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月黑风高夜

  有了钦差大臣这道身份办事,再加上凤梧军相助,鹊桥镇的鹊桥在短短一日时间,便被修补完成。
  凤九卿的心中也圆满了许多,虽然,还有一百零七道石桥在等待着她的修补。
  她将县令喊来询问。
  得知了鹊桥镇还有几处水域湍急的江河,为方便村里的百姓出入鹊桥镇买些衣物棉被。
  她当下决定,在鹊桥镇多停留半月,再造五座桥。
  县令:“钦差大人此举造福黎民百姓,自有上天念您之功德,也有陛下体恤您的艰苦,百姓感恩您的付出啊。”
  这个马屁拍的恰到好处,不会惹人反感,令凤九卿的心中十分愉悦。
  “对了,今日便是乞巧节,既然鹊桥已修好,卑职决定在鹊桥镇大办乞巧节,届时宣扬您造桥一事,让鹊桥百姓知晓凤梧国女王陛下心系黎明百姓,心系天下。”
  凤九卿点了点头,眼带笑意,很是赞同。
  “你在鹊桥县当个县令,倒是有些屈才了。”
  县令心中一急,连忙跪倒说道:“大人,卑职并没有向您求取好处之意,只是感念大人艰辛,故有此一说啊。”
  “起来吧,无需担心,待我返回凤梧,定会上奏陛下,予你加官晋爵。”
  县令的脸上多了几抹褶子,是笑的。
  之前听谢行止说了牛郎织女以及乞巧节一事,凤九卿对今天晚上的节日很是期待。
  当下便决定,今夜出兵剿匪。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
  虽然今夜的月亮大如玉盘,亮如明珠,也丝毫不影响她的计划。
  她已向县令打听过,此地最大的山头上盘踞着一伙盗匪,名叫日月教,莫约有两千人,教义是打家劫舍,劫富济贫。
  但实则摆着正义的旗号,内里干着猪狗不如的事,不仅打劫富人,还打劫穷人,山头下十数个村子的良家妇女皆被这日月教掳上了山头,当了压寨夫人。
  这一世,她与谢行止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转变,于是决定,此次出兵剿匪,将谢行止留在驿站中,让他好好过个乞巧节。
  凤梧军的士兵皆以一敌百之辈,未免托大,凤九卿带上了八十人,可抵八千土匪,此事便万无一失了。
  当晚,她从一袭白衣,换上了银色铠甲,若不知她是女子,此刻一看真是人高马大,丰神俊逸的小将军。
  正待她在驿站门口点兵时,谢行止来了。
  他踏着月光款款而来,径直走到了凤九卿身前。
  “带上我。”
  凤九卿有点诧异,谢行止不是最恨她出兵剿匪,杀人不眨眼吗,此刻竟主动要求一同前往。
  有圈套。
  “谢世子,今夜出兵剿匪,刀剑不长眼,你还是留在驿站中吧。”
  如此,我也可放心,凤九卿心下这般想着。
  省的谢行止看到她屠杀匪患时,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虽然以前也没少留,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谢世子可是她的心上人,呃!心里颇为看重的人。
  谢行止叹息了一声,又看了看今晚的月色,磨磨唧唧……慢吞吞的说道:
  “今日,是乞巧节。”
  凤九卿凝眸,“乞巧节不可以出兵剿匪吗?”莫非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你忘记前几日许下的诺言了吗?”
  谢行止诺言二字一出,八十凤梧军立马来了兴趣,竖起了耳朵。
  “殿下与谢世子有事啊?”
  “有不可告人的许诺……”
  “那李宸怎么办。”
  “瞧那个孬货,还偷人鞋子,我战谢世子。”
  “可谢世子是和尚啊。”
  “只要不是太监就行,和尚怎么了,和尚能还俗,况且他的清白都让殿下毁了。”
  凤九卿秀眉一蹙,冷哼了一声,如刀的目光直视凤梧军的最后一排,尤其是那窃窃私语的几人。
  几人当即闭嘴,低下了头,不敢再说话。
  凤九卿将目光转向谢行止,思考了片刻。
  随后问道:“我许诺什么了?”
  并不是她明知故问,真的是她不记得,许诺这种大事,上辈子对李宸那渣男做一次就够了,这辈子,她可不能轻易对人许诺,即便是谢行止也不行。
  谢行止的目光有些幽怨,直勾勾的看着凤九卿,看的她心中一荡。
  此刻竟想说一句,“你想来我便带上你。”好不容易将这念头打断。
  谢行止又说道:
  “前几日,你答应我一起过乞巧节的。”
  “啊?”
  一声惊疑后,凤九卿沉默了许久,她还以为喝醉的时候向谢行止许下了什么重要的诺言,原来再说此事,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竟有小小的遗憾。
  “如若顺利,我会回来陪你过乞巧节的。”
  “出发!”
  随着凤九卿一声令下,八十人马齐应一声,将这小小的驿站大门都震的有些摇摇欲坠。
  士兵给凤九卿牵来了马匹,凤九卿单手上马,留给继续幽怨的谢行止一个帅气的姿势。
  随后带头走在了前面。
  倘若她此刻耳朵不那么灵敏,心里也不那么关心谢行止的话,一定不会回头看的。
  这一回头,谢行止竟然穿过一匹匹马,径直走在了她的马匹后面。
  他这是要干什么?
  性情大变?还是这一段时间过的太顺利,缺少血与火的刺激。
  亦或者是离不开自己,担心自己?
  总不能是要跟着她在土匪山上过乞巧节吧。
  凤九卿倾向于第一种可能性,谢行止或许是想跟着自己,看看能不能拯救一些土匪。
  白皙的手掌伸向下方。
  “上来。”
  这一刻,她似乎在小秃驴的眼眸中看到了一丝欣喜?应当是错觉。
  八十一匹骏马,带着八十二人绕过了鹊桥镇,直接进入了山野。
  疾驰中,惊扰了正在枝头休息的鸟儿,发出一声声啼叫,拍着翅膀飞入了夜色之中。
  坐在马匹后方的谢行止,心生不忍。
  凤九卿……
  凤九卿看着穿过自己腰间的双手,本是与她一同抓着缰绳,但这双手突然放开了缰绳,将双手合拢,显得极为滑稽。
  随后便是耳畔的一声低语。
  如同情人间的呢喃,撩人心弦,可惜这低语声说的是:“阿弥陀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