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5章 大唐君臣看法一致,石达开大渡河之战

  李靖脸上戴着一个口罩,看不出表情。
  但从他嘴里传出来的声音看,这位老将军心情还是比较愉快的。
  “臣认为该打。”
  李世民眉头一扬,道:
  “为何?”
  李靖笑道:
  “四处流窜是永远也无法建立政权的。”
  “石达开眼下有两座城池作为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是最合适决战的时机。”
  李世民会意点头。
  “药师果然和朕想的一样。”
  叙永、长宁的确不是什么大城市,但可以作为石达开相持的基础。
  有这个基础在,清军就没办法用坚守不出的消耗战来拖垮太平军。
  骆秉章之所以急匆匆地发动决战,便是因此。
  反之,若放弃了叙永、长宁,继续回归之前的游击模式。
  那任何地方的清军都不需要主动出击,只要拼命死守就行。
  因为没了根据地就没后勤,没后勤就不能长期作战,清军死守就能稳赢,何必出击?
  李世民抬头看着金幕,带着几分期望表情。
  “石达开毕竟也是当年的太平天国第一名将,应该不会错过这种机会吧?”
  金幕中,石达开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
  等众人所有的视线集中过来后,石达开表情严肃地开口:
  “清妖火力凶猛,若是在此地与其决战,正中骆秉章的下怀。”
  “本王决定了,先撤回叙永,然后沿金沙江西进,寻找能渡过长江的地点吧。”
  【自从出走天京,石达开一路和清军交战,败多胜少。】
  【几年的沉沦极大地消耗了他的心气,他再也不是那个锋芒毕露,有机会就愿意发起决战的翼王了。】
  【最终,石达开主动放弃了叙永、长宁等地,沿江东进朝重庆进发。】
  骆秉章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
  “太好了,石达开竟然主动放弃了叙永长宁?”
  “传令下去,沿江派出哨探见识石达开部长毛的动向,凡石逆所到之处,所有官兵务必谨守,绝对不可擅自出击!”
  事情正如李世民和李靖所讨论的那般。
  石达开一路奔波上百里,始终无法从重庆一带渡江。
  于是他又绕道南下遵义,经毕节、镇雄进入云南昭通。
  在昭通的巧家厅,石达开终于突破了骆秉章设置的长江防线,进入了长江北岸。
  再从昭通经过会理,沿川西高原北上西昌,冕宁。
  同治二年三月,石达开抵达了大渡河旁的紫打地,并在此宿营。
  石达开看着大渡河对岸,脸上带着不加掩饰的笑容。
  “终于……就差最后一步了!”
  只要渡过大渡河,石达开便可进入雅安、眉州。
  这两座城市,已经是巴蜀平原(成都平原)的一部分了!
  经过这一年的行军,石达开身边的部众又只剩下了三四万人。
  但这三四万人绝大部分都是青壮年男子,属于能打敢拼的部队。
  石达开很快下令。
  “立刻搜寻船只,制造木筏,明天就渡河!”
  这一天晚上,太平军营地灯火通明。
  工匠们不停制造着各种渡河船只、工具,士兵们也都满怀希望地帮忙。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天气突然变了。
  黑夜中,倾盆暴雨不断落下。
  等到天亮,大渡河的河水暴涨。
  “这……”
  石达开看着面前泛着滚滚浊浪的大渡河,对身旁的向导道:
  “能过吗?”
  向导连连摇头。
  “过不去,这是洪水爆发了!”
  “一旦船下去,立刻就会被冲到几百里外,死无全尸的!”
  石达开:“……”
  无奈之下,石达开只能等水退了再走。
  这一等就是三天时间。
  三天后,水位终于下降到正常水平。
  在石达开的注视下,第一批太平军开始乘坐船只木筏渡河。
  然而才刚到半路,对岸突然出现了无数清军。
  “给我杀!”为首的清军将领发出怒吼。
  砰砰砰!
  嗖嗖嗖!
  骆秉章麾下的清军并不像湘军一样属于全火器军队。
  但无论是火枪还是弓箭,在只需要定点射击水上船只的情况下,作用是一样的。
  兵家大忌之一,就是半渡被击!
  毫无悬念地,石达开第一批渡河部队全军覆没。
  “该死!”
  石达开右拳紧握,心沉到了谷底。
  三天。
  就是这看起来好像完全无关紧要的三天时间,让原本已经被石达开用急行军甩开的清军追兵赶到了对岸!
  “翼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听着部下的询问,心情激荡的石达开做出了这辈子最后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们不走了,一定要在这里过河!”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石达开想尽办法,从紫打地周围各处寻找机会渡河。
  但大清不断有更多的援兵赶到,早就已经将紫打地上下游防守得密不透风。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任何时刻都有清军几十上百名哨探同时注视着大渡河的水面。
  石达开派出去的探子哪怕是孤身泅渡,都会被射死在河水之中。
  随着时间的过去,更多的清军沿着石达开的行军路线从后方追来。
  就这样,石达开所部被围困在了紫打地一处狭窄的山谷中。
  紧急赶到雅安的骆秉章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刻下令。
  “前线所有将士不得擅自出击,就活活把石达开困死在紫打地!”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
  粮草彻底断绝的石达开所部多次突围无望,大量将士战死、饿死。
  数量也从三万多人锐减到了五千人。
  数万清军将这五千人团团围困,包围圈逐渐逼近,密不透风。
  太平军军营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这一日,军营之外,清军都司王松林打着白旗而来,并很快见到了石达开。
  “翼王,如今的形势你是插翅也难飞了。”
  “何必还要继续抵抗下去呢?难道你真的希望身边最后这点将士跟着你死在这里吗?”
  “放下武器投降吧。我可以保证,只要你选择投降并接受大清的审判,你麾下这五千将士都能活下来!”
  听着王松林的劝说,石达开又一次陷入沉默。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秦始皇嬴政:果然,当初在叙永、长宁时就该决战的。】
  【汉武帝刘彻:没有后勤的石达开,说白了就是一只自以为凤凰的草鸡罢了,能坚持这么久也算不错了。】
  【明太祖朱元璋:英雄末路,多少让人有些触景生情了。】
  【宋太祖赵匡胤:还投降什么?直接拼了就完事,死也要拉几个清军垫背!】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哟,看不出来,咱们大宋的皇帝还挺有血性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