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赵匡胤教子,李世民感慨杨秀清还是太年轻

  赵德芳被骂得一脸茫然。
  这啥情况?
  赵匡胤哼了一声,骂道:
  “万岁是君,九千岁只是臣子!”
  “杨秀清成了万岁,他就是太平天国的第二个皇帝。”
  “洪秀全这个什么狗屁万万岁,说白了不就是太上皇吗?”
  “想想李世民和李渊!”
  赵德芳愣了好一会,这才恍然大悟。
  “第二个玄武门事变?”
  玄武门事变之后,大唐也有两个皇帝,而且持续了好些年。
  太上皇李渊事实上被囚禁,只有皇帝李世民才拥有真正权力。
  这就是杨秀清想要做的事情。
  太上皇当然比皇帝更为尊贵,但没有权力的太上皇又有什么用?
  枢密使杨业呵了一声,道:
  “杨秀清这么做,肯定会引来其他几个王反扑的。”
  赵匡胤嗯了一声,道:
  “夺权可不是像他这么夺权的,杨秀清这小子怕是要死了。”
  赵德芳欲言又止。
  算了,反正已经被父皇骂一次,再骂一次也没啥。
  赵德芳便道:
  “父皇,为何您不看好杨秀清呢?”
  赵德芳还有一句话没说。
  眼下的局面,和当年父皇您陈桥兵变不是还有几分相似吗?
  外有大敌(辽国),内有制衡(后周其他重臣)。
  而且当时的赵匡胤甚至都还不是宰相这种顶级重臣,而杨秀清已经是执掌太平天国君臣大权好些年的二号人物了。
  怎么看,都感觉杨秀清的形势更有利啊。
  赵匡胤呵呵一笑,抚须道:
  “杨秀清能和朕比?”
  “当年后周在外面的大将,可没有一个能像石达开这么厉害的。”
  “更重要的是——”
  赵匡胤目光幽深地开口道:
  “朕可没有给柴家一个月的时间准备禅让!”
  贞观世界。
  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缓缓摇头。
  “杨秀清太自信了,恐怕会出事。”
  在场的大臣都不敢说话。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当年的玄武门之变。
  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对这件事情向来讳莫如深。
  李治也不敢开口,但看到冷场之后,又只能硬着头皮接话。
  “父皇是觉得杨秀清不该给洪秀全一个月时间吗?”
  李世民嗯了一声,淡淡道:
  “生日每年都有,又不是七八十岁的大寿,有什么必要特地等?”
  “夜长梦多,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洪秀全对外串联各路心怀不轨之人了。”
  “应该立刻逼迫洪秀全承认杨秀清的万岁之位,然后以万岁的身份下令调回石达开等人,或者直接进行逮捕弹压。”
  说到这里,李世民嘿了一声,不无自嘲地开口道:
  “朕当年的时候,恨不得争分夺秒呢。”
  “杨秀清啊,还是太年轻了。”
  李治闻言,心中不由浮现古怪情绪。
  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是二十八岁,杨秀清今年是三十四岁。
  杨秀清,年轻?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已经是晚餐时间,但回到天王宫的洪秀全第一次失去了一边听bgm一边吃饭的心情。
  他紧急地召来几名心腹。
  “你立刻去找北王。”
  “你去找燕王。”
  “你去找翼王。”
  “要快!”
  等三名心腹悄然离开之后,洪秀全又对着其他心腹沉声开口道:
  “这些天,天王宫的防御要外松内紧。”
  “对外,不能让杨秀清察觉到我的防备。”
  “可一旦杨秀清想要进攻这里,你们必须要立刻……”
  说到这里,洪秀全表情也变得古怪。
  反击?
  剿灭杨秀清?
  整座天京城,所有军队都在杨秀清控制下。
  就天王宫这点兵马,别说什么反击剿灭,守都守不住!
  洪秀全吐出一口气,将这句话给补充完整。
  “……立刻带我转移出城。”
  等诸多心腹都离开之后,洪秀全一个人坐在书房中。
  外面的天色逐渐暗下,洪秀全也不点灯,就这么静静地坐在越发幽暗的书房中,表情冷峻地看着窗外慢慢亮起一盏盏灯火的世界。
  镜头一转,来到九江。
  “参见翼王!”林启荣带着大大小小的将领,对刚刚抵达的石达开行礼。
  石达开笑呵呵地扶起林启荣。
  “都是自家老兄弟,这么客气干什么?”
  “走,进城说。”
  在城里的守备府中,石达开听林启荣详细介绍了如今江西的情况后,微微点头。
  “曾国藩那五千兵马看来是不足为惧了。”
  “倒是韦俊兄弟在武昌方向独木难支。”
  石达开很快下定决心,对林启荣道:
  “老林,我让石祥祯带一部分翼王殿兵马留下来帮你,你们两个负责攻克南昌,消灭曾国藩。”
  “其他兵马由我带着继续西进,去武昌援救韦俊兄弟,顺便干掉那个什么官文和胡林翼。”
  林启荣闻言,内心中不由激动。
  这意味着,他将成为江西方向太平天国的主将!
  一旦拿下南昌,林启荣这功劳还不是大大地有?
  “末将谨遵翼王号令!”
  石达开又和林启荣就接下来江西方面的作战详细地聊了一会。
  直到深夜时分,石达开才放心离去。
  林启荣刚刚送走石达开,准备回屋休息,侍卫长却快步而来,附耳道:
  “侯爷,天京方面派人过来了,是东王的使者!”
  林启荣闻言不由有些疑惑。
  “东王?”
  如果是为了战事的话,西征军的主帅石达开不是已经在九江了吗?
  有什么事,为啥杨秀清不让使者去找石达开,而是直接来找林启荣呢?
  疑惑归疑惑,林启荣还是很快接见了这名使者。
  使者从袖子里拿出一张文书,放在了林启荣面前。
  镜头随着林启荣的目光,将文书上的内容呈现了出来。
  上面就写着两个字。
  “口谕。”
  这两个字上,还盖着杨秀清的东王大印。
  “这……”林启荣有些惊疑不定,抬头看着使者,“东王的口谕是什么?”
  这种要用到口谕的情况,往往意味着非常隐秘的事情。
  对林启荣而言,非常罕见!
  使者低沉地开口道:
  “东王说了,让林将军想办法将石达开扣押在九江。”
  “若石达开敢反抗的话,就立刻将其诛杀!”
  “什么?”林启荣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这东王的口谕,也太出人意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