
  “大元,终于又要开始征战了。”
  在得到金幕之后,忽必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大元内部的制度改革上。
  这种改革相当艰难,甚至还引发了好几次内部的叛乱。
  但好在,凭借着忽必烈的魄力、刘秉忠等人的智慧以及金幕带来的大量帮助,大元的内部改革卓有成效。
  现在,也该到大元让这条世界线其他国家明白,什么才叫做华夏帝国的铁拳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丰臣秀吉死后,倭国内部经过了一番博弈,基本确立了新的政治格局。】
  画面中,德川家康的身影显露出来。
  【以丰臣秀赖生母淀殿为首,拉拢一批臣子,形成了“文吏派”。】
  【以丰臣秀吉正妃北政所为首,得到加藤清正等人支持的,形成了“武功派”。】
  【德川家康由于地位特殊身居五大笔头之首,获得了倭国在这段时间的执政权,成为了事实上的倭国宰相。】
  德川家康提笔写完一封信,对着面前的其他几个笔头、奉行开口道:
  “诸位都看一看吧。”
  其他几人看了一下,都点头表示同意。
  德川家康嗯了一声,道:
  “那就速速派人送往釜山吧。”
  很快,这封信就被送到了釜山,并陆续由加藤清正、小西行长、岛津义弘等前线将领所传阅。
  镜头显露出了信上的一行字。
  “……当速速撤军,前往釜山浦,尽快回国。”
  【此时的德川家康等人还不知道,四路明军的南下进攻都遭受了失败。】
  【巧合的是,在明军失败撤军后,丰臣秀吉的死讯也终于被大明方面得知。】
  【此时明军因失败而不愿再战,同时各路明军领兵将领也希望尽快通过议和让倭军撤兵,好营造大捷的假象以向大明朝廷报功。】
  【倭军方面,统治者的更替让许多大名诸侯无心再战,希望回到倭国之中参与到政治博弈之中,获得更大的权力。】
  【同时倭军虽然击退了明军,但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明军持续的进逼下保有朝鲜任何一寸土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和倭军的议和就成为必然。】
  大明西路军提督刘綎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画面上。
  “什么,小西行长要三十万两白银才肯退兵?”
  “这个家伙怕是穷疯了吧?”
  刘綎破口大骂,表情非常激动。
  在刘綎面前,几名心腹面面相觑,干咳一声。
  “提督大人,若是时间继续拖延下去,朝廷恐怕就要知道咱们这边战事不利的情况了。”
  “提督大人,别忘了陈璘那老小子,说不定他弹劾您的奏章都已经在路上了。”
  刘綎哑口无言,半晌之后垂头丧气地开口。
  “三十万两就三十万两吧,本官给他就是了。”
  “告诉小西行长,拿了钱之后,立刻滚……咳,离开顺天!”
  心腹对视一眼,又道:
  “提督大人,小西行长还说了,由于之前您曾经想要活捉他,他现在不太敢相信咱们的话。”
  “他要求大明方面必须派出六十个人去他那里当人质,其中至少要有六个人是参将级别的。”
  刘綎大怒道:
  “六十个人当人质,还要六个参将?他想得美!”
  但刘綎终究还是忍住了,哼了一声。
  “那就派六十个人给他,让随便找几个把总千总冒充参将也就是了。”
  “对了,他也得派人质过来啊,告诉他,得派一百个!”
  心腹哑然片刻,道:
  “小西行长说了,他会派五个人质过来。”
  “五个?”刘綎大怒道:“这个倭人,竟然这么藐视本提督和大明?”
  六十个人质对五个人质,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心腹露出为难的表情,道:
  “小西行长说了,三天内,三十万银子和六十个人质必须到位。”
  “不然的话,他就再死守顺天城一个月。”
  刘綎闻言,顿时哑然。
  片刻之后,他无精打采地开口。
  “好吧好吧,赶紧都给他送过去,让他赶紧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