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女大三,抱金砖

  “有你什么事,闭嘴。”解老夫人瞪了解语一眼,又看向魏氏,“大姐……”
  “锦意是因为她娘死了。”魏氏打断解老夫人的话。
  解老夫人愣了一下,没想到魏氏居然回了这一句。
  “语儿也没了娘呢,早就没了。”解老夫人嘟囔了一句。
  “她娘是朝廷旌表的节妇。”魏氏“啪”的一声,将筷子拍到了桌上,“你不是还有个儿媳,让她也来当一当节妇,那我保管解语能上英媛女学。”
  魏氏的一番话说得解老夫人呆立当场,节妇?那不是要她儿子死吗?解语更是瑟瑟发抖。
  苏锦意也没想到,魏氏会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概,穆静姝是她心里的底线。
  只是苏锦意更没想到的是,解老夫人竟马上就软下来了。
  “大姐,我也不知道是这么个情况,静姝啊……”
  解老夫人说着,竟嚎啕大哭起来。
  这一哭,原本又悲又怒的魏氏都愣住了。
  “你这是做什么?”魏氏无奈地叹了一声。
  “大姐,静姝过世的时候,我也没来得及送送她。”解老夫人哭着说。
  这话让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劝才好,在座的除了苏锦意,就没人送过穆静姝。
  可万没想到,解老夫人抹了抹泪,竟抬头看着苏锦意道:“锦意呀,你娘过世的时候,可曾提到过我这个姨母?”
  苏锦意:……
  两世为人,因职业原因,苏锦意见过的人也不少,但像解老夫人这样的,还真的不多见。
  难怪武安侯没有过来,且把苏锦彦带走了,怕是把他带坏了吧。
  “你问这个做什么?”魏氏又不满了。
  “我心疼静姝啊,小时候我还抱过她呢。”解老夫人抹着泪,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
  作为姨母,抱上一抱,这算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居然还要提出来。
  “姨祖母,我娘是自缢而亡,您真的希望她能够给您带什么话?”苏锦意看向解老夫人。
  “我,我只是问一下,大抵是没有的吧。”解老夫人勉强笑了一下。
  自缢而亡,要么托孤,要么诅咒,否则谁会提到你一个姨母。
  这时品嬷嬷过来道,已经摆好膳,可以入席了。
  可因为解老夫人的这一番闹腾,这晚宴吃得也不怎么愉快,走形式一般。
  吃完饭后,勉强喝了一盏茶,大家迅速散了。
  温氏回到自己院里,把穆君竹叫过来,道:“你往后别多话。”
  穆君竹扯着自己的帕子,不满地说:“娘,难不成解语我也要忍?”
  “解语瞧着倒是乖巧,怕也不用你忍,我指的是你那姨祖母。”温氏叹了口气,“她一看就是胡搅蛮缠的人,打小儿家里没教好。”
  “那又如何,这里是武安侯府,她能拿我怎地?”穆君竹想起解老夫人心里就很是嫌弃。
  甚至因为解老夫人,把苏锦意都看顺眼了。
  “赤脚的不怕穿鞋的你没听说过,她为了她那孙子什么事儿干不出来,没得连累了你的名声。”温氏声音严厉了起来。
  “知道了,我以后离她远远的总行了吧。”穆君竹嘟囔着。
  “你最好说到做到。”温氏说完又叮嘱了一翻玉兰,这才让穆君竹回自己院里歇着。
  而解老夫人这边,竟也说到了穆君竹。
  “你今日跟那苏锦意说那么多话做什么?你要亲近的人是穆家二姑娘,那才是长房嫡出的姑娘。”解老夫人不满地瞪着解语。
  “祖母,可是苏表妹也很得姨祖母疼爱。”解语小声道。
  “你懂什么?再疼爱她也不姓穆,真的遇上事儿了,还是得姓穆的。”
  “再者说了,她父母双亡,这会儿看在她娘是什么节妇的份上还能拿些好处,再过几年谁还记得这个?你听我的便是了。”
  解老夫人说完,解语依旧小声应了。
  见解语那闷不吭声的样子,解老夫人只觉得胸口痛。
  “行了行了,你歇着去吧,把史嬷嬷叫进来。”解老夫人没好气地冲着解语摆了摆手。
  解老夫人这次带着解宗解语进京,每个人身边也就带了一个贴身的下人,解老夫人身边的是史嬷嬷,解语身边的是紫草。
  进府后,史嬷嬷和紫草便忙着安置,一直到这会儿都没歇下来。
  史嬷嬷还没歇口气,便被解老夫人叫了过去,以为有什么要紧的事儿,结果她却一直在抱怨。
  “早知如此,便不过来了。”
  解老夫人对京都的记忆,还是以前在闺中时被父母和兄弟姐妹呵护的样子,可现在都不如她所想。
  “老夫人,咱们也没别的地儿可以待。”史嬷嬷见解老夫人面露不满,又赶紧道,“等大公子考上状元便好了。”
  “可不,我且忍这几年。”解老夫人顿了一下,又看向史嬷嬷,压低声音道,“你觉得,让宗哥儿娶了君竹如何?”
  “君,君竹?”
  “就是府里的二姑娘,长房嫡出。”
  史嬷嬷听到解老夫人这话,当即吓了一跳,侯府嫡出的二姑娘嫁给自家大公子?这……
  但史嬷嬷知道,如果实话实说,解老夫人肯定不满,只好说:“老夫人,那二姑娘比咱们大公子似乎要大两岁。”
  “这倒不碍,女大三,抱金砖。”解老夫人说到这里面露笑意,看着是对这桩婚事极为满意的。
  只是史嬷嬷有些忧心忡忡,这事儿怎么看也不靠谱啊。
  史嬷嬷倒不是担心穆君竹,而是怕解老夫人被赶出去,回头不是要露宿街头吗。
  “老夫人,大公子还小,这会儿正是读书的好时候,若考上了状元,什么好姑娘没有。”史嬷嬷终于找出了个理由。
  “你还是目光短浅了,宗儿便是考上了状元,除非尚主,否则想找个比君竹更好的,也不容易。”
  “况且君竹这岁数已经不能等了,还是得尽早定下来。”
  解老夫人这意思,分明是已经拿定了主意。
  史嬷嬷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只能寄希望于武安侯夫人能够了解解老夫人的性子,能够看在大公子和大姑娘的份上,别赶她们出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