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刘彻的晚年和逝世,这视频居然还在播放?

  萧何沉吟片刻,开口道:
  “会说话的,当年都被陛下您杀了。”
  “罪名是妄图蛊惑陛下。”
  刘邦脸色顿时变得僵硬。
  萧何这个老东西,没事干就喜欢拆台是吧?
  朕记下了。
  几秒钟后,刘邦若无其事地笑了笑。
  “唉,人老了就是容易忘记事,你们说对不对啊?哈哈哈。”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连连点头。
  几十上百颗脑袋不断上下摆动,蔚为壮观。
  刘邦咳嗽一声,道:
  “好了,说回正题。”
  “你们觉得刘彻应该选一个什么样的皇子当继承人呢?”
  “诸位卿家尽可畅所欲言,反正朕的太子都选好了。”
  刘恒不假思索地开口道:
  “应该选一个愿意休养生息的。”
  萧何赞同地开口:
  “绝对不能选一个还想要继续开战的。”
  陈平想了想,道:
  “还得选一个拥有足够政治智慧,不,应该拥有超强政治智慧的人。”
  刘邦咦了一声,道:
  “陈平你这话是为何啊?”
  陈平解释道:
  “刘彻陛下是真正的千古大帝,他麾下的这些臣子常年与其接触,同样也被刘彻陛下打磨成为了极为出色的人才。”
  “不是拥有超强政治智慧的人,是非常难以驾驭的。”
  刘邦点了点头,赞同道:
  “是啊,这也是那么多金幕视频中,王朝的第二代皇帝总是很容易成为败家子的原因。”
  在华夏的很多朝代,开国皇帝就是整个朝代最强的皇帝。
  而那些开国群臣们,在这位最强皇帝麾下效力,经年累月被调教,水平同样也是非常高的。
  第二代皇帝一上来,面对这群水平极高的大臣……
  简直就是刚出新手村的小号,碰上了一群满级世界服前百名大佬。
  一个不注意,分分钟就被这群老油条玩死。
  刘邦不由看了刘恒一眼。
  历史上,刘恒竟然能和陈平、周勃这些开国老油条对阵,有来有回。
  这何尝不是一种高水平的体现?
  如今有了金幕的教育,想来刘恒将来会变得更加睿智。
  大汉的下一代,应该是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刘邦想到这里,嘴角不由翘了起来。
  再看向金幕,刘邦心中少了许多焦急,更多的是好奇。
  刘彻这家伙,会选什么样的皇子作为继承人呢?
  这个问题,甚至连汉武帝本人都很好奇。
  另外一个西汉世界中,汉武帝开口对卫青道:
  “你觉得朕会选择皇子之中的谁作为继承人?”
  卫青不假思索地开口道:
  “皇长子刘据。”
  汉武帝眼珠子一瞪:
  “朕问的是金幕!”
  卫青脸色不变,开口道:
  “臣只选皇长子刘据。”
  汉武帝直接翻了一个白眼。
  卫青这个家伙,以前还毕恭毕敬的。
  最近是越来越喜欢和朕顶嘴了。
  简直岂有此理!
  吐槽归吐槽,汉武帝自己思考了一会之后,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好像除了刘据之外,就真的没有什么人选了。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如今这个世界线之中,汉武帝的儿子都是非常多的。
  但没有任何一个儿子能让汉武帝百分之百的满意。
  如果说刘据只能勉强有个七十五分的话,那其他的儿子们,连一个六十分及格的都没有。
  这就很尴尬了。
  归根结底,还是汉武帝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太少了。
  白天忙于国事,晚上享受美人温柔乡。
  孩子又多,十几个儿子。
  除了刘据作为太子还能经常和汉武帝见面,勉强算是能接受一点耳提面命。
  其他的儿子,大部分都只能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时才能和汉武帝见一面。
  就这种见面频率,妥妥的留守儿童都不如。
  有娘生没爹教,成材的几率低得可怜啊。
  汉武帝呼出一口气,无语地笑了笑。
  “朕果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啊。”
  卫青听到这一句,也不知道该说些啥好。
  总不可能说“陛下,您说得对”吧?
  君臣两人陷入沉默,继续注视着面前的金幕。
  【对已经步入生命晚年的刘彻来说,选择太子将是他对整个大汉帝国的最终交代,同时也是他的霸业能否存续下去的保证。】
  【皇帝已经打算挑选太子的风声,在大汉各地不胫而走,许多皇子都开始蠢蠢欲动。】
  燕王刘旦得知消息,大喜过望。
  “父皇这一次挑选太子,本王身为长子,岂能错过?”
  截止目前,老皇帝刘彻一共有六个儿子。
  长子就是前太子刘据。
  次子是齐王刘闳,在成年获封齐王没几年就去世了。
  三子就是这个燕王刘旦,如今刘彻还在世的最年长儿子。
  刘旦赶忙上奏疏给刘彻,表示愿意回京担任皇宫守卫。
  这奏疏看似委婉,实则明显。
  如今每日里给刘彻担任守卫的,不是霍光就是金日磾这样真正受到刘彻信任的核心重臣。
  若是刘旦真的能负责刘彻的守卫,太子之位也就板上钉钉了。
  这种伎俩对于汉武大帝而言,无疑是过于低级了。
  刘彻看完奏疏之后拍案大怒。
  “刘旦这个蠢材!来人啊,去把燕王府送奏疏来的狗腿子杀了,脑袋送回去给刘旦。”
  “再削掉他三个县的封地,让他好好清醒清醒!”
  刘旦就此出局。
  刘彻的第四个儿子是和刘旦同一个母亲的广陵王刘胥,他天生神力,十几岁就能赤手空拳打死虎豹等猛兽。
  但刘胥属于只有肌肉没有脑子的类型,刘彻非常不喜欢这个儿子。
  刘胥在看到自家同胞哥哥刘旦的下场后也老实了,不敢做什么小动作。
  但刘胥本身是在封地而不是在长安,既然什么都不做,就等于直接放弃了皇位的争夺。
  第五个就是李广利的侄子,李夫人所生的昌邑王刘髆。
  刘髆本来还是挺聪明的,因为母亲的缘故,刘彻对这个儿子也算不错。
  当然,那指的是李广利没有投降匈奴之前。
  有趣的是,当李广利投降匈奴导致全家被杀后不久,本来身体挺好,也足够年轻的刘髆在第二年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大汉朝廷对外的说法是刘髆“暴病而亡”,但真正的死因嘛,至少所有知情者都讳莫如深。
  再然后,就是刘彻最小,也是唯一一个尚未封王的六儿子——刘弗陵。
  刘弗陵是钩弋夫人所生的,今年才刚刚八岁。
  都说爹娘爱幼子,这句话在刘弗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各种镜头不断走马灯一般闪过,都是老刘彻、钩弋夫人和刘弗陵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情形。
  【已经成年的五个儿子,三个已经过世,两个是烂泥扶不上墙。】
  【幼子刘弗陵因还未成年,便成为了唯一一个还能指望得上的继承人。】
  【刘彻别无选择。】
  【在刘据死后,刘彻就已经下定决心,立当时只有四岁的刘弗陵为太子。】
  【但刘彻也非常清楚,自己已经将近七十岁高龄,基本不可能活到刘弗陵成年并接掌皇位了。】
  【刘彻需要一个人来掌控刘弗陵成年前的大汉朝堂,让刘弗陵有足够的时间成长起来,最终接管皇位。】
  看到这里,秦始皇摸了摸下巴,陷入沉吟。
  “这倒是个麻烦事。”
  扶苏笑道:
  “父皇觉得,这个人选要怎么选?”
  秦始皇笑道:
  “这个很简单。”
  “首先,选一个在朝堂中没有什么根基,甚至是群敌环伺的人。”
  “其次,选一个刘弗陵二十岁时应该也差不多会死掉的人。”
  “最后,再选几个能限制这个托孤重臣的人。不能只有一个托孤重臣,至少也得四五个人,好让他们内斗。”
  “做完这一切,就可以听天由命了。”
  扶苏一开始听着还是满脸佩服,听到最后一句话感觉到不太对劲了。
  “听、听天由命?”
  秦始皇看了一眼扶苏,道:
  “傻孩子,你真以为世界上的事情是可以算得清清楚楚的?”
  “人是会变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动。老人会死去,新人会成长。”
  “刘彻纵然能算计得了老臣子们的一切,那些还在基层,还未成长起来却注定会在将来的朝堂上大放异彩的新人,他怎么算计?”
  “纵然是千古大帝,也不可能算计得了一个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
  “刘弗陵若是十七八岁,甚至是十五六岁,刘彻的安排都足以让他顺顺利利成年登基。”
  “可他才八岁啊,这确实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汉初世界,刘邦懒洋洋地打了一个哈欠。
  “呵呵,这个刘彻,都已经被窦漪房治过一次了,竟然还要立少帝。”
  “哼,等大汉被那个什么钩弋夫人搞得乱七八糟,刘彻在九泉之下就老实了。”
  自从看了金幕中的吕后称制,窦漪房压制刘彻,刘邦对大汉朝的太后们就有了非常深的忌惮。
  大汉的事情,就应该由大汉刘氏皇帝说了算。
  你们这些个吕氏、窦氏女人骑在大汉皇帝头上拉屎,算什么?
  就算你们是刘氏皇帝的亲娘和祖母,最高的皇权也应该掌握在刘氏皇帝手中,和这些女人没有任何关系!
  刘恒同样也眉头紧皱,道:
  “也不知道这个钩弋夫人家族的外戚是怎么样的。”
  “若是卫青霍去病一般,还算大汉之福。”
  “可如果是李广利这种,那就是大汉之祸了。”
  萧何赶忙安慰忧心忡忡的父子两人。
  “陛下、太子不用着急,这已经是历史上未来之事,着急也无法改变。”
  周勃嗯了一声,道:
  “就算钩弋夫人真的把大汉弄灭亡了,咱们这些开国先祖们也只能吸取教训。”
  刘邦刘恒瞬间将目光聚焦在周勃脸上。
  会说话你就多说点!
  周勃傻眼了,冷汗滚滚冒出。
  好在,这个时候金幕中传出的声音吸引了众人注意力。
  【刘彻选定的辅佐之臣,早在巫蛊之祸刚刚结束时就已经有了苗头。】
  趁着众人转头去看金幕的时候,周勃偷偷地擦了擦汗。
  娘的,下次可不能乱说话了。
  差点就要命了!
  金幕中,刘彻坐在御书房中,闭目不语。
  霍光迈步走了进来,对着刘彻道:
  “陛下,根据有司的情报,所有依附刘据作乱的犯人都已经逮捕。”
  “眼下各法司可以用来审讯的吏员人手严重不足,臣认为应该召回那些曾经在法司中履职的吏员,以尽快审结此次大案,安天下臣民之心。”
  刘彻嗯了一声,突然对着霍光开口道:
  “你对李广利怎么看?”
  霍光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从海西侯在叛乱之中所行诸事来看,他更多倾向于自保。”
  刘彻又问道:
  “桑弘羊呢?”
  霍光又道:
  “大司农为陛下多年操劳,虽遭天下责难,实则对国家有功。”
  刘彻再问道:
  “金日磾又如何?”
  霍光答道:
  “金日磾虽为匈奴人,但多年随侍陛下,忠心毋庸置疑,是大汉最大的忠臣。”
  刘彻露出笑容,拿起了手边的一幅画。
  “霍光,这是画工前不久刚刚画完的一幅画,朕赐给你。”
  霍光赶忙恭敬谢恩。
  巫蛊之祸刚刚告一段落,此刻还在朝堂上屹立的重臣中,霍光是地位最为尴尬的那一个。
  全天下人都知道霍光和霍去病的关系,更知道霍去病和叛乱太子刘据的关系!
  此刻刘彻能对霍光做出赏赐,别说是一幅画,哪怕仅仅是一根毛笔,都足以让霍光在这场超级大动乱中活下来。
  片刻后,霍光离开皇宫,坐上回家的马车,这才敢小心翼翼地将刚刚刘彻赏赐下来的画作打开。
  这画作上的图,单以画功而言,并无甚出奇之处。
  但仔细看一下内容,尤其是在看到右上角画作的标题后,霍光却愣住了。
  镜头随之移动,将标题放大出来。
  《周公辅成王朝见诸侯图》。
  霍光看着这行字,身体久久未动。
  画面一转,刘彻冷漠地看着面前的钩弋夫人。
  “赵氏,你可知罪!”
  钩弋夫人浑身颤抖,跪在地上。
  “陛下,妾身当真不知究竟犯下何罪,还请陛下明示!”
  刘彻冷笑一声,开口道:
  “死到临头,还敢嘴硬?”
  “来人,押入掖庭宫大牢!”
  几名如狼似虎的侍卫冲进来,拿住钩弋夫人,当场拖走。
  钩弋夫人一脸惶恐,一边挣扎一边大叫道:
  “陛下,妾身冤枉啊!”
  “陛下,弗陵儿尚且年幼,还请陛下看在弗陵儿的份上,饶妾身一命!”
  刘彻脸上的表情明显变化了一下,最终却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就这么看着钩弋夫人被拖走。
  良久,刘彻轻声自语。
  “子幼母壮,非大汉之福!”
  站在刘彻身后的金日磾和霍光两人脸色平静,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就好像刚刚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
  【在确定要册立刘弗陵之后,刘彻很快就找了一个理由,赐死了才刚刚二十岁出头的钩弋夫人。】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微微眯起眼睛。
  “这个刘彻,是真的很果断啊。”
  “呵呵,看来钩弋夫人的人品,他也信不过呢。”
  秦始皇登基时颇为年幼,朝政大权就是掌控在自家母亲,太后赵姬的手中。
  赵姬祸乱朝纲,私通嫪毐,再加上她的老情人吕不韦执政为相。
  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对秦始皇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以至于后来,秦始皇一直没有立后。
  如今金幕中播放的这件事情,无疑引起了秦始皇的共鸣。
  扶苏迟疑半晌,道:
  “可娘亲毕竟是娘亲,钩弋夫人再怎么样胡闹,也不会对刘弗陵的亲政产生影响吧?”
  秦始皇哼了一声,道:
  “那可说不准!”
  当年太后赵姬,和嫪毐私通生下两个儿子。
  嫪毐说要杀掉秦始皇,让两个私生子中的长子当秦王,赵姬何曾说过半个不字?
  母亲是伟大的,但有些女人可并不像天底下绝大多数母亲那样爱自己的儿子!
  大汉世界中,刘邦也震惊了。
  “好家伙,竟然这么干脆?”
  “有点意思,朕倒要看看,接下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莽何罗、莽通兄弟发动的刺杀,虽然因为金日磾的英勇阻挡而并未对刘彻造成任何实质上的人身伤害,但却无形中加速了刘彻人生的流逝。】
  【后元二年春,刘彻在巡游五柞宫时,再度重病卧床。】
  【虽然御医们紧急施救,使尽浑身解数,但也依旧无法阻止这位大汉至尊走向人生的终点。】
  一名御医极为沮丧地走出寝殿,对着外面等候的诸多大汉重臣轻声道:
  “诸位大人,已经……可以做好准备了。”
  众人对视一眼,表情各异。
  坦白说,在场每一个人都曾经想象过已经在位五十余年的刘彻如果死去,大汉的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但当这件事情真真切切,马上就要降临的时候,每一个人心中还是不可避免地涌现出几分茫然。
  这位前无古人的大汉皇帝,真的就要死了吗?
  一名刘彻的贴身宦官走了出来,对着殿外群臣道:
  “诸位,陛下召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觐见。”
  念到名字的四个人不敢怠慢,鱼贯而入。
  剩余的大臣们默然片刻,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同样在场的百官之首,大汉丞相田千秋的身上。
  他竟然没有被点名召见!
  田千秋倒是非常镇定,依旧笔直地站在那里,犹如一名正在放哨的卫兵。
  寝殿中,霍光第一个接近了刘彻的龙床。
  “陛下,陛下?”
  听着霍光的小声询问,病榻上的刘彻缓缓睁开了眼睛。
  此时的刘彻一脸病容,任谁都能看出来,这位大汉皇帝的寿命已经马上就要燃尽。
  “你们来了,甚好。”
  “朕,已经感受到皇考和太祖的召唤了。”
  作为非常合格的政治家和政客,在场的四名大臣同时流下了眼泪。
  剩余三人异常安静,完全没有开口的意愿,只由霍光负责询问。
  方才那名太监在呼唤众人的时候,名次是非常清晰的。
  霍光居首!
  霍光跪在龙床面前,垂泪问道:
  “若陛下当真……不讳,何人继承大统?”
  刘彻吃力地咳嗽了几声,似乎想要瞪一眼霍光。
  但他的身体已经被病痛完全掌控,就连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都难以完成。
  过了片刻,刘彻才缓缓道:
  “朕赐汝画作,汝当知之。”
  霍光身后的三人闻言,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们当然都知道在巫蛊之祸后霍光得到了一幅画,但从来没有任何人见过那幅画的内容。
  据说,连霍光的老婆和儿子都不知道!
  刘彻继续开口道:
  “当立少子,汝为周公。”
  寝殿中明明有五个人,此刻却只有刘彻的呼吸声在回荡。
  几秒钟后,霍光颤声道:
  “臣何德何能?”
  “金日磾忠勇双全,可担此重任。”
  说完,霍光磕头在地,等待刘彻答复。
  几乎是在下一秒,金日磾迅速跪了下来。
  “臣乃匈奴后裔,岂能为大汉周公?”
  “还请陛下圣裁!”
  刘彻沉默片刻,开口道:
  “把丞相叫进来罢。”
  很快,田千秋快步而至。
  “陛下,老臣田千秋在此。”
  田千秋说话时,明显能感觉到殿中气氛有些微妙。
  但这位刚刚上任没几年、出身大汉基层的老丞相却异常的淡定坦然,仿佛即将发生的事情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霍光往后迈了一步,让田千秋站在了最靠近龙床的地方。
  刘彻呼出一口气,艰难地开口。
  “朕将去,尔等可跪受遗命。”
  殿中五人同时跪下。
  “丞相田千秋,待朕去后,可迎刘弗陵登基。”
  “霍光为大将军、大司马,佐少主。”
  “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佐霍光理政。”
  “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佐朝政。”
  五人恭敬领命。
  很快,刘弗陵闻讯而至,跪在龙床面前,痛哭不止。
  这位年仅八岁的皇子,前不久刚刚失去了自己的生身母亲,如今又即将失去自己的生父。
  整座寝殿之中,也唯有刘弗陵的悲痛是发自真心。
  在刘弗陵的痛哭声中,刘彻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镜头逐渐拉远,父子两人的身影被五柞宫的大殿挡住,消失不见。
  【后元二年二月十四日,大汉朝第七位皇帝刘彻结束了他五十四年的统治,撒手人寰。】
  【谥号——武帝。】
  【刘彻,是东汉、西汉两朝最为出色的皇帝。】
  【在他的任上,汉朝历史性地实现了对匈奴的反击,洗刷了近百年的屈辱,夺取了匈奴人最为富庶的领土漠南草原与河西走廊,并多次出击漠北、西域,彻底粉碎了匈奴人在草原上的霸权。】
  【冒顿、老上、军臣三代单于励精图治之下最为强盛的匈奴帝国,就此退化回草原游牧民族的基础形态,虽然依旧拥有强大的骑兵力量,但再也无法对如当年的匈奴帝国般对汉朝时时刻刻进行一场灭国战争。】
  【对岭南、朝鲜的征服,是刘彻在秦朝的基础下发扬光大的结果,也是“汉承秦制”的绝佳诠释。】
  【对内,刘彻大力推行皇帝集权制度,以侍中们为首的中朝取代了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的外朝,使汉朝皇帝在刘邦逝去后第一次真正拥有了一言九鼎的地位和权力。】
  【曾经在汉朝历代先帝时期对皇权造成严重威胁的诸侯王,同样也在刘彻时代被彻底消灭,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正是在高度集权的基础上,刘彻才能集中汉朝国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强大匈奴帝国的战争,彻底摧毁了这个草原帝国。】
  【然而凡事皆有利弊,刘彻从除掉田蚡之后长达四十年的战争,先后整整八次的封禅,对大汉全体臣民造成了难以言喻的沉重负担。】
  【盐铁官营、铸币改革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种战争摊派、税赋,让大汉变成了真正的国进民退。】
  【在大汉获得历史上最为辽阔的疆域时,大汉境内的子民们同样也在承担着历史上最为繁重的徭役、税赋,以及各种贪官污吏和法家酷吏的盘剥。】
  【随着巫蛊之祸的爆发,汉朝自立国之后第一次站在了悬崖边上,距离亡国只有一步之遥。】
  【此时已经年老的刘彻却又表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智慧,在短短数年内初步化解了亡国危机,确保了将政权平稳地交给了自己属意的继承人。】
  【他也是本篇盘点视频之中最独特的一位皇帝。】
  ……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看着金幕中一行行滚动的字幕,表情颇为复杂。
  “刘彻这小子,居然还真敢这么玩啊……”
  “娘的,周公?”
  “他就真不怕这个霍光把他玩死了?”
  一旁的皇太子刘恒撑着下巴,缓缓点头。
  “难怪会在巫蛊之祸后留霍光一命,原来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好让刘弗陵登基了。”
  至于金幕中对刘彻的评语,两父子倒是并不算特别在意。
  反正这两父子早就知道,刘彻这小子是大汉最强的皇帝。
  也是上盘点视频唯一的一位,能被称为千古明君的败家子。
  爱咋咋地吧。
  刘邦哼了一声,颇为不满地开口道:
  “让霍光来当这个周公,分明就是在玩火!”
  “刘据和卫氏都被刘彻干掉了,刘彻还指望霍光能对他儿子好?”
  “娘的,把年纪最小的继承人交给自家仇人,亏他想的出来。”
  “败家子就是败家子!”
  按照刘邦的性格,早在刘据叛乱消息传来的第一时间,霍光就已经会死在甘泉宫中了。
  都结仇了,还留你命作甚?
  翻翻史书就能知道,得罪了刘邦的人,那可是从来都没有好下场的。
  咱们这位汉高祖,社会是社会了一点,但可从来不是一个胸怀开阔的人。
  本着对自家亲孙子的回护,刘恒还是想要给刘彻开脱一二。
  “父皇,其实让霍光来当这个周公也不错,他可是真正的孤臣啊。”
  前太子刘据一脉和卫氏一族的势力,在巫蛊之祸后全部都被清除得干干净净。
  新在朝堂掌控大权的人,全部都是踩着刘据、卫氏一派的尸体上位,他们不可能对霍光这个余孽有任何的好感。
  霍光别无选择,只能紧紧依靠少主刘弗陵这个皇帝,对刘弗陵最大程度的效忠,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而按照霍光的年纪,等刘弗陵成年之后,霍光已经是一个六十岁的老者了。
  那时候的霍光必然离死不远,纵然能大权在握也活不了几年,阻碍不了刘弗陵亲政掌权。
  这个安排在刘恒看来,还是非常精妙的。
  刘邦摇头道:
  “天真!”
  “霍光手里掌握的是什么,你好好想想。”
  “刘彻让他当周公,周公当年就是没有王冠的周王!”
  “霍光手里既然有了皇权,那就有了大义。只要他能稳住,其他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你呀,就是太小看大义名分,太高看这些所谓的权谋了。”
  “不信,你等着看下去就是了。”
  刘恒沉默片刻,开口道:
  “看不下去了父皇。刘彻都死了,这一部盘点视频应该也就此结束了。”
  刘邦表情顿时凝固。
  过了好一会,刘邦才道:
  “他娘的,去把《史记》拿来,朕看看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恒干咳一声,道:
  “儿臣已经看完《史记》了,里面并未记载到刘彻的死亡,应该是该书写成之时刘彻还在世呢。”
  “司马迁受了腐刑,儿臣有点怀疑他应该是死在了刘彻面前。”
  刘邦:“……”
  一旁的陈平突然开口道:
  “陛下若是想要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其实可以询问一下后世其他王朝的皇帝们啊。”
  “之前金幕也说了,《史记》开创了华夏历朝史书的先河,想来其他朝代会有对刘彻陛下的记载。”
  “只需要通过金幕兑换一本后世朝代的史书,应该就可以了解全貌了。”
  刘邦大喜过望,一拍大腿。
  “陈平啊,还是你鬼点子多,朕这就发条弹幕和朱元璋联系联系……等等。”
  刘邦一脸狐疑地看着面前的金幕。
  “不对啊,你们看,这视频怎么还在播放?”
  “不是应该结束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