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太平军行动,向荣巨大打击,历朝皇帝对大清官风无语

  汉武帝的精准吐槽,让历朝历代的皇帝心中也不由有些好笑。
  【秦始皇嬴政:看得出来,太平军的军备明显不足,的确无法支撑他们打下桂林这样的省城。】
  【唐太宗李世民:始皇帝说得没错,你们应该也发现了吧?太平军其实没有太多的火药。】
  对付这种城池,火药炸城门是最好的选择。
  但太平军却一次都没有使用过。
  这只能说明一点,太平军压根就没有足够的火药!
  【明太祖朱元璋:没有根据地是这样的,但凡能有根据地,也不至于连稳定的物资供应都没有。】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这是因为咱们大清将士们奋战得力,让洪秀全这群贼匪根本就无法在大清内部立足。】
  【宋太祖赵匡胤:你可拉倒吧你,若大清当真有你说的这么好,压根就不可能有好几万人追随洪秀全起义好么。】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你大宋是历朝历代农民起义最多的王朝,你还有脸说朕的大清?】
  不知为何,两名皇帝在这相互怼了一句之后,都陷入了沉默。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阳朔县城,钦差大臣赛尚阿临时驻扎地。
  “救不回来了?”
  赛尚阿听着面前大夫战战兢兢的汇报,脸色极度难看,忍不住提起大夫的领子,怒吼道:
  “怎么就救不回来了!”
  大夫吓得魂不附体,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开口道:
  “钦差大人,乌兰泰将军的伤势实在是太重了,各种流毒入体。”
  “小的们已经使尽浑身解数,但真的无计可施了。”
  赛尚阿还打算再说些什么,面前的房屋中猛然奔出一名随从,噗通一声跪倒。
  “大人,乌兰泰将军他……为国殉职了!”
  赛尚阿脸色剧震,猛然冲入屋内。
  大清广州副都统乌兰泰躺在床榻上,一侧脚膝盖处血肉模糊,已经失去了生命。
  赛尚阿:“……”
  【乌兰泰在领兵抵达桂林城外后,多次身先士卒,指挥麾下兵马和太平军爆发激战。】
  【在太平军即将撤围前夕,乌兰泰于某次战斗中被太平军炮弹命中,膝盖受重伤,随后被送往钦差行在阳朔医治,并于数日后伤重死亡。】
  【作为赛尚阿麾下和向荣并列最能打,多次给太平军制造了巨大压力和麻烦的当世猛将,乌兰泰的死无疑是清军方面的巨大损失。】
  由于乌兰泰是死在后方的阳朔县城,太平军方面直到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知道这个消息。
  不管乌兰泰死没死,太平军放弃围攻桂林并转移的既定方针都不会改变。
  围绕着接下来的转进方向,众人又发生了争执。
  洪秀全觉得,既然在广西待不下去,那就回广东老家发展吧。
  广东作为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等多名主要高层的老家,只要杀回去,肯定能获得一大批的部众支持。
  而且在广州方面,还有一个近在咫尺的香港岛。
  如今香港岛可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大家都是信基督教的,若是能得到英国支持,那拿下广州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对于这个意见,杨秀清表达了反对。
  “天王,英国人的确是信仰天父上帝不假,但他们的国教可是所谓的什么‘圣公会’,和咱们崇拜的天父上帝格格不入啊。”
  这就要说到基督教的分支了。
  最开始,是西罗马帝国的天主教和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两大教派分立。
  到了宗教战争时期,又出现了路德宗、加尔文宗等新的教派,统称“新教”。
  统治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皇帝在三十年宗教战争失败后,不得不承认新教诸侯的合法性。
  至此,新教成为了和天主教、东正教并立的第三大教派。
  英国的圣公宗同样属于新教的一种流派,受英国国王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圣公宗之中后来又诞生了一批福音派新教徒,他们因在英国本土被迫害而大量移居北美殖民地。
  后来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倾国之力的支持下,这群福音派新教徒击溃了英国军队,建立了一个叫做“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
  杨秀清之所以反对去找英国人联合,还有一个很实际的原因。
  给洪秀全启蒙的那本《劝世良言》,本质上来说是新教的教义。
  但洪秀全把《劝世良言》来了一番超级大魔改,自认为是上帝的亲弟弟。
  再加上杨秀清、萧朝贵的“天父附体”、“天兄附体”,这些可都是任何其他基督教派都没有的内容!
  硬要说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属于基督教的什么教派,都不符合。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可以把他称为基督教在东方的超级魔改分支版本——拜上帝宗。
  问题是,英国人连自家圣公宗之中的福音派清教徒都无法容忍,直接打压到福音派不得不坐着六月花号跑去美洲避难的地步。
  人家又怎么可能承认你这个不伦不类,超级魔改加强版的“拜上帝教”呢?
  这时候跑去广州,结果很可能是英国人一边大喊异端,一边和清军联手剿灭太平军了。
  退一步说,就算是英国人两不相帮好了。
  广州可是大清对外贸易最重要的门户,没有之一。
  同为省府,在这个时代,桂林的重要性远远不如广州。
  太平军连桂林都打不下来,还敢去碰广州?
  这不是纯纯找死么。
  这一次,不仅仅是杨秀清反对,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也不觉得前往广州是一个好主意。
  杨秀清提出的,则是另外一个选择。
  湖南!
  首先,湖南是鱼米之乡。
  “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话,在大清可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太平军进入湖南,一旦能有所斩获,一直以来困扰太平军的后勤问题就能立刻得到解决。
  其次,湖南身处内陆,相较于两广而言,这里驻守的兵力本身就是比较孱弱的。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清廷还陆续从湖南抽调了许多兵马,进入广西围剿太平军。
  此时太平军进入湖南,当地剩余的清军都是弱鸡,很难像在广西这样抵挡太平军的步伐。
  杨秀清沉声道:
  “以我之见,攻克长沙的难度,可比攻克桂林要低很多很多!”
  洪秀全原本有些不情愿,但听到这里,不由怦然心动。
  桂林打不下来,享受不到广西的花魁。
  那打下长沙,享受享受长沙的花魁也不错啊。
  都说湘妹子非常火辣……
  洪秀全终于露出笑容。
  “好,那就这么决定了。”
  “咱们就前往湖南吧。”
  【汉武帝刘彻:坦白说,若不是这一段,朕很难想象太平军居然和西方有那么密切的联系。】
  【唐太宗李世民:这有什么的,佛教不也是外来教派吗?你看现在佛教不也被咱们华夏给本土化了嘛。】
  【明太祖朱元璋:是这个道理。华夏文化本身是有其先进性在的,任何宗教只要进了华夏,很快就会拥有浓厚的华夏特色,跟之前的原教义产生很大区别。】
  大明世界中,朱棣再度好奇地开口询问。
  “父皇,那明教和波斯的拜火教有很大区别吗?”
  朱元璋呵呵一笑,道:
  “几乎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区别。”
  就在朱棣想要接着问为啥朱元璋不改造明教的时候,朱元璋又淡淡地说了一句话。
  “所以,朕就把明教给连根拔起了。”
  朱棣:“……”
  一旁安静旁听的朱高炽在心中窃笑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那些外来宗教之所以在进入华夏之后变得那么的贴合华夏文化,可能并不仅仅是华夏文明包容性的问题。
  不愿意为华夏而改变的宗教,应该都像明教一样,被历史上的诸多帝王给杀到绝种了!
  察觉到这个事实后,朱高炽先是有些哑然,随后感觉到一股淡淡的心安。
  这才是咱们的华夏嘛!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太平军的高层们或许政见不同,但作为创业期的班子,他们在达成一致之后,行动力上是无人可敌的。】
  决议刚刚达成,太平军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做突围准备。
  和之前一样,太平军在突围的前两天,开始不间断地对最外围的那道清军防线发起进攻,尝试找出清军包围圈的薄弱点。
  到了农历四月初一这一天晚上,太平军大举出动了。
  洪秀全对着面前的诸多将官发表讲话。
  “诸位,帝兄告诉我,桂林如今已经是邪魔萦绕之处。”
  “若继续在这里盘桓,只会有更多的兄弟被邪魔拖入地狱深渊,成为路西法的仆从。”
  “我们将前往湖南,在那片尚未被邪魔污染的土地上开创新的局面。”
  “现在,出发吧!”
  “天父上帝在注视着我们,他的信徒必将获得永恒的胜利,开创上帝天国!”
  洪秀全说着,做了一个虔诚的祈祷手势。
  在场的所有人同时跟着洪秀全做了一个虔诚的祈祷手势,然后各自散去,领兵出发。
  子夜时分。
  太平军在城南,突然对清军的多路最外围包围圈发动进攻。
  不过这些进攻立刻就被清军识破了。
  太平军的士兵们刚刚静悄悄摸到清军阵地面前,就被清军的哨兵们发现。
  紧接着,清军就发动了猛烈的反击。
  一时间,黑夜中火光冲天,各种武器发射,照亮夜空。
  清军将领余万清得知太平军来袭的消息之后立刻披挂上阵,观察情况。
  在发现太平军攻势被阻,并没有冲进自家大营后,余万清也是松了一口气,冷哼一声。
  “这个杨秀清,真以为咱们都是不长记性的吗?”
  自从上一次在永安被太平军趁夜连续突破两道防线扬长而去之后,清军吸取了教训。
  在防范夜间袭击这方面,各路清军将领都在钦差赛尚阿的严令下做了万全准备。
  如今,这些准备终于展露出了成果。
  成长的可不仅仅只有太平军!
  片刻后,属下回报。
  “大人,来袭的贼寇已经被我们击退了。”
  余万清松了一口气,就打算回去睡觉。
  想了想,有些不太放心的他叮嘱道:
  “接下来继续做好警戒,防止那些贼寇卷土重来。”
  杨秀清的用兵手段向来是神出鬼没,谁也说不好太平军会不会杀个回马枪。
  做完这一切,余万清就回去睡觉了。
  镜头逐渐拉远。
  在余万清部大营的数里之外,诸多大小船只正在江面上来回。
  密集的人流不断通过船只的运输,渡过漓江抵达东岸。
  “天王、东王,所有的行动都很顺利。”
  “敌人眼下尚未发现我们已经撤离。”
  “罗大纲军师刚刚派人传来回报,前方一路畅通,没有发现清军埋伏或者阻拦的踪迹。”
  刚刚踏上漓江东岸的洪秀全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好,继续前进!”
  桂林城中,最高军事长官向荣还未入睡。
  这倒不是向荣喜欢熬夜,而是他刚刚得知了一个让他无比震惊的消息。
  “乌兰泰都统去世了?”
  这个从阳朔紧急传来的消息,让向荣彻夜难眠。
  向荣当然不是乌兰泰的朋友。
  两人一直都在明里暗里竞争剿灭太平天国的首功。
  但在屡次并肩作战之后,向荣的内心对乌兰泰也自然地产生了认可。
  不管怎么说,乌兰泰的确是一个真正的军人。
  他作战勇猛,每每身先士卒。
  每次战斗,乌兰泰除非是实在打不下去了,否则都会拼到最后一刻。
  在赛尚阿麾下这么多将领之中,也只有乌兰泰能被向荣所认可。
  这是一个亦敌亦友,惺惺相惜,非常玄妙的关系。
  眼下,乌兰泰竟然死了!
  这对向荣的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难道,这就是为大清尽忠的宿命?”向荣喃喃自语。
  回想这一年来的征战。
  太平军越打越强,清军呢?
  兵马数量是越来越多了,可那些个将领们,一个个瞻前顾后贪生怕死,压根脑海中就没有大局,满脑子想的都是保存实力和争抢功劳。
  大清的官场很烂,但军队之中又好得到哪里去?
  和这群虫豸为伍,当真能拯救大清吗?
  房门突然被敲响。
  一名部下走了进来,语气急促地开口道:
  “将军,咱们城头的了望哨发现城外多处阵地都在和贼寇交战之中!”
  “什么?”向荣火速站了起来。
  “让我去看看!”
  很快,来到城头的向荣就察觉到了不对。
  “贼寇的这些进攻,都是一触即走。”
  一股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贼寇要跑了!”
  这种行为,和当初在永安城突围时一模一样!
  向荣立刻开口道:
  “快,派人去火速通知赛尚阿大人!”
  等信使飞速离去之后,向荣很快又察觉到了不对。
  “不行,不能就这样等待赛尚阿大人的回复。”
  赛尚阿的阳朔远在几十里之外,来回一百里的路程,黄花菜都凉了!
  向荣果断入城,敲响了巡抚邹鸣鹤的房门,强行将睡梦中的邹鸣鹤叫醒。
  邹鸣鹤发现是向荣后吓了一大跳。
  “向荣将军,是贼寇入城了吗?”
  向荣表情严肃地开口道:
  “巡抚大人,末将发现贼寇打算逃跑。”
  “但眼下禀报赛尚阿大人已经来不及了。”
  “还请大人立刻以巡抚的身份,命令城外各路大清兵马联合进剿包围,绝对不能让贼寇像永安时一样顺利逃离!”
  邹鸣鹤愣住了。
  过了好几秒,邹鸣鹤苦笑一声。
  “向将军,这事情不好办啊。”
  邹鸣鹤的确是广西巡抚不假,地位也的确比城外所有的将军都高。
  但问题在于,邹鸣鹤并不是清廷任命的剿匪主帅,钦差大臣赛尚阿才是!
  赛尚阿辖制本次所有负责围剿太平军的官员、将领,邹鸣鹤也在其范围。
  邹鸣鹤若是绕过赛尚阿去指挥桂林城外的那些军队,就是越级指挥。
  越级指挥,乃是官场中的超级大忌!
  就算是这一次邹鸣鹤真的这么做了,也真的成功堵住了太平军并剿灭了。
  就因为这个越权,邹鸣鹤很有可能一点功劳好处都没有,还要担责,甚至被罢官!
  再再退一步说,纵然邹鸣鹤愿意承担责任,愿意冒罢官的风险去越级指挥好了,又有几个人愿意听从邹鸣鹤的建议?
  那些将军也不傻,他们也知道自己顶头上司是赛尚阿。
  除了桂林城里的兵马是名正言顺的受邹鸣鹤辖制外,其余城外的兵马可都只应该奉赛尚阿的军令出动!
  又有几个将军愿意和邹鸣鹤一样冒风险,为了大局主动出击,去阻拦太平军?
  邹鸣鹤看着脸色暗淡的向荣,叹息一声。
  “向大人,真不是本官不想帮你。”
  “是真的没办法这么做。”
  “你也算是在大清官场混了几十年了,应该能体谅本官的苦衷。”
  向荣听完这番话之后,整个人都变成了一尊沉默的雕像。
  过了好一会,向荣低沉开口。
  “巡抚大人教训得是,向荣明白了。”
  向荣转身就走。
  邹鸣鹤静静地看着向荣离开。
  这位六旬老将,离开时的背影是如此萧索。
  就犹如一位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八旬老人。
  想来,应该也是心灰意冷了吧?
  【汉高祖刘邦:啧啧啧,朕现在对这个大清官场的风气,可算是有了透彻了解。】
  【秦始皇嬴政:这大清官场,简直就是烂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