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2章 元廷内斗,康熙表示还得靠汉人,中路军的真正目标

  【元世祖忽必烈:哈哈,这些个红巾贼,成天想着做美梦。哼,朕的大元能输给朱元璋,可绝对不会输给这些流寇!】
  【隋文帝杨坚:也不好说,你首先得看看大元朝廷内部都是什么玩意。】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关键时刻还得是汉人靠谱啊,哎。】
  康熙这一声叹息,显然是想起了咸丰朝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几日后。
  虎林赤率领数万元军气势汹汹地杀到了大同城。
  但这座城池之中已经没有任何一个红巾军的踪迹。
  “跑了?”
  虎林赤心中嘀咕,随后又暗自窃喜。
  兵不血刃就收复了大同,这可是大功一件。
  而且红巾军既然逃跑,士气必然剩余不多。
  虎林赤只要追上去,便能全歼这支中路军,独自揽下大功!
  就在虎林赤让人追索中路军踪迹的时候,一纸诏书突然到来。
  “虎林赤所部收复大同劳苦功高,朕心甚慰。”
  “着你部留五千兵马留守大同,其余主力即刻南下收复开封!”
  虎林赤一听这旨意,眼睛都瞪圆了。
  “收复开封?你开什么玩笑!”
  “关铎和潘诚这支叛军就在我眼前,你让我千里迢迢南下去打开封?”
  面对着虎林赤的叫骂,前来传旨的朝廷使者冷冷一笑。
  “虎林赤,你不要以为仗着有左丞相太平的信任就可以违抗朝廷命令了。”
  “我实话和你说吧,这是太子殿下和右丞相搠思监大人的意思。”
  “你好好想想,到底要不要违抗这份旨意!”
  虎林赤如遭雷击,呆在原地。
  过了片刻,他的脑袋耷拉下来,有气无力地开口。
  “我知道了,请告诉太子殿下和右丞相大人,我立刻领兵南下。”
  【由于元廷激烈的内斗,原本距离关先生和破头潘中路军最近的虎林赤部被迫放弃了追击。】
  【而察罕帖木儿、关保等多支部队,也都按照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和搠思监的命令纷纷南下。】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宋太祖赵匡胤:就这元廷重臣们,里面唯一一个有用的是汉人太平,其他爱猷识理达腊、搠思监这些纯废物,居然还有脸内斗!】
  【唐太宗李世民:这样子拖太平的后腿?朕有种感觉,这份旨意会搞出大事来。】
  【光武帝刘秀:一个王朝的灭亡,正常情况下都是统治阶级自己内讧导致。等太平什么时候被干掉了,这大元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大都皇宫中,爱猷识理达腊有些疑惑地对搠思监开口。
  “你把能打的都调走了,那关铎和潘诚这支贼寇怎么处理?”
  搠思监呵呵一笑,胸有成竹地开口:
  “太子殿下,关铎、潘诚眼下走投无路,唯一的方向就是前往宁夏,再从宁夏想办法转战陕西。”
  “您想一想,驻扎陕西的是什么人?”
  爱猷识理达腊沉吟数秒,眼睛突然一亮。
  “是李思齐,咱们的人!”
  如今元廷内部高层和地方军阀之间,为了政治利益也都相互结合。
  像察罕帖木儿、虎林赤、关保等人,依附的就是左丞相太平。
  而以李思齐为首的其他诸多军阀,则主动向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以及右丞相搠思监靠拢。
  搠思监嘴角翘起,缓缓道:
  “我已经让人用八百里加急去四川传令,让李思齐迅速领兵回援陕西。”
  “等关铎和潘诚千里迢迢绕个大圈进入陕西之后,等待他们的就是以逸待劳的李思齐部。”
  “到那个时候,李思齐全歼关铎、潘诚部贼寇,殿下您的实力不就能压过太平那个混蛋了吗?”
  爱猷识理达腊哈哈大笑,用力拍了拍搠思监的肩膀。
  “还是你小子有办法,厉害啊!”
  【一个月后。】
  陕西,延安城。
  已经率领大军抵达此地好几天的元朝大将李思齐总感觉不太对劲。
  “你刚刚说,从九原到宁夏整个黄河沿线都没有发现关铎、潘诚部红巾贼的踪迹?”
  站在李思齐面前的部将用力点头。
  “是这样的,大人。卑职甚至还派人去附近数百里之外的所有牧民部落中问过,没有任何人见过红巾贼的踪迹!”
  “这……”李思齐摸着下巴,心中的不安越发强烈。
  从眼下的情报来看,关先生这支中路军似乎压根就没有西进。
  而无论是大同南边的太原还是东边的宣府等地,更是没有任何红巾军的消息。
  难道说……
  李思齐脸色突然大变,猛地跳了起来。
  “不好,快,立刻派人去大都,给太子殿下和搠思监大人告警!”
  “出事了,要出大事了!”
  镜头一转,来到了茫茫草原中。
  深秋的草原,就连地面的青草都已经枯萎。
  一眼看去,到处都是贫瘠的土地和光秃秃的山丘。
  空气中偶尔会远远传来狼群的叫声,几十只眼睛闪烁绿光的恶狼在山丘角落若隐若现。
  但这些恶狼在看到数以万计的红巾军大军洪流在地面上缓慢流淌而过之后,便纷纷夹着尾巴逃跑了。
  红色的大旗之下,红巾军两位主帅关先生和破头潘脸上都难掩疲惫。
  他们追问着面前的向导。
  “你确定是这里?”
  “到了没有?”
  这名明显是蒙古人的向导信心满满,拍着胸脯道:
  “两位大帅,这方向绝对没错。”
  突然,向导又惊又喜,指着东北方向叫了起来。
  “两位大帅,你们看!”
  关先生和破头潘同时转头看去。
  一座极为宏伟,屹立在漠南草原上的雄城,赫然出现在两人的视线中。
  一个很少被人注意的事实是,大元王朝其实有两座地位不相上下的都城。
  一年十二个月,除去大约两个月的赶路时间外,大元的每任皇帝都要分别在两座都城里呆五个月的时间。
  在南边那座联系着汉地,更为重要的都城叫做——大都。
  而在北边,是一座联系着草原、辽东、西域,每年还会举行忽里勒台仪式,对蒙古人而言至关重要的都城。
  也就是如今出现在关先生和破头潘面前的这一座——上都。
  关先生大喜过望,舔着嘴唇,犹如一只饥饿多时的野狼,目露精光死死地盯着眼前的上都。
  “毛贵那个废物,打不下大都。”
  “但这元廷的第二座京师上都,现在是咱们中路军嘴里的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